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典放過了人類還是人類戰勝了非典

2020-12-12 教育武小事

雖然當年非典感染的人數並不多,只有八千多人,和新冠肺炎相比的話真的是小巫見大巫。但僅僅是感染八千多人就能讓人們感到非常的害怕,因為感染非典後死亡率非常高,達到了百分之十。也就是說感染十個就有一個死亡,感染一百個就有十個死亡,這樣的數據怎能不讓人感到害怕。

反觀新冠肺炎,別看感染的人數很多,但是死亡率卻非常低。像中國的死亡率大概在2%左右,俄羅斯大概在1%,有些國家甚至連百分之一都不到。所以對於新冠肺炎,人們害怕的程度就會稍微低一些。那麼,為什麼對於非典,人們會如此害怕呢?

01:死亡率太高,害怕自己被感染,從而失去寶貴的生命。

在災難面前沒有誰會不害怕的,特別是那種暫時沒有藥物治療,但是死亡率又特別高的病毒確實讓人瑟瑟發抖。我覺得世界上沒有誰是不怕死的,但是在病毒面前,即便是害怕,但是為了全國人民的安全,害怕也要上。

所以每當國家遭遇災難的時候,無論是黨員還是普通的老百姓,總有那些不畏艱險的人在第一時間站出來。並不是他們不害怕,只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不害怕,所以他們站出來了。為了保國家安寧,他們甚至被病毒感染而犧牲也在所不惜。

就拿03年發生的非典來說,如果沒有人站出來,那麼感染和死亡的人數可能還要高出很多。正是有這些「最可愛」的逆行者,才能確保生活的穩定。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寶貴的,沒有誰願意隨意去冒險,但是有時候你不去又不行。

02:對於未知的SARS病毒,了解甚少,只能用恐懼來支撐。

在2002年12月5日,一位在廣東深圳打工的農民工黃杏初感受身體不舒服,就像流行性感冒一樣,總是流鼻涕,於是他就到附近的診所看病。然而醫生卻說問題不大,開了一些藥給他吃。但是一連好幾天都沒有好,情況反而更加嚴重。

於是他又到醫院去打針,但是到了13日的時候情況還是不見好轉。到了16日的時候他被送到河源市人民醫院,第二天的時候病情加劇,此時的他感覺呼吸困難。隨後又被送到廣州軍區總醫院,此後便確定了世界上首例病人黃杏初。

由於對未知病毒的不了解,所以根本無從下手。隨後一段時間,在中山市同時有幾名醫務人員受到了感染,出現的情況和黃杏初一模一樣。此時就感到害怕了,這既不是流感,到底是什麼病毒。

由於對於這個病毒的不了解,並沒有做任何的防疫措施。由於也是人類第一次見到這個病毒,並不懂它傳播的力度如何,也不明白這個病毒是否會人傳人,更不知道如何去防疫,因此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恐慌。

03:非典災區,存活下來的人比死去的人更難受。

非典的傷害至今令人記憶猶新,因為這場災難涉及全球。整個世界累計感染了8822例,死亡人數高達919例,整場非典涉及32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中國就感染了7389例,死亡694人,雖有感染非典存活下來的人,但是根據他們的講述,治癒後更加絕望。

因為在治療的時候使用了大量的激素,這種激素的副作用非常大,容易導致骨頭壞死。最要緊的是,這種不死症狀需要終生接受治療。而且還會損害患者的呼吸功能,導致肺纖維化,情況十分嚴重。

由於那時候並不是國家全額幫支付治療的費用,導致感染非典的患者為了治療這種病毒負債纍纍,甚至傾家蕩產。而且至於後也不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所以治癒後比死去的人更加絕望。

總結:本次非典從2002年11月開始到2003年7月份結束,歷史整整8個月。但是這非典消失並不是人類研製出疫苗來控制它,而是它自動消失的。為此,很多人都說是非典放過了人類。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遠比「非典」病毒更容易感染人類結膜和上呼吸道
    (健康時報記者 王振雅)5月8日,香港大學醫學院官網發布了一項最新研究,研究發現,新冠病毒遠比「非典」病毒更容易感染人類結膜和上呼吸道,新冠病毒的感染程度與2009年甲型H1N1流感感染程度相似。該研究已於5月7日發表在權威雜誌《柳葉刀·呼吸醫學》上。
  • 港大研究表明:新冠病毒較「非典」病毒更容易感染人類呼吸道及眼睛
    新華社香港5月8日電 香港大學醫學院8日公布,其研究團隊近期發現,新冠病毒遠比「非典」病毒更容易感染人類結膜和上呼吸道,而眼睛可能是人類感染新冠肺炎的重要途徑。港大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陳志偉及其研究團隊在三級生物安全水平實驗室利用人類上呼吸道和眼部組織,對比了新冠病毒、「非典」病毒、H5N1禽流感病毒,以及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感染情況。
  • 從【非典】到【新型肺炎】,你對病毒了解多少?
    講述了從非典爆發後,她及所在團隊如何克服艱難,全國追溯傳染源。向我們解答了SARS病原從哪裡來、類似疾病是否會出現以及人類如何預防此類疾病這三大問題。病毒是一個古老的生物,我們和病毒並不是誰一定要戰勝誰的關係,因為地球是一個多種生物共存的體系,人類現在已經走到了所有物種的最頂端,我們應該學會和各種生物和平共處。當一個病毒開始肆虐的時候,我們應該以更為科學的態度來看待這些問題。
  • 從非典到新冠肺炎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結合這次新冠疫情來看,人類在對待未知的恐慌上面所有的反應基本是趨於一致的。日本人搶購花崗巖,歐美人搶購廁紙,雖然看來很是令人費解。2003年4月非典期間,小湯山療養院被臨時改造為專門接待和治療非典型肺炎的醫院,後續看來這種模式很值得借鑑,將已感染人群集中起來治療,避免了疫情進一步擴大。在當年媒體還不是很發達的年代,2003年5月3日,「鍾南山談非典防治」科教片向全國公開發行,作為全球唯一一個科學全面地向人們講述非典的相關知識及如何預防非典的科教片,這給在當時處於恐慌中的人們提供了方向。
  • 03年肆虐的非典,最後是如何被控制住的?感染者多是中國人或華裔
    雖然現在人類的科技水平已經到了一個極高的水平,但面對自然危害時,很多時候還是無能為力,不管是大一點的地震、海嘯或者山林火災時,最終受傷害的還是人類自己,而如果碰上大一點的傳染病時,人類很多時候第一時間還是束手無策,千百年前的瘟疫,現在的各種傳染病,比如非洲的伊波拉病毒等,人類好像又顯得特別脆弱。
  • 非典時期食「野味」的思考
    蛙販邊殺邊喊:「五月田雞賽真雞,20元一公斤抗『非典』!」記者告訴他,「非典」時期,禁賣野生動物。    「啥?中國人吃了幾百年,沒聽說啥人吃了得病!」蛙販大言不慚:「市場經濟,有人吃,我就賣。」一旁圍觀的市民有的搖頭,有的不以為然。一位穿睡衣的少婦蹲下與蛙販談價,記者關切地問道:「現在你敢吃青蛙?」少婦一臉漠然:「不吃?殺也殺了。」
  • 鏗鏘文字:「非典」給中國帶來了什麼?
    就「非典」的影響而言,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反應尤為明顯,不管是短期,還是遠期,人們對「非典」都存在一種「非典」恐懼症,也可以說成是SARS綜合症,這種恐懼主要來源「非典」的強烈傳染性和身邊發生事實死亡病例,這種恐懼使得個體生活自然避開人群,自然的隔離將會成為個體保護自己最有效的方法,生理上出現的任何相關的反應,都會使個體越來越依賴醫療衛生保健,這對提高個體的生活質量確實是一大進步,然而,如何降低醫療衛生保健服務的價格
  • 17年前非典肆虐全球,果子狸成罪魁禍首?但SARS病毒卻源於它
    人類在許久之前,對瘟疫就有了最基本的了解,不過他們也只是認為瘟疫的爆發,是氣候的變遷,也就是我們時常所說的春季流感之類的,而大規模的瘟疫都是伴隨著戰爭而生,因此少有記載,不過鼠疫(黑死病)算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瘟疫了。
  • 我以我身戰疫魔 302醫院姜素椿教授鬥非典紀事
    302醫院74歲的老專家姜素椿教授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積極參與搶救非典患者,在不幸被感染後,在自己身上大膽試驗,為人類戰勝非典摸索寶貴經驗,用忠誠和科學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讚歌。轉自搜狐  身患非典,運籌帷幄為打贏轉自搜狐  3月14日下午,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姜教授開始畏寒、發燒,經檢查,胸部X光片有陰影,被確診感染上了非典。轉自搜狐  住院期間,姜教授仍焦急地關注著抗治非典的鬥爭。
  • 抽雪茄並不能預防非典、肺炎
    相信這兩天很多人都看過這張照片,說的是吸菸可以預防非典,還有不少鼓勵多抽雪茄來預防這次肺炎。這絕對是個謠言。 能夠看到的是世界衛生組織把抽菸對人類的傷害比喻成「海嘯」和「非典」。 非典之後各國都有對非典患者的分析,其中加拿大當年有一個研究,總共有10例 SARS病例,都有是否吸菸的記錄。這10個人中,4人有吸菸史,情況都比較嚴重,全都需要使用呼吸機;而其餘6例重不吸菸的患者,只有一人需要使用呼吸機。
  • 「非典」時期的大學:停課封校
    文/行走的大學(部分據央視網整理) 圖/網際網路2003年非典席捲全球,當時是在4月份大規模爆發的,也就是說當時大學還處於正常上課時期,今天我們來回顧一下當時大學的應對舉措,看看當時的決策者們是如何有效抑制這場災難的。
  • 他偏偏叫什麼「非典」?「非典」是什麼?那是瘟疫
    他偏偏叫什麼「非典」? 「非典」是什麼? 那是瘟疫! 也許,是怨我,雖然非典已考上了大學,但畢竟還是個孩子,叫他加你的什麼微信!要不是看了我那幾篇關於冠狀的小文,這非典,恐怕也就不會這樣! 自從在家教小學的二春打電話來跟我說非典看起來魔道了,是不是該進你們康立精神病醫院去住幾天!什麼?非典竟會魔道了! 這怎麼會呢?年紀輕輕,去年剛剛考進河南的一所理工大學,剛讀了一個學期的大學生!
  • 黃照平:當年抗「非典」 如今戰士再出徵!
    17年前堅守一線戰「非典」2003年非典時期,黃照平正在回家探望生病母親的路上。因為非典爆發,他第一時間返回崗位,跟戰友一起,全天候戰鬥在防疫查控第一線,牢牢駐守六盤水火車站。黃照平說,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六盤水成為當年國內沒有發生「非典」疫情的地區之一。抗擊「非典」的經歷,讓黃照平對身為一名軍人的光榮與責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給他積累了大量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寶貴經驗。
  • 「沙示」實與非典無關
    昨日,該報導所指的「沙示」飲料製造商———廣州屈臣氏食品飲料有限公司正式回應本報報導,細說了「沙示」飲料的由來,原來「SARSAE」是個有著50年歷史的飲料老品牌,此「沙示」絕非彼「沙斯」,「沙示」飲料與「非典」無任何關聯。
  • 世界衛生組織:冠狀病毒變種是引起非典的病原體
    海曼說,自從世界衛生組織今年3月12日向全球發出「非典」警報後,中國、德國、加拿大、法國、美國、中國香港、日本、荷蘭、英國和新加坡10個國家和地區的13個實驗室,招集各路專家潛心研究並同世界衛生組織合作,現在終於找到了非典型肺炎的「病根」。    來自這13個實驗室的科學家16日在日內瓦舉行的會議上一致認定了變種冠狀病毒的作用。
  • 「2003年非典病毒」來自何物?並非果子狸,網友:目的性很明確!
    「2003年非典病毒」來自何物?並非果子狸,網友:目的性很明確!2003年非典在蔓延時,很多人還在上小學,每天老師都會排隊讓量體溫,每天都要完成自己體溫表格的檢測與填寫 ,每天下午放學,老師都會讓早早回家,然後學校會用消毒液對桌子椅子進行消毒。那時,也經常會聽到某某某個地區非典又死亡多少例,某某某地又發現新的病毒。仿佛只要出門,去人口聚集的地方,就有可能傳染非典病毒,一旦誰感冒發燒,立馬就會被隔離起來。
  • 對抗新型冠狀病毒 我們能從非典中汲取什麼經驗?
    經歷過2003年非典疫情的人對冠狀病毒不會陌生。那場可怕傳染病的病原體正是一種冠狀病毒。如今,與SARS病毒相近的新型冠狀病毒在中國大陸捲土重來,我們應該怎樣應對?本世紀以來,高致病性冠狀病毒在人類社會已出現三次暴發(SARS、MERS以及本次不明肺炎),過往的防疫戰鬥能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我們該怎樣渡過眼前的疫情?「疾如風,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
  • 羅大佑致信武漢首批被感染的醫護人員「OK哥」,並獻唱非典時期老歌
    這首創作於「非典」時期的歌曲被重新唱響,在網友中引發強烈反響,網友們大呼「暖心」,用音樂記錄的時代故事讓人備受感動,也充滿了力量。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後,武漢有14名醫護人員成為首批感染者,被網友稱為「OK哥」的張昌盛就是其中之一。張昌盛是武漢協和醫院的一名護士,1月中旬在工作中被感染,但他一直保持著樂觀的心態。
  • 當非典肆虐時……他們曾經這樣創作藝術、激勵人心
    2003年的非典在人們記憶深處鐫刻下深切的記憶,當年的藝術家們曾以他們的方式記錄下那些無法也不應該忘卻的時刻。今年的新冠疫情爆發後,97歲藝術家黃永玉創作《中國人活得有氣勢!》,以筆墨傳達全國人民戰勝疫情的必勝信念。
  • 日本大阪齒科大學支援中國抗擊非典
    中國發生非典疫情後,日本民間友好人士、大阪齒科大學理事長佐川寬典先生作為細菌學研究者,向中國衛生部國際合作司寫信,詳細闡明關於對SARS病毒溯源考察的觀點和方法,並立即捐款,專購中國急需的N95醫用防護口罩,對中國抗非典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