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由潘建偉教授等組成的研發團隊成功研製出了粒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據稱比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運行速度要快一百萬億倍。目前該學術成果已經發表在自然科學頂級期刊《科學》雜誌上。
而回顧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年來的科研成果,可以說是不斷湧出,以潘建偉教授為代表的一些著名科學家研究出了世界頂級的科研成果,中科大教授陳秀雄,王兵發表在《微分幾何學雜誌》上的數學論文證明了困擾數學界長達20餘年的核心猜想。可以說,以上僅僅是中科大近年來取得科學成果的一個縮影。可以說中科大實至名歸!
而廣大網友在看到中科大這一表現時,表示清華北大應該多反思。我有沒有表示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每年的科研經費超過了其他很多大學,但是做出來的科研成果卻沒有世界級的。從近幾年各個大學的科研成果統計來看,清華北大很少有像中科大這樣的突出科研成果。
而無論從科研經費以及學生綜合水平來看,清華北大應該在科研成果這一領域取得相應的成績,以得到社會公眾的認可。
雖然總體來看,清華北大現在每年在自然科學雜誌期刊上發表的文章也很多。但是這些發表的文章都只是生化環材,這幾個專業領域。這些領域的科研成果雖然也很高,但是對於社會發展起的作用並不大。某種意義上說,只是對學校的排名和學科評估有用,但是對社會發展影響有限。因此很多網友在看到「九章」量子計算機誕生以後,表示清華北大應該多反思。
清華大學2020年的總經費為310億元,北京大學2020年總經費為216億元,按照科研經費加總起來遠超其他高校,但是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科研產出相比並不突出。
雖然強調科研成果的產出對比有一定的功利性,不利於各個高校基礎學科的發展。很多大學的教授認為,單純的對比科研成果對於一些基礎學科,比如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而言發展不利。但是同樣是基礎學科,比如說量子領域或者在物理領域,中國科學學技術大學,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卻做出了清華北大所做不出來的科研成果,說明清華北大還有進一步的改進和提升空間。
而根據近日北京大學所公布的北大畢業生就業報告來看,北京大學很多畢業生在畢業以後都選擇了進入體制內工作,近日還要有很多新聞報導,一些清華北大的博士畢業以後沒有選擇從事科學研究,還是去了一些初中或者高中當老師。雖然對於個人職業發展而言無可厚非,但是對於整個學術發展來看,清華北大作為國內學術界的翹楚,所培養出的人才應該以科研為主,而不是去初中高中當老師。因此從教學育人和科學研究來看,很多網友認為清華北大也應該反思。
九章量子計算原型機誕生!中科大實至名歸!網友:清華北大該反思。
對此大家還有哪些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