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網高校頻道7月24日訊(記者 耿玥 通訊員 楊濱瑜)為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必要讓小朋友從小開始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因此,7月23日,浙江海洋大學東海科學技術學院「揚帆青春,情暖童心」愛心義教實踐服務團的隊員們來到桔南社區活動中心開展一節關於傳統文化的課程,向小朋友們展示傳統文化知識的魅力。
今天隊員們給小朋友們上了一堂生動有趣的成語接龍課。寓教於樂,希望小朋友們在遊戲中獲得知識,認識到成語的重要性以及成語背後的含義。隊員為此做了大量準備來開展一場成語接龍比賽,有比賽就有輸贏,當小朋友們答不上來時,小朋友通過隊友準備的卡片隨機挑選真心話或者大冒險。被選中的這個小朋友比較開朗,蹲在地上,雙手舉到兩耳旁,五指張開,並「呱呱」叫了兩聲。引得小朋友們哈哈大笑。
在結束成語接龍之後,隊員們向小朋友們解釋了遊戲過程中的成語意思,以及相應的成語故事,小朋友們都能夠認真聽講。甚至還有小朋友提出疑問:「老師,我在一本書上看到一個成語,不脛而走是什麼意思?」有一位小朋友搶答:「沒有腿就能跑。」「這位小朋友說得也沒有錯,你說的只是字面意思,這個成語是指事物無需推行,就可以迅速地傳播開去。經常用來形容消息傳播得快。」隊員耐心地解釋道。
隨後,隊員們給小朋友們播放了一段短片,短片記錄了成語的來源。有的來源於口語,在人民群眾中流傳,一般都比較通俗易懂、生動形象。其次,來源於古書,來自古代寓言故事、歷史故事、以及古書中名言警句的摘錄和節縮。例如,狐假虎威,望梅止渴,一鼓作氣等。最後,成語還源於外來語和新創造的。隨著社會的發展,成語不斷產生、演變,從名家的作品、群眾的口語中不斷湧現一些新的成語。
所謂成語是語言經過長期使用、錘鍊而形成的固定短語,充分體現漢語的博大精深。重視傳統文化的保護,在全社會營造起學習傳統文化的氛圍。希望通過本次活動讓小朋友可以通過這樣一堂課,在今後的生活和學習中,多使用成語,多傳遞文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