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談家庭家風:家和萬事興的道理並未過時

2020-12-20 人民日報

圖源網絡

「讀書,起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和順,齊家之本;勤儉,治家之本。」中華民族有著深深的家庭情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注重發揚家庭美德、促進家庭和睦。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關鍵一環,家庭的作用不可或缺。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明確提出「推動踐行以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裡互助為主要內容的家庭美德,鼓勵人們在家庭裡做一個好成員」。新時代新徵程,培育家庭美德,崇尚良好家風,才能為家庭謀和諧、為他人送溫暖、為社會作貢獻。

家庭不僅是婚姻關係、血緣關係的呈現,也是道德踐履的平臺、品德養成的起點。在古代,孝悌恭敬是倫理道德的重要範疇,立業興家是人生奮鬥的基本追求。今天的生活格局雖然發生巨變,但作為拔苗育穗的溫室、幸福生活的港灣、安享晚年的依託,家庭的功能沒有變化,「家和萬事興」的道理並未過時,家庭美德建設依然至關重要。作為社會生活的「練兵場」,從價值觀到財富觀,從文明習慣到是非判斷,家庭生活在潛移默化中塑造著每個人的行為方式。親子、夫妻、兄弟姐妹各自擔起自己的家庭責任,一方容身之所才稱得上溫暖和睦的「家庭」。

有什麼樣的家風,就有什麼樣的家庭。「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家風中既有傳統文化的延續傳承,也有現代生活的生成聚合。家庭美德建設,不僅需注重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也要緊密結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明確提出:要弘揚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倡導現代家庭文明觀念,推動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讓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親情中升華。一方面傳承中華孝道,養成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的良好品質,另一方面倡導忠誠、責任、親情、學習、公益的理念,讓家庭成員相互影響、共同提高,就能涵養好家風,建設好家庭。

有什麼樣的家教,就有什麼樣的個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追求家庭和順美滿,關鍵要用良好家教家風涵育道德品行。愛國華僑陳嘉庚興巨資辦學卻對家人很「摳門」,勤儉家教讓子女養成了和他一樣的公益情懷;人民教育家於漪耕耘教壇60多年,兒子、孫女在她的薰陶下相繼走上教師崗位。家教家風與家庭美德絕不僅僅是居家生活的相處之道,更連通著國家發展和社會和諧。缺少必要的正確家教,家庭就會成為人性弱點的避風港、不良風氣的滋生地。重言傳、重身教,教知識、育品德,以身作則、耳濡目染,用正確道德觀念塑造美好心靈,新時代的家庭就將綻放出美麗的道德光芒。

「我們要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努力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成為人們夢想啟航的地方。」家庭向善,國家向上。讓美德植根每個家庭成員心靈,以千千萬萬家庭的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每個人、每個家庭都將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作出貢獻,為實現中國夢凝聚力量。

(來源: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家和萬事興」——家教家風主題展》國慶節線上開展
    人民網哈爾濱10月2日電(焦洋)在新中國成立71周年之際,《家和萬事興——家教家風主題展》全景展覽正式上線。該展覽由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中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黑龍江省婦女聯合會、黑龍江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主辦,由東北烈士紀念館承辦。 「家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傳承好家風之風範長存——伊春市「家和萬事興」家教家風線上展播...
    傳承好家風之風範長存——伊春市「家和萬事興」家教家風線上展播(二) 2021-01-12 16: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家和萬事興:習近平談家庭的重要性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庭,家和萬事興。Family has always been valued by the Chinese people and harmony in a family makes everything successful.我們要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把愛家和愛國統一起來。
  • 傳承好家風之和合新風——伊春市「家和萬事興」家教家風線上展播...
    傳承好家風之和合新風——伊春市「家和萬事興」家教家風線上展播(三) 2021-01-13 14: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絕對真理:家和萬事興
    相信朋友們都收到了家庭給予我們的愛與關懷和滿滿的能量!在過年的期間,看到「家和萬事興」這幾個字是個大概率的事件!今天我們就粗略地談下,屬於中國人的這條絕對真理:家和萬事興!家和萬事興的重要性你可以簡單地回想回顧下你生活的周圍,你會發現有些親戚和朋友的家庭過的很興旺,很幸福、很和諧,比如你們家的二舅,你們家的大姨······,為什麼他們家過的那麼好呢?
  • 「家和萬事興,國泰千家歡」——信陽市「平安和睦家庭」事跡展播(四)
    市檢察院談春花家庭談春花,女,1983年12月出生,信陽市人民檢察院第六檢察部副主任。她出生在一個黨員之家,父母均是有著4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成長的她時刻牢記一名共產黨員就是一名旗幟,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及家人。
  • 家和萬事興的道理,你體會了嗎?
    接下來的日子裡,我認真的思考自身的問題,先從自己出發,努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同時也認真地跟老公交了心,談了談話,談話的整個過程中,能明顯感受到了只是為了一時痛快,並不是真心的想傷害對方,這時候我已經後悔極了,為什麼要說那些傷人的話語,我心想後悔是沒有什麼用的,現在需要做的,是向前看,認真的對待自己的伴侶,認真過好每一天!
  • 「家和萬事興」你知道這句話的真正意義嗎?
    「家和萬事興」,相信很多人對這句話都是耳熟能詳的;但你真的理解裡面的意義嗎?《論語》講「禮之用,和為貴」。人生活在世間,不能離開社會,不能離開群眾而獨自生存。與社會大眾相處的就是和睦。相信大多數人對「家和萬事興」這句話的理解都是保持家裡和睦就行了,實際上道家學中這對一家人的風水、財運等都有非常大的影響。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其中的道理。在道家學中,老輩人輩稱為天德星,是需要以德為根本的。父母為天福星,以志為根。夫妻為天吉星,以愛為根。子女為天貴星,以孝為根。
  • 初中生優秀作文:家和萬事興
    我們每個人都有家,我們長大的過程中會收受到父母、長輩以及各種親戚和各種家規以及家風的影響。有些人功成名就,但沒能讓良好的風氣薰陶自己的子女,最終只能怒罵他們為不孝子女,甚至子女走向了犯罪道路,這正是忽略了家風家訓;但也不乏某些較為貧窮的人的子女一鳴驚人的事例,而這些人的子女,基本上都是接受了良好的家風、家訓的薰陶。
  • 一言興邦,家和萬事興
    每一個家族都有家風傳家,形成了我國獨特的家國文化。只有經營好小家,才能建設祖國這個大家。家族如一顆大樹,家道、家風是土壤,福澤後代子孫《周易·坤·文言》有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自古以來,這是立身做人的行為準則,對於家庭的教育,家風的傳承,是留給後代子孫的精神財富,「積德」仿佛已經成為家門風範的最好注釋。
  • 王曉飛:談家風——讀《薪火相傳》
    好家風能代代傳承,這絕非偶然,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所謂「龍生龍鳳生鳳」,講的就是好家風傳承。好家風不會憑空而降,家訓是孕育好家風的法寶,家訓是一種文化,歷數千年長河,成為治家的經典。
  • 心理學:為什麼家和萬事興
    春節到了,我們常說家和萬事興,為何會如此了,今天和大家闡述家和萬事興背後的道理和內涵:當一個家庭懂得把位置擺正的時候,大家彼此都懂得各自的位置時候,夫妻恩愛,孩子孝順,家庭氣氛也就其樂融融,家庭關係會進入一種正向循環發展,這就是家和萬事興的根本。
  • 青島市婦聯舉辦「家和萬事興」巡講進機關活動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麗平「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家庭、家教和家風的重要論述精神,12月1日上午,青島市婦聯聯合市氣象局舉辦了「家和萬事興」巡講進機關活動。市氣象局黨組副書記、紀檢組長李方正,市婦聯家兒部部長胡偉和市氣象局幹部職工80多人參加活動。
  • 家和萬事興,如何讓家庭興旺?這三個人是關鍵,有一個就恭喜你了
    「回去過年」,聽著就很暖心,因為家是每個人中國人的情感歸屬,是生命中重要的港灣。我們常說「家和萬事興」,要想家庭興旺發達,就需要家庭成員之間和睦相處,齊心協力。當然,一個家庭想要把日子過好,這個三個人就顯得特別重要,因為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直接影響著家庭的運勢。第一、需要有識大體的老人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 【最美家庭】和睦之家——杜水萍家庭:百善孝為先 家風代代傳
    【最美家庭】和睦之家——杜水萍家庭:百善孝為先 家風代代傳 2020-06-23 02: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牽媽媽的手」,守望家風報春暉
    家風傳統、親情牽掛、故土情結、孝悌觀念,這些傳統文化中寶貴的道德因子,不僅並未因為現代浪潮的衝擊而沉沒,反而愈發顯示出反哺個人、黏合家庭、軟化社會的強大魅力      有多久沒對媽媽說心裡話?有多久沒吃過媽媽做的飯?有多久沒陪媽媽散步?有多久沒牽過媽媽的手?
  • 這幾點說明了,「家和萬事興」真正的含義
    導語;這幾點說明了,"家和萬事興"真正的含義每個人起初都來源於一個家庭,也會在進入一個家庭,小時候的家庭是父母給予的,後來進入的家庭是自己一手打造的。那到底「家和萬事興」是怎麼解釋往大了說:家,不僅是一種情感牽掛,更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修身立德的起點。
  • 揚州舉辦「傳家風促勤廉」展 130餘件作品「演繹」家風家訓
    民眾參觀「傳家風促勤廉」作品展,感受家風的力量。 崔佳明 攝「在外要待人以誠,與人為善,嚴以待己,寬以待人,處事以謙讓為貴,做人以誠信為本,人無忠信,便不可立於世。在家要孝敬老人,嚴教子孫,夫妻相教,以和治家。工作以認真為行為支撐,廉潔是從業的行為準則,為官以廉為先,為政以勤為基,為民以實為本。」這是現場展示的揚州一普通家庭延續至今的家風家訓。
  • 基層法官解讀民法典|家事無小事 家和萬事興
    基層法官解讀民法典|家事無小事 家和萬事興 2020-08-28 22: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謝謝了,我的家》第二季收官 38個家庭故事展家風傳承
    人民網北京3月25日電 (記者李巖)家,是可以讓我們停靠的港灣,是我們人生旅途歇息的驛站,也是為我們指引前進方向的燈塔。上周六,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推出的《謝謝了,我的家》第二季收官。國歌詞作者田漢侄女田偉、著名書法教育家歐陽中石之女歐陽啟名等分別回憶了家庭往事,以「家和萬事興的慈訓,忠厚謙和的家風」,為第二季節目畫上句號。 《謝謝了,我的家》製作方向記者透露,第二季《謝謝了,我的家》以「講述全球華人的家庭智慧,彰顯中華民族的家國情懷」為主旨,希望通過38個鮮活動人的家風故事,傳遞給人們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家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