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米濟南「南城第一高」封頂大吉!同享「中優、南美」雙重戰略

2020-12-13 濟南高樓迷老K

12月10日,位於濟南市市中區英雄山立交橋西北角的綠地新都會主樓——龍璽大廈舉行盛大儀式,最後一方混凝土被澆築到48層樓頂,標誌著這座總高度211.45米的超高層辦公樓正式封頂!這一高度,也讓龍璽大廈成功摘得南部城區「第一高樓」的桂冠。

這是「超高層專業戶」綠地集團在濟南的又一力作,繼303米綠地中心、428米綠地山東國際金融中心之後,第三座超過200米的摩天大廈。綠地集團對濟南超高層的貢獻可謂無人能及。

在高樓迷群體裡,對於這座樓的關注相對較高。不僅是因為它是南城第一座突破200米的高樓、南城的制高點,以及二環內第二座超過200米的摩天大廈,更重要的是,在可與預見的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它或許是二環內最後的200米級高樓了。

翻開地圖,看看綠地新都會的位置,可以說比較特別:它雄踞市中區兩大發展軸線——英雄山路和二環南路。這個位置,屬於傳統意義上的濟南南部城區,同時又是市中區的新核心、「中優」戰略的南大門、「南美」戰略的橋頭堡。

熟悉濟南城市發展史的人都知道,濟南市的金融商務核心,多年來一直在歷下和市中兩個區之間搖擺。上世紀90年代,濟南金融商務活動最為集中的地方,基本上處於市中區大緯二路、經四路、經七路這幾條發展軸線上。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隨著濟南發展重心的東移,市中區老核心逐漸失去了原有光澤。在重新尋找發展方向的過程中,市中區選擇了英雄山和二環南路的交匯處作為其新的發展核心來重點打造。

客觀地講,在較長一段時期內,濟南有著「住南不住北」的傳統,這也使得不少省市機關、企業和金融單位向南遷移。也正因此,南部城區方圓幾公裡內聚集了數十萬中產及以上階層的群體,呈現出現代服務業發達、消費需求巨大、居民財富能級高等特點。

今年7月23日,濟南又提出「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新的十字發展方針,以替代實行了十七年的「東拓、西進、南控、北跨、中疏」戰略。

綠地新都會所處位置,正是「中優」「南美」戰略的交匯處,即是「中優」的南大門,又是「南美」的橋頭堡。

從「中疏」到「中優」,從「南控」到「南美」,帶來的不僅僅是這幾個字的變化,而是從疏解、調控,到優化提升的重大改變。不再側重於從「數量」上做「減法」,而是側重於從「質量」上做「加法」。「中優」、「南美」兩大戰略要求,聚焦二環南科創帶等重點區域,集聚高端要素,打造高端載體,發展高端產業,推動城市品質化、功能現代化、業態高端化,同時還要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換句話說,在濟南市打造南部城市發展極的決心之下,綠地新都會將同享兩大戰略所帶來的質量提升上的政策紅利。

而在實質動作上,綠地新都會也引入了濟南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凱瑞集團等大企業總部,並建設了山東科創大廈,引入科技型企業。再加上瑞麗城等商業業態,整體條件已經相對成熟。

這次封頂的綠地新都會主樓——龍璽大廈在設計上摒棄了較為簡單和常見的「方盒子」造型,而是選擇讓四角通過以圓潤曲線銜接,四邊中部通過凹口設計增加立面細節,寓意含苞待放的荷花冠。在「方盒子」樓數量暴增的今天,這種帶有曲面造型的設計已然不多見。

大廈共設三個主入口,其中兩個在二環南路上,一個在英雄山路。這種設置可以將車輛分流;再加上分開設置的車輛出入口,以及地下兩層車庫及地面車道網,構築出有序的立體多維度交通空間,數條層次分明的立體交通路線,將人流科學有序地導入商業內街。老K認為,這樣的設置對於在大廈內上班的人群來講,還是比較方便的。

大廈的標準層面積約為1998平方米,分24間,面積區間70-124平,可以打通自由組合使用;每層層高4.05米,走廊淨寬約1.8米,相對比較舒適。同時,避免將立柱布置在轉角處,因此,在轉角處可以形成270度景觀視野,開闊的視野也有助於提升辦公環境。

在大廈一層南側,設置630平方米超大奢華寫字樓迎賓大堂,挑高9.8米,採用大理石地面、牆面鋪裝,成為企業的入戶門面及商務會客廳,為企業營造舒適自然的商務氛圍,提升辦公價值。老K也曾考察過不少辦公樓的大堂,大堂的面積是關係大廈是否「氣派」的重要因素,也是給客人留下第一印象的地方。

在大家比較關心的電梯方面,大廈共設18部客梯,其中2部擺渡梯,公共部分高、中、低區分三個區域,低區4部,中區和高區各6部,在較大程度上降低人們的等待時間。另外,大廈還在12層、24層、36層特設3個防火避難層。

可以預見,重新定義了濟南南部城區高度的綠地新都會龍璽大廈,在雙重戰略的加持之下,亦將開啟南城核心的新時代。

相關焦點

  • 「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對濟南城市發展指引發生了哪些...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日訊 9月2日下午,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力打造『五個濟南』 加快建設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系列發布會的第七場發布會,介紹濟南市在規劃引領和要素保障方面著力構建城市發展格局的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2020年濟南重點項目觀摩|市中區:突出戰略引領 全力全速加快高質量...
    6日下午,觀摩團一行來到濟南市中區先後察看了山東國際科技成果轉化中心、中科5G產業科技園、萬科望嶽創新中心、新基建總部大廈四個項目。據介紹,前三季度,市中區實現生產總值770.6億元,同比增長5.5%、列全市第一;1—10月,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3.9億元,全年將過百億;實現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33.3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44.2%,列全市第一。
  • 從長個頭到長肌肉,大濟南要更強 「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十字...
    (資料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周青先 攝&nbsp&nbsp&nbsp&nbsp「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時隔17年,濟南城市發展格局從長個頭轉向長肌肉有了新表述。相較於「東拓、西進、南控、北跨、中疏」,新十字方針由側重空間拓展轉向了高質量發展。依託黃河戰略,新方針為省城未來的發展劃定了更加明確的路線圖。
  • 解碼濟南「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城市發展新格局
    ,推進全域統籌協調發展,需進一步形成「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城市發展新格局。從「東拓、西進、南控、北跨、中疏」,到如今的「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寥寥幾字的變化,彰顯了濟南17年來的發展成果,承載著濟南在新階段的歷史使命。即日起,本報推出「解碼濟南『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城市發展新格局」系列報導,方便廣大讀者更深入地了解城市發展格局優化的原因、意義,以及未來的方向。
  • 「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時隔17年 濟南提出城市發展新格局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3日訊 2003年6月26日省委常委會擴大會議確定了「東拓、西進、南控、北跨、中疏」的濟南城市空間布局,經過十幾年的實踐和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記者從7月23日召開的中國共產黨濟南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一次全體會議上獲悉,為適應濟南城市發展由空間拓展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內在需求,推進全域統籌協調發展,濟南市提出進一步形成「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城市發展新格局。「東拓」,要實現「東強」。
  • 看見|構建「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城市發展新格局 濟南...
    在這裡,放慢腳步,聆聽泉水叮咚的脈動,看見濟南此時此地的不同側面。為您進行深層次解讀,講好新時代濟南故事,助力經濟社會更好發展。本期《看見》聚焦為構建「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城市發展新格局,濟南市的新規劃。
  • 「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 濟南釋義城市發展新格局
    根據《綱要》,濟南將構建「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城市發展新格局,著眼促進全域資源合理布局、科學配置,強化市級統籌,完善協調機制,突出抓好重點載體建設,促進錯位特色發展,加快形成更加有效的區域協同發展新機制,推動城市能級提升、內涵式發展。
  • 市委全會·劃重點丨濟南「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新詮釋:科創智造...
    全會提出濟南發展新藍圖,敲定了12項重要任務。在提到「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城市發展新格局時,對十字方陣的發展目標有了新描述。全會提出,統籌推進全域協同發展,加快形成「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城市發展新格局。
  • 中鐵寶橋參建「世界第一寬橋」鳳凰路黃河大橋中塔封頂
    5月31日16時20分,隨著吊裝指揮的一聲令下,由中鐵寶橋參建的山東省濟南市鳳凰路黃河大橋重達70噸的T18A中塔索鞍連接段緩緩離開運梁平車,提升、平移、匹配、定位一氣呵成,最終順利實現封頂,為主橋2021年按期建成按下了「快進鍵」。
  • 濟南第一高初具雛形 漢峪金谷高度將超綠地中心
    這片佔地667畝、總建築面積420萬平方米的區域性金融中心,建成後將成為山東最大的金融區,也是全國省會城市中最大的金融中心。目前已有30多家金融機構與企業總部籤約落戶,整體招商完成六成以上。項目核心區內,高333米、69層的超高層地標性建築馬上動工,建成後將取代高300米的綠地中心,成為濟南「第一高」。
  • 讓濟南故事走向全國 「百家新媒體直播濟南」啟動
    為豐富中國新媒體發展年會內容,助力濟南實施黃河國家戰略、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打造全國直播經濟總部基地,更好地宣傳濟南形象,本屆年會創新推出了「百家新媒體直播濟南」活動。  結合濟南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確定的「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城市發展新格局,組織參會的百家新媒體兵分五路赴全市各地進行實地採風,以全媒體手段進行直播、報導。
  • 保利大都會幼兒園封頂大吉 車頭小學選址落地開建
    古有「孟母三遷」今有「為校搶房」一直以來教育就是國人生活中的重中之重買房同樣也是國人生活中的重中之重而學區房更是購房者購房中的重中之重近日保利大都會周邊教育資源再次升級保利大都會社區幼兒園主體工程封頂大吉規劃實景圖出街面世據悉保利大都會幼兒園佔地3500㎡預計將開設12個班
  • ...北起、中優」◆加快建設黃河北岸主城區濟南打造城市發展新格局
    7月23日,記者從中共濟南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體會議上獲悉,為適應城市發展由空間拓展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內在需求,推進全域統籌協調發展,濟南提出進一步形成「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城市發展新格局。「東強」就是要做強東部的科創實力和產業能級,以三大國家級開發區為載體,打造智造濟南、科創濟南東部隆起帶。要加快建設以齊魯科創大走廊為核心的發展軸,推動章丘區加速融入主城區,加強濟淄協同發展。
  • 北京新機場封頂封圍!南城飛起 不問西東
    新浪樂居訊(編輯 小呆)近日,北京新機場航站樓已實現功能性封頂封圍,按照計劃,新機場主體工程將於2019年7月竣工,建設的速度令人驚嘆。由此可見,南城計劃已步入正軌並加速施行著!這兩年,我們也親眼目睹了各大房企項目紛紛在豐臺區、大興區拿地,譬如葛洲壩集團、電建等。品牌房企比如泰禾、天恆的一些項目一落地就成為火 爆產品。政策的導向讓我們看到了南城的變化,用立竿見影一詞來形容最恰當不過。
  • 濟南城發集團與商河縣政府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了解到,這是濟南城市發展集團去年成立後,首次與縣區開展戰略合作。同時,濟南城市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與商河興商土地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將共同出資成立合作公司,共同推進濟南市商河縣全域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等業務。
  • 「天下第一展會」上的濟南之邀
    秋天,是濟南最美的季節,秋風颯爽,泉群噴湧,層林盡染。今年秋天,這座乘著「黃河戰略」東風奮進的古城,迎來了第103屆全國糖酒會。
  • 寧夏第一高樓德豐大廈順利封頂 總高度233.2米
    德豐大廈封頂儀式現場10月10日上午,由中鐵十六局集團城發公司承擔建設的寧夏回族自治區第一高樓德豐大廈安全順利封頂。德豐大廈工程位於銀川市金鳳區寧安大街與北京路交匯處,地理位置優越,俯瞰銀川市政府大樓、人民廣場、行政中心,建築總高度233.2米,地上47層,地下3層,總建築面積13.8萬平方米。德豐大廈工程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第一高樓,也是銀川市的地標性建築。2015年7月開工建設以來,項目部就明確了爭創「魯班獎」的創優目標。
  • 濟南軌交首個地下車站今日開始封頂!盤點R1線建設大事記
    為確保完成施工任務,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濟南軌道交通集團會同參建單位中鐵十四局精心組織,狠抓現場管理,克服了工期緊、任務重、時間節點要求高等施工困難,嚴格安全質量管控,高標準、嚴要求做好現場文明施工,確保了施工進度穩步全面推進。
  • 山東十大最高建築排名(2018.6),全省第一高樓重回濟南!
    2018年6月9日上午,在濟南高新區漢峪金谷A5-3#樓施工現場,塔吊將一方混凝土緩緩吊至339米處進行澆築,標誌著位於濟南東部核心商務區的「第一高樓」正式封頂,刷新了濟南的天際線,也取代煙臺世茂海灣壹號T1樓成為山東省第一高樓。
  • 廈門同安「第一高樓」封頂 建築高度248米共49層
    銀城智谷I-7地塊二期工程建築主體順利封頂。東南網記者 鄒玒 攝儀式現場 東南網記者 鄒玒 攝東南網12月30日訊(本網記者 鄒玒)30日上午9點30分,隨著最後一批混凝土澆築完畢,被譽為廈門同安第一高樓的銀城智谷I-7地塊二期工程建築主體順利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