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七彩虹風格 竟然先從賈伯斯興起
看到這個標題你可不要誤會,這次和大家探討的是蘋果Logo,看過《賈伯斯傳》的讀者都知道,賈伯斯在公司地位就是「國王」,國王是一種什麼樣的需求?就是連吃飯好壞都需要親自指點。賈伯斯不就是嗎?賈伯斯是一位素食主義者,他究竟細緻到什麼程度,蘋果總部的素食烹飪廚師都親自挑選。這樣的企業,沒有理由不成為世界級的科技企業,賈伯斯一直奉行一句話:「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最直接的翻譯就是:「永遠不要滿足」
全球最具價值排行榜排行(引自codes51)
而作為一個企業的符號,也就是Logo。不用說。必須要經過賈伯斯親自過目。比如20多年前的七彩虹Logo。
但是不得不提到這樣一位設計師,這個人就是Rob Janoff,蘋果Logo的設計者。這位設計界非常有名的大師在1970年大學畢業後,他運用在學校中所學到的設計技術和高科技小矽谷機構客戶進行溝通合作。1977年初,他開始在裡吉斯·麥肯納,帕洛阿爾託成立的廣告公司工作。開始後不久,羅伯的創意總監選他為他們的新設計企業形象,同時還包括客戶,蘋果電腦。選擇他是因為他豐富的科技工作,與他的能力在抽象概念形象化。沒有人想像他可以設計出如此簡潔的蘋果Logo。而蘋果的成功也讓這位設計天才逐漸被更多人知道。影響著一代又一代年輕的設計師。
Rob Janoff蘋果Logo設計師
下圖為蘋果logo的歷代進化圖,可以看到1967年的蘋果logo真不算好看,首先一點也看不出來是一個科技公司的傑作,圖片過於複雜,沒有突出一家專注於簡潔設計公司的特點。因為當時的設計師(蘋果三大創始人之一)崇尚古典美學。
蘋果歷代Logo進化(引自RobJanoff)
彩虹配色設計 賈伯斯親自挑選
在1977年,Rob Janoff接到蘋果的設計訂單,他回顧當時這個Logo將隨著Apple II一起發布。最初,賈伯斯還是覺得這個Logo太卡通,太可愛了些。但幸運的是,他最後選擇了一個比較個性化的咬過的Logo。而根據那個形狀,而後來Rob Janoff又給了賈伯斯很多其他圖案的版本,如純色的,金屬的。
蘋果標誌設計草圖,處處講求黃金分割美學(引自feng)
至少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Rob Janoff。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當時Apple II是第一個用於個人和家庭能在屏幕上顯示彩色圖案的電腦, 所以Logo要設計的讓每個人都容易接受,特別是年輕人。這可以讓賈伯斯把電腦更容易的賣到學校去。賈伯斯喜歡這個點子。現在看那個Logo其實並不是那麼感覺很具革命行的,但當時不一樣。Rob Janoff確實聽到了來自蘋果公司內部的很多反對的聲音。其中一個還是公司的上層,他說如果這個新的公司要生產這麼多種顏色的產品,那估計它沒開業就倒閉了。
蘋果彩虹Logo(引自mingyi-brand)
但是,賈伯斯很喜歡。賈伯斯是一個很有洞察力的人,他喜歡這個Logo的個性化。在那個年代,電腦是讓人感覺很高科技的東西,而生產電腦的人也喜歡給電腦取個類似什麼TRS-80這類名字,而賈伯斯要讓人們覺得電腦並沒有那麼高深,所以其實賈伯斯把電腦的名字叫做Apple II並配上那個Logo。
其實這種彩虹Logo代表蘋果當時希望的三點重要因素:
1. 更加人性化,表達蘋果User-friendy的理念。
2. 強調Apple II可以顯示彩色圖像的獨特性。
3. Steve job希望這些計算機可以吸引到學童。
Rob Janoff回憶:當這個LOGO出乎意料地蹦進我的視線,這種感覺有些像靈魂出竅一般。就跟突然看到自己設計的印刷廣告或是電視廣告的感覺是一樣的。但是這種感覺只會持續個1到2周。雖說LOGO這麼些年來已經變了不少,但是它始終跟我30年前設計出來的基本外形和概念一致。
筆者感悟:
自始至終筆者最喜歡的設計還是2008年蘋果巔峰時期的標誌。
這是筆者最喜歡的蘋果Logo(引自91)
這個標誌也是iOS 6之前開機畫面,一道印痕劃開了蘋果新世紀大門,大氣、金屬感十足、卓爾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