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行政院長」蘇貞昌(資料圖 圖源:臺媒)
今年第11號颱風「白鹿」於24日13點前後在臺灣屏東縣滿州鄉沿海登陸。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24日一早,臺「行政院長」蘇貞昌就到臺灣防災應變中心視察,隨即在眾媒體鏡頭前,無預警地打電話給各停班停課的縣市首長。蘇貞昌最後一通電話打給國民黨籍澎湖縣長賴峰偉時,因無人接聽而轉入語音信箱。他立即要求打給縣長秘書、幕僚,卻還是沒人接,這讓蘇貞昌一下子變了臉。
蘇貞昌「突擊」視察颱風救災,臉說變就變
報導稱,蘇貞昌當時相當不滿,強調「面對災害電話應該要立即接通,不該出現聯繫不上的現象。」他隨即要求澎湖縣作檢討:一、應變中心的開設等級,應由「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評估,不該讓縣市首長獨自決定;二、請「消防署」檢討應變中心通訊系統,視頻電話應該立即接聽;三、正副指揮官與隨身秘書、隨扈的電話,都應該能立即接聽,不能隨便關語音信箱,「災害的時候不可以這樣!」
然而,蘇貞昌顯然在沒有了解真實情況之前,便妄下了「澎湖縣長瀆職」這一判斷。
據報導,就在24日下午,臺軍第一作戰區(澎防部)宣布,指揮官呂坤修中將與賴峰偉縣長共同召開災防準備會議。臺軍方面原本行禮如儀的新聞稿,卻意外替賴峰偉發揮解套效果,證明他並非不顧防救災工作。
此外,縣政府官員解釋,縣府與臺軍方的防災會議是上午10時30分召開。蘇貞昌打電話「查崗」時,賴峰偉正在宿舍通過電話了解防災整備情況,作為稍後與臺軍方面開會的準備。據了解,當時澎湖屬於三級開設(指災情等級為三級),按道理縣長也確實無需值班。至於蘇貞昌打電話始終沒人接聽,還因為賴峰偉根本沒使用該門號(手機號碼),故導致了這一場誤會。
對於此事,臺網友紛紛發表看法。有網友認為蘇貞昌「不知分寸」,「『行政院長』固然應該關心支持各縣市政情,但是並沒有考核各縣市長勤、惰的權責和必要。」
另有網友表示,「這就是臺灣的悲哀,這種爛黨(民進黨)還那麼多人投。喊電價不漲卻拼命漲,喊清廉卻愛歪哥(貪汙)。選舉沒選上還有『院長』當,民主在臺灣還真可笑。」這位網友不禁反思,「我們選民才是造成倒退的根本,不反省,只有滿嘴跑火車的人當政客呀!」
還有網友諷刺稱,「蘇貞昌心裡肯定想:這麼爽的日子、這麼好的機會,來日無多!」
▲蔡英文與韓國瑜(圖源:臺媒)
蘇貞昌為「報答」蔡英文,竭力「卡韓」
臺媒稱,這次突擊視察颱風救災,蘇貞昌當然也把電話打給了高雄市長韓國瑜,但「這一場外界預期中的交鋒」,最後並未爆出刀光劍影。
在賴清德因為去年「九合一」敗選請辭後,蔡英文今年1月邀請蘇貞昌接任「行政院長」。報導認為,在民進黨大敗後的危局之下,蘇貞昌顯然成為近年來權力最大的「行政院長」。他對於蔡英文的「知遇之恩」,自然願當「湧泉相報」。如今距離臺灣2020選舉還剩不到半年時間,近來,他一直堅守「第一線」,積極幫蔡英文發揮「卡韓」功能。
7月下旬,南部縣市因大雨造成淹水災情,韓國瑜遭批評第一時間未現身坐鎮指揮,韓回應「蔡當局只盯著高雄看」。蘇貞昌23日在臉書表示,「不看高雄,要看哪裡?」文章下有挺韓網友留言,「不只高雄淹水,你一直注意高雄,別的地方都沒人了嗎?」蘇貞昌則回復稱,「不會啦,別的地方有市長。」次日,韓國瑜到前鎮區視察登革熱防治工作時,稱蘇貞昌是「獨眼龍看問題」,因為高雄是藍營執政,所以怎麼看怎麼不順眼。
8月中旬,有名嘴在電視節目爆料稱,「韓國瑜不批公文,都是副市長李四川代勞」。韓國瑜反駁道,自己每天都至少批十件以上公文。蘇貞昌16日又趕忙來「湊熱鬧」,稱自己每天批的公文「堆起來比人高」,並意有所指地表示,「首長若怠忽職責,不常在位置上,底下就會走樣」。
▲2014年麥德姆颱風來襲,馬英九(上右一)坐鎮災害應變中心,時任高雄市長的陳菊(下右二)遲到。(圖源:聯合新聞網)
馬英九曾主持防災會議,只有陳菊遲到
同樣是面對颱風救災,臺媒還回憶起馬英九執政時的一樁往事。相較於蘇貞昌對各縣市長的「無預警突襲」,馬英九在面對在野縣市首長時,態度則完全不一樣。2014年7月22日,麥德姆颱風來襲,當晚7點鐘,時任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到臺灣災害應變中心,聽取各部門防災準備工作,並與中南東部八縣市的首長視頻連線。視頻連線於晚間7時22分開始,各縣市長均提前坐好,但時任高雄市長陳菊的位置卻空無一人,直到7時29分才現身。
當時,馬英九並未問及陳菊遲到原因,也沒有因此「找陳菊的茬」,還頻頻詢問高雄是否需要當局加派防災人力及裝備。
臺媒稱,馬英九當局的「一視同仁」,並不只表現在上述場合。相反地,蔡英文上任後,對於首度行政立法一把抓的優勢「權盡其用」,大量通過各種針對性法律,對於長期「非我族類」的領域開刀,引發諸多批評。
「聯合新聞網」評論稱,如果就功利與成敗的角度,民進黨可能比馬英九當局要來得「務實」。不過,把政黨競爭當成不流血的內戰來打,把對方陣營當成必須摧毀的黑暗勢力,這是否符合民主政治的常態?或許在今日臺灣政壇,撇開「勝選」這個唯一尺度,其他什麼都是多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