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博名為@潔潔良的辱華言論事件頻頻上熱搜,甚至被紫光閣和共青團中央同時微博點名批評。
要知道,上一位能夠同時被紫光閣和共青團中央同時點名的還是PGone。
事件起源於漫威十周年的上海迪士尼活動現場,觀眾被批在離開後留下大量垃圾,@潔潔良 在微博發表反擊:「惡臭你支!」「粉紅豚」等敏感詞彙侮辱同胞。
原本只是小範圍的遭到網友聲討,不過「潔潔良」一直惡語相向。
如今直接上了熱搜,被廣大網友所熟知,高等學府當中,也有蠅蟲小鼠之流的存在。
經網友查,潔潔良遼寧師範大學本科畢業,因學習優秀,被保研到廈門大學學習,之後被廈門大學保送博士生。
令人震驚的是,此人在校期間還是優秀共青團員,第一批的黨員發展對象,中共黨員,三好學生。
萬能的網友還發現她在本科期間發表的六篇論文均存在大量抄襲現象。
進而被爆出「論文造假、存在學術抄襲現象等」。
這件事情最讓人氣憤的,不是大學生這個身份,也不是辱華的言論。
而是這位同學一邊在積極進行黨的工作,瘋狂的享受著國家的福利待遇和政策,汲取著知識,一邊又在用辱華言論批判著國人和社會。
這是最讓人不寒而慄的。
該是什麼樣的品行,才能讓一個人在「愛國」和「辱華」兩個如此極端的標籤中肆意切換?
拿著國家獎學金,端起飯碗吃飯,放下筷子罵娘。享受著利益,又來唾棄,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真是可恥。
像「潔潔良」這種高學歷,爛人品的新聞熱搜也不是第一次出現。
2017年5月中國留學生楊舒平在馬裡蘭大學2017屆畢業典禮上的發言視頻也曾引爆了輿論。
一個土生土長的雲南昆明人,說:
黑了祖國的空氣也就罷了,可楊舒平別的言論又把自己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是言論就有支持方和反對方,不管是這次的「潔潔良」還是去年的楊舒平事件,都有支持的人。
支持的說,沒錯啊,確實有部分中國人素質不高啊,中國的空氣就是很差啊,正常發表言論嘛。
但對於「潔潔良」、楊舒平這類事來說,相信再怎麼辯解都無法改變她們貶低中國的事實。
好好的炎黃子孫為什麼「潔潔良」非要稱自己是「支那」;四季如春的昆明,怎麼就變成了楊舒平口中不帶口罩就會生病的城市?
美國羅斯福說過:「有學問而無品德,如一惡漢;有道德而無學問,如一鄙夫」。
白巖松曾說:「人品是最高的學位,德與才的統一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人才。」
好人品是一個人真正的最高
2016年,大陸學生何江從數萬名畢業生中脫穎而出,得到了哈佛大學給予畢業生的最高榮譽,成為了哈佛大學校史上第一個登上畢業典禮演講臺的中國學生。
在演講中,何江從「小時候村裡沒有醫療環境,自己被毒蜘蛛咬傷後,媽媽只能用火燒的土方子來治療他的手」這樣一個小故事開始,講述了自己想要消弭科技傳播不平等的問題。
整個演講舉重若輕,其間胸懷天下的人文和社會情懷,得到了海內外一致高度評價。
同樣,何江並沒有迴避中國科技發展的不平衡和教育方面的不足,但是他始終保持實事求是的態度,不居功自傲也不妄自菲薄。何江說到:
所以我們不是不接受別人對祖國的批評,也不是要迴避問題,而是要學會面對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的姿態要正確。
「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這就是我們最樸素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沒有任何一個以貶低自己祖國為武器的人,可以贏得尊重。
學者崔衛平曾說過一段話:「你所站立的那個地方,正是你的中國。你怎麼樣,中國便怎麼樣。你是什麼,中國便是什麼。你有光明,中國便不黑暗。」
一個人不管多聰明,多能幹,背景條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做人,人品很差,那麼他的事業及其人際關係將會大受影響,只有先做人才能做大事。
人品好的人,自帶光芒,無論走到哪裡,總會熠熠生輝。
能力決定了一個人走得有多快,而人品則決定了一個人是否走得更遠,走得更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