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半年學完初中三年數學課程 這樣的學生,初一年級竟有95人
初中三年的數學課程,只用了半年多就學完。咋一聽,真是很了不起的壯舉。但是,如果告訴你,杭州育才中學教育集團一下子出了95個這樣的學生,你恐怕會更加驚訝了。
杭州育才中學教育集團包括三所中學:育才中學、錦繡中學、東南中學,初一學生加起來有1000多人。在1000多人中湧現出95個「數學高手」,也算是不低的比例。
更讓人吃驚的是,部分學生完成初中課程的學科還不止一門,有些初一的學生已經開始自學高中課程。
在現在的中小學階段,搶跑學習已越來越常見。小學學中學,初中學高中。這種搶跑行為,也在加劇其他家長的焦慮感。對於這樣批量生產的「學霸」,就有家長直呼「被碾壓」。
這些「搶跑」的學生,都是什麼樣的人?半年多時間學完三年數學課程,他們是如何做到的?這樣的搶跑,是否值得提倡?
初一課堂上
他在做高三數學題
數學課上,老師在黑板上講解題目,李睿熙瞧也不瞧一眼。他趴在桌子上聚精會神地做練習,同桌偶爾瞄他一眼,有些羨慕。
李睿熙基本沒有聽課,一心對付面前那本高考數學模擬練習冊。
畢竟只是一名初一學生,一堂課下來,他只做出五六道高三學生都未必能做對的題目。事後他點評說:「題目的確比較難。」
李睿熙是杭州育才中學709班的學生,他上課如此不「專心」,是得到任課老師允許的,屬於「奉旨不聽課」。數學課上,每天只要完成作業,其他時間自便。
每天上課前,李睿熙問老師提前要來當天的作業。以最快的速度做完後,然後自顧自地做另外的練習題。
「這幾天,我把高中課本全帶來了。」李睿熙說。他經常在數學課堂上「一心二用」,一邊做自己的練習,一邊用耳朵聽著,「老師講的題目,會的我就不聽。只有講到難題時,我會聽一會兒。」
數學老師給予李睿熙這樣的「特權」,是因為他已經學完了初中三年全部的數學課程。
「我最近剛自學完高一數學下學期的內容,前段時間抽空做了幾套往年的中考數學卷,能考到100多分。」李睿熙輕描淡寫地說。
要知道,杭州中考數學的滿分是120分。
他決定中考結束後
開始學大學的數學
還在上初一的李睿熙,早早地制定了一個自學計劃:初二下學期學完高中數學,初三把精力放到中考上,中考結束後開始學習大學的數學。
從小到大,李睿熙的數學成績就很好,他在五年級時才上了第一個數學培訓班。
一個十足的「別人家的孩子」。
他的學習方法,其實說起來非常簡單:「課本很重要,所以先要通讀課本,掌握基本的定義和知識。至於具體的應用和解題方法,我會買一套練習冊,把整本書的題目做完,我覺得就學得差不多了。至於綜合檢測,可以做幾套不同地區中考卷,來考察自己學習的紮實程度。」
李睿熙覺得,自己是學有餘力才提前學的,「放學回家後,我就開始自學數學,一般花一兩個小時,10點半準時上床。不會的題目,我就看解析,看不懂就放一兩周,然後再去看,直到弄懂為止。」
李睿熙的理科成績比文科要好,在小學五年級時,就立志今後要考物理系。「數學是物理學科的基礎,所以數學一定要學好。」
李睿熙還在自學物理,目前也學到了高中階段。「高中的物理知識,我基本上靠看電子課本,自己摸索。」
他說,「對我來說,多學一些沒什麼壞處,有時考試時遇到難題,用初中的方法做不出來,我可以用高中的知識來解決。」
在班上,像李睿熙這樣初一學完整個初中數學課程的孩子還有一些。李睿熙決定,到初二就把在外面上的培訓班停了,「初中課程都學會了,上培訓班也沒什麼必要。」(本報記者 梁建偉 通訊員 戴欣怡)
(責編:郝孟佳、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