我們的身邊總是存在很多道德綁架的事,總有些人喜歡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評判別人的行為。無論是外面的陌生人,還是身邊的親人。陌生人也只是一面之緣,並不會對我們的心裡產生什麼影響,反倒越是親人,綁架你的時候一點都不客氣,對你的影響也就越深。
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說法:「你掙得多,用得著那麼小氣,多出點也沒關係」;「都是親戚,就應該互相幫襯著。」可是我掙得多是我的本事,不是讓你佔便宜的籌碼;所謂親戚間的幫襯,是互相的,而不是條件差的人對條件好的人的勒索。
只不過很多人不懂得這個道理,越來越出現一種「我弱我有理」的現象,因為你強你就應該付出得多一點。只是付出多少是根據我的心情來施行的,而不是你強加給我的。我承認確實親戚間應該多幫襯點,但是如果幫襯成為常態,那麼,這便是情感綁架。
3琪琪和丈夫結婚幾年來,一直都很恩愛,有一個可愛的孩子,家庭收入不錯,感情也很好,是很多人羨慕的對象。但是也只有琪琪知道,這一路上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這一路走來,沒有人幫襯,只有夫妻兩個人互相支持鼓勵,才一直走到今天,成為有房有車,條件不錯的贏家。
三年前夫妻二人開始創業。那時候條件很艱辛,每天早出晚歸,起早貪黑,連孩子的教育都顧不上。每次去接孩子學校裡都留下了孩子一個人,記得有一次孩子說「媽媽,我不想成為最後一個被接的孩子。」琪琪的眼淚一下子奪眶而出。
不是沒有想過讓婆婆來幫忙,店裡的事婆婆不懂,但是好歹可以照看一下孩子。但是婆婆死活不同意。以自己的身體為藉口,在老家不願意進城來。
後來想到自己的小姑子也只是在外面打零工,琪琪就想得讓小姑子來幫忙,給她開工資。可是也被婆婆否認了,說是跟著他們沒安全感,自己都不知道明天能不能吃飽飯,不願意讓小姑子來和自己承擔風險。於是琪琪夫妻二人,一邊照顧孩子,一邊料理店裡的事。經過三年的奮鬥,一切都上了軌道。
只是沒有想到,這個時候婆婆主動找來了,並且有常住的打算。婆婆是丈夫的母親,本來照顧她也是天經地義的,她來倒無妨。可是讓琪琪沒辦法接受的是,婆婆把小姑子也帶來了,說是讓小姑子去琪琪他們店裡去幫忙,說的是幫忙,卻提出了高出小姑子能力範圍內的職務,且提出了不合理的工資要求。
婆婆的原話是「反正都是自家人,你們又不缺這錢,就在工資上多照顧照顧她,她也不容易」
本來琪琪對婆婆當初的態度就有所芥蒂,聽到婆婆這樣的話心裡已經很不舒服了。這是幫忙嗎?分明是來討債的。她不容易我就容易嗎?當然這話琪琪也只是和老公抱怨了一番,還是顧著婆婆的面子的。
在丈夫的勸說下,琪琪也知道小姑子因為嫁了一個不務正業的人,經濟壓力很大,所以也就接受了婆婆的要求。只是另琪琪沒有想到的是有了再一便有再三再四。不是所有人都會感念你的好,對於貪得無厭的人來說,他們只會得寸進尺。
在那之後,婆婆總是不斷地為自己的女兒爭利益。先是小姑子女兒要上幼兒園,想讓她女兒也住到琪琪家。「反正你家也大,也住不下。人多了還熱鬧點。」之後又提出讓琪琪資助小姑子錢給她買輛車,說是接送小姑子女兒上下學不方便。後來又提出讓小姑夫也來琪琪店裡上班,讓他掙點錢。
琪琪也很善良,總是一步步退讓,想的都是親戚能幫就幫。等於是養活了小姑子一家三口,每天吃住在他們家。只是小姑夫本性難移,好吃懶做,不但幫不了他們的忙,還經常給他們找麻煩,有一次在送貨的過程中耽誤了行程,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琪琪覺得小姑夫不適合在這裡工作,委婉地提出讓他另謀出路。誰知道遭到了婆婆和小姑子的謾罵,說她沒良心,對自己家人的死活置之不顧。有了錢就連親情都不要了。
兩個人說了很多難聽的話終於激怒了琪琪,和她們大吵一架。琪琪決定也辭退小姑子,讓他們一家人搬出自己的家。誰知婆婆死活不同意,撒潑耍賴,說「你嫁到我們家門,就是我們李家的人。就應該幫襯自己家人,婷婷是你的小姑子,你理應照顧她。」
此刻琪琪算是徹底看清了婆婆的嘴臉,婆婆是一心向著自己的閨女,生怕閨女受了委屈。當初怕擔風險,在最苦的時候不讓她來幫忙。如今生活好了,打著親情的名義來進行道德綁架,讓琪琪照顧他們一家人,完全沒有考慮過琪琪他們夫妻的生活。琪琪看清了他們的自私,也就沒打算再忍讓。
「她是你閨女,不是我閨女,我沒義務照顧她。你想照顧我不攔著你,但是想讓我幫襯,憑什麼?」琪琪這一次下定了決定,要和他們劃清界限。以後儘量減少來往。
誠然,親戚之間是應該幫襯,但是這種幫襯是相互的。是你來我往的互相幫助。今天我需要幫忙你照顧一下我,明天才好得到別人的幫助。而不是完全不考慮對方,只一心為自己謀取利益。
即使是親戚,也沒有完全的義務幫你。一個人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不要打著親情的名義進行道德綁架。世界上不存在你弱你有理,不是我有錢就該幫助你,也要看你配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