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當」和「戶對」總是形影不離,後來就乾脆合成了一個成語叫「門當戶對」……
「門當戶對」這個成語現多用來指結親的男女雙方家庭的社會地位和經濟狀況相當。源於中國古代建築學名詞「門當」和「戶對」。
什麼是「門當」?
「門當」是中國傳統建築大門兩側相對而放置的呈扁形的一對石墩或石鼓。因為鼓聲宏闊威嚴、厲如雷霆,人們以為其能避鬼驅邪,所以將石鼓放置於大門兩側,用以鎮宅。
「門當」包括抱鼓石和一般門枕石,在古代,不同等級的家室「門當」的等級也差距較大。
抱鼓石是「門當」的一種,是擺放在四合院大門門樓兩側的枕石,枕石的門內部分是承託大門的,門外部分往往雕以鳥獸花飾。抱鼓石有方、圓兩種造型。枕石的雕刻頗為講究,選材考究,工藝精湛,雕刻物栩栩如生。圓枕石的兩側圖案以轉角蓮最為常見,講究的可以做成其他圖案,如:麒麟臥松、犀牛望月、蝶入蘭山,也有的做成五世同居(五個獅子)圖案。方枕石上面一般為獸形,如站獅、蹲獅或臥獅(俗稱獅子狗)等。
關於門枕石最早出現的時間,目前還無法作出確切的回答。門枕石早在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四合院形成的早期就開始使用了。或許從那時起,經過逐步演化,才成了現在見到的門枕石了吧。在門枕石的外側雕刻飾物,似乎很早以前就有了。
「門當」的等級
皇族與官府機構一般為獅子形的;官宦人家一般為抱鼓形的;大富豪人家一般為箱型有雕飾的;一般富豪則用箱型無雕飾的;而對於普通民宅,則只能用木質方門枕石來代替了。
如果石鼓為素麵無花卉圖案,表明該宅第為經商世家;如果石鼓為素麵有花卉圖案,則為官宦宅第。另外,從門當的形狀上還可以分出宅第主人是習文出生還是習武出身。如果門前的「門當」是方形,則這家就是文官家庭,喻意書箱和硯臺;如果是鼓形,則這家就是武官家庭,喻意戰鼓。
「門當」的應用狀況
在現代建築物中,別墅與商業體前面最喜歡擺放「門當」。江寧的帝景天成、瑪斯蘭德、中國人家等別墅都有「門當」。而寫字樓前面有「門當」的也不少。南京人熟知的1912就有不少建築體門前有「門當」。
「門當」的象徵意義
相傳古代將軍榮歸,常將戰鼓置於門前炫耀戰功,後來就演變成抱鼓石。在古代,只有較大的宅門,才會配有抱鼓石。抱鼓石具有固定門樓的建築功能,被叫做「門當」。但它更具象徵意義,它的數目決定著屋主的地位和官階。舊時大戶人家有財不外露,一般很難打聽到財產情況,兒女定親之前,一般都暗暗派人到對方家的門前看一看,通過「門當」上雕刻的紋飾,就能了解對方家的「底細」。
什麼是「戶對」?
「戶對」是中國傳統建築構建之一。與「門當」相對,為門楣上突出之柱形木雕或磚雕,上面大多刻有以瑞獸珍禽為主題的圖案。因一般成雙數出現,故名「戶對」。
「戶對」僅為官者的院落才有。典型的用木頭雕刻的「戶對」位於門楣上方,一般為短圓柱形,每根長一尺左右,與地面平行,與門楣垂直;而用磚雕刻而成的戶對則位於門楣兩側,上面大多刻有以瑞獸珍禽為主題的圖案。
「戶對」的建築結構
「戶對」要用短圓柱形,形狀與男性生殖器官相像,因為它代表了人們生殖崇拜中重男丁的觀念,意在祈求人氣旺盛、香火永續,反映了中國古代的陽性崇拜。
一般純圓柱形為文官,六邊形方柱為武官,家有喜慶時專門可懸掛燈籠之用。「戶對」與門楣垂直,位於門戶之上,且取雙數,有的兩個一對,有的四個兩對。
「戶對」的等級
「戶對」大小與官品大小成正比。「戶對」一到五品可以為六個,六到七品可以為四個,以下只能為兩個,普通大戶人家也可以有兩個。有「戶對」的宅院必須有「門當」。
「門當戶對」的由來
根據建築學上的和諧美學原理,大門前有「門當」的宅院必有「戶對」,所以,「門當」「戶對」常常被同呼並稱。又因為「門當」「戶對」上往往雕刻有適合主人身份的圖案,且「門當」的大小、「戶對」的多少又標誌著宅第主人家財勢的大小。所以,「門當」和「戶對」有最初的鎮宅裝飾作用,逐漸演變為象徵宅第主人身份、地位、家境的重要標誌。
「門當戶對」後來就成了一個成語,用來形容婚嫁中男女雙方家境相當,婚姻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