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建造師考生都知道:「得實務者得天下」, 在這四個考試科目中,實務可以說是難度最高的。
從分值分布上來看,實務案例題一共有五道,總分120分,佔全卷總分值的3/4,重要性極高。
從難易程度上看,案例題綜合性較強,不僅考核專業施工技術和項目管理方面的知識,還考查考生實際操作和專業知識綜合運用的能力,具有很高的難度。
如何掌握案例題?今天,魯班小編就來深度剖析下案例題的解題思路和閱卷標準,有的時候,你不是不會做,而是不會答!
理論篇:案例題答題技巧
案例題(分析題)答題方法
理解背景材料
案例分析題由背景材料和若干問題組成,在做案例分析時,首先應用一些時間仔細閱讀背景材料(先背景後問題、先問題後背景),分析其中所提供的信息,明確相關主題,邏輯關係等內容,真正理解題意;
然後分析試題中所要求回答的問題,確定解答問題的要點及可能運用的相關知識。
分步作答
當背景與問題都清楚以後,接下來進行作答分析:
第一步,首先找到答題卷的對應答題位置,再對應作答,考生要特別注意,因為不在指定位置答題是不給分的。
第二步,看一看所提的問題是否都能作答,如果可以,則順序答題。
如果只會其中一部分,則將答題區域合理的分塊。先完成能做的題,不會的題留出適當的位置,以便後面補答上。
案例題(主觀題)答題方法
注意回答完整度
考生在作答時一定要注意內容的完整性。在很多情況下,考生認為自己考的不錯,很多問題都已經正確回答,但成績不理想,其原因之一就是回答不完整。
例如在分析某一件事發生的原因時,標準答案可能要求答出5個方面的原因,而應試者可能只答出3個方面原因,即使這三個方面的原因均正確,也不可能得到滿分。
儘量使用書面語
應儘量使用考試用書中的語言,準確、全面、精煉的給予回答,特別注意關鍵詞的使用,這樣既可以節省時間,又可以提高答題效率。有時候,巧妙化用題幹中的語句也能起到規範答題的作用。
實戰篇:案例題答題分析
背景資料:
某醫院門診樓和住院樓的總建築面積為24600m2,其中住院樓地上7層,地下2層。建築基坑深度為7.2m。採用鋼筋砼平板式筏形基礎。住院樓土方開挖時,南、北、西側均採用土釘牆,東側與門診樓土方工程挖通。按計劃基坑土方施工處於雨期施工季節。在基坑施工過程中發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項目部技術負責人編制了基坑土方開挖專項施工方案,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批後報監理工程師籤字認可,項目部隨即組織基坑土方開挖施工。
事件二:公司季度檢查時發現,基坑外未設置截水、排水設施;在基坑北側坑邊大約l m處堆置了3m高的土方。
事件三:土方由挖掘機分層開挖至槽底設計標高,驗槽時發現基地局部有0.5~lm的軟土層,施工單位自行進行地基處理,將軟土挖出,回填石屑。
【問題】
(1)事件一中土方開挖施工方案是否需要專家論證?說明理由。
(2)事件一中的土方開挖專項施工方案,應包含哪些內容?
(3)指出事件二中的不妥之處,分別說明理由。
(4)指出事件三中的不妥之處,分別說明理由。
答案
(1)土方開挖施工方案需要專家論證。理由:本工程基坑深度7.2m,已超過5m;基坑開挖深度超過5m(含5m)的基坑土方開挖工程,為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單位應組織專家對方案進行論證。
(2)專項施工方案包括內容:工程概況、編制依據、施工計劃、施工工藝技術、施工安全保證措施、勞動力計劃、計算書及相關圖紙。
(3)不妥之一:該基坑開挖前未做好坑外截水、排水和防滲水措施。理由:雨期施工時應在坑頂、坑底採取有效的截排水措施。
不妥之二:在基坑臨邊lm處堆土髙達3m。理由:基坑邊緣堆置土方和材料,應距基坑上部邊緣不少於2m,堆置高度不應超過1.5m。
(4)不妥之一:機械開挖至槽底設計標高,未留人工清槽土層。理由:基坑採用機械開挖,當將挖到基底和邊坡設計標高、尺寸時,應預留200〜300mm厚度的土方,進行人工清槽、修坡,避免超挖,擾動基底的土層。
不妥之二 :施工單位自行進行地基處理。理由:基底軟弱土層處理涉及承載力的問題,處理不當,易造成建築物基礎不均勻沉降,因此發現問題,施工單位應及時與設計單位、勘察單位、監理或建設單位溝通,共同商討處理意見,形成書面洽商文件,並四方籤字認可,這樣不僅能保證地基施工質量,而且為施工單位工程結算提供了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