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金貽龍 李向磊 北京報導
酒店業的「復甦模式」早已啟動,但靠場景與服務取勝的中高端酒店的日子仍不好過。
近期,有消息稱,5月31日,全球最大酒店集團萬豪國際集團(MAR,以下簡稱「萬豪」)旗下的四星級商務酒店——北京人濟萬怡酒店正式撤牌並關店,據該酒店工作人員透露,酒店從疫情期間閉店後就一直未能重新營業,目前已無客人。
對於本次關店原因,萬豪向《中國經營報》記者回應稱,由於北京人濟置業發展有限公司作為業主對物業有新的商業規劃,萬豪已就該酒店的萬怡品牌撤牌事宜與北京人濟置業發展有限公司達成一致,有關酒店結業的交接手續將於2020年6月30日前全部完成。
酒店行業專家、華美顧問集團首席知識官趙煥焱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國內整個酒店業的基本狀況是供大於求,疫情使這個問題獲得了一個解決的時間窗口,北京人濟萬怡酒店的撤牌只是一個開始,在行業復甦過程中,高星級酒店關停並轉的情況還會繼續出現。對於酒店企業的經營管理者來說,做好現金流管理至關重要,而「自救」的根本依然是靠客房這一核心產品吸引消費者。
艱難復甦
營業時間長達12年的北京人濟萬怡酒店,在國內外疫情仍在持續的背景下,最終選擇了撤牌關店。儘管萬豪表示是因為業主有了新的商業規劃,但在疫情期間作出上述決定,仍不免讓人對這家全球最大酒店集團的生存現狀產生擔憂。
5月11日,萬豪發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萬豪全球7000餘家酒店中約有四分之一暫時關閉。數據顯示,今年4月,萬豪在大中華區的酒店入住率僅為25%。
對此,萬豪方面在回復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萬豪在中國的酒店已全部恢復營業,中國市場已經顯示出初步復甦的跡象,萬豪在中國的酒店入住率已從2月份的7%~8%回升至5月份的40%。萬豪預計,公司及同行業的業務恢復至疫情之前的水平需到2021年之後。
事實上,不僅是萬豪,國內酒店巨頭首旅酒店集團(600258.SH,以下簡稱「首旅酒店」)的業績同樣承壓。根據首旅酒店發布的財報,今年1月至3月,首旅如家中高端酒店RevPAR為70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5.5%;平均房價237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5.0%;出租率29.6%,比去年同期下降34.9%。
首旅酒店方面向記者坦言,公司旗下的中高端酒店主要面向異地商旅客群和本地客群,在人員缺乏流動時期是以本地客群為主,現在異地商旅客群正在恢復。未來一段時間,公司將全力加大恢復經營力度,把疫情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作為天津某四星級單體酒店副總經理的閆曉光同樣在等待商旅客群的恢復,他告訴記者,「我們酒店有170多間客房,整個4月份所有房間都是空置的,後來與政府合作,成為境外輸入人員的隔離點,才慢慢有了一些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