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數列求和公式 求和的七種方法

2021-03-02 高中學習考試資料
等差數列是常見數列的一種,可以用AP表示,如果一個數列從第二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等於同一個常數,這個數列就叫做等差數列,而這個常數叫做等差數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一)等差數列求和公式

1.公式法

2.錯位相減法

3.求和公式

4.分組法

有一類數列,既不是等差數列,也不是等比數列,若將這類數列適當拆開,可分為幾個等差、等比或常見的數列,然後分別求和,再將其合併即可.

5.裂項相消法

適用於分式形式的通項公式,把一項拆成兩個或多個的差的形式,即an=f(n+1)-f(n),然後累加時抵消中間的許多項。

小結:此類變形的特點是將原數列每一項拆為兩項之後,其中中間的大部分項都互相抵消了。只剩下有限的幾項。

注意:餘下的項具有如下的特點

1、餘下的項前後的位置前後是對稱的。

2、餘下的項前後的正負性是相反的。

6.數學歸納法

一般地,證明一個與正整數n有關的命題,有如下步驟:

(1)證明當n取第一個值時命題成立;

(2)假設當n=k(k≥n的第一個值,k為自然數)時命題成立,證明當n=k+1時命題也成立。

例:

求證:

1×2×3×4 + 2×3×4×5 + 3×4×5×6 + .…… + n(n+1)(n+2)(n+3) = [n(n+1)(n+2)(n+3)(n+4)]/5

證明:

當n=1時,有:

1×2×3×4 = 24 = 2×3×4×5/5

假設命題在n=k時成立,於是:

1×2x3×4 + 2×3×4×5 + 3×4×5×6 + .…… + k(k+1)(k+2)(k+3) = [k(k+1)(k+2)(k+3)(k+4)]/5

則當n=k+1時有:

1×2×3×4 + 2×3×4×5 + 3×4×5×6 + …… + (k+1)(k+2)(k+3)(k+4)

= 1×2×3×4 + 2×3×4*5 + 3×4×5×6 + …… + k(k+1)(k+2)(k+3) + (k+1)(k+2)(k+3)(k+4)

= [k(k+1)(k+2)(k+3)(k+4)]/5 + (k+1)(k+2)(k+3)(k+4)

= (k+1)(k+2)(k+3)(k+4)*(k/5 +1)

= [(k+1)(k+2)(k+3)(k+4)(k+5)]/5

即n=k+1時原等式仍然成立,歸納得證

7.並項求和法

(常採用先試探後求和的方法)

例:1-2+3-4+5-6+……+(2n-1)-2n

方法一:(並項)

求出奇數項和偶數項的和,再相減。

方法二:

(1-2)+(3-4)+(5-6)+……+[(2n-1)-2n]

方法三:

構造新的數列,可借用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的複合。

an=n(-1)^(n+1)

(二)等差數列判定及其性質

(1)a(n+1)--a(n)=d (d為常數、n ∈N*)[或a(n)--a(n-1)=d,n ∈N*,n ≥2,d是常數]等價於{a(n)}成等差數列。(2)2a(n+1)=a(n)+a(n+2) [n∈N*] 等價於{a(n)}成等差數列。(3)a(n)=kn+b [k、b為常數,n∈N*] 等價於{a(n)}成等差數列。(4)S(n)=A(n)^2 +B(n) [A、B為常數,A不為0,n ∈N* ]等價於{a(n)}為等差數列。在有窮等差數列中,與首末兩項距離相等的兩項和相等。並且等於首末兩項之和;特別的,若項數為奇數,還等於中間項的2倍,即,a(1)+a(n)=a(2)+a(n-1)=a(3)+a(n-2)=···=2*a中例:數列:1,3,5,7,9,11中a(1)+a(6)=12 ; a(2)+a(5)=12 ; a(3)+a(4)=12 ; 即,在有窮等差數列中,與首末兩項距離相等的兩項和相等。並且等於首末兩項之和。數列:1,3,5,7,9中a(1)+a(5)=10 ; a(2)+a(4)=10 ; a(3)=5=[a(1)+a(5)]/2=[a(2)+a(4)]/2=10/2=5 ; 即,若項數為奇數,和等於中間項的2倍,另見,等差中項。

來源:高中數學

高中物理選擇題怎麼考?有哪些題型?該怎麼解答?一文了解!

相關焦點

  • 等差數列求和公式:求和的七種方法!
    等差數列求和公式:求和的七種方法! (一)等差數列求和公式1.公式法 2.錯位相減法   3.求和公式4.分組法有一類數列,既不是等差數列,也不是等比數列,若將這類數列適當拆開,可分為幾個等差、等比或常見的數列,然後分別求和,再將其合併即可.
  • 等差數列求和公式 求和的七種方法
    (一)等差數列求和公式1.公式法3.求和公式5.裂項相消法適用於分式形式的通項公式,把一項拆成兩個或多個的差的形式,即an=f(n+1)-f(n),然後累加時抵消中間的許多項。(常採用先試探後求和的方法)例:1-2+3-4+5-6+……+(2n-1)-2n方法一:(並項)求出奇數項和偶數項的和,再相減。
  • 等差數列求和公式有哪些
    等差數列求和公式及推論  公式:  Sn=n(a1+an)/2  Sn=na1+n(n-1)d/2=dn^2/2+(a1-d/2)n  等差數列基本公式:  末項=首項+(項數-1)×公差  項數=(末項-首項)÷公差+1
  • 四年級 等差數列求和
    點擊上面藍色字體關注我們奧數 連結    等差數列求和
  • 高考數學:等差數列求和公式 求和的七種方法(附電子版)
    (一)等差數列求和公式1.公式法2.錯位相減法3.求和公式5.裂項相消法適用於分式形式的通項公式,把一項拆成兩個或多個的差的形式,即an=f(n+1)-f(n),然後累加時抵消中間的許多項。(常採用先試探後求和的方法)例:1-2+3-4+5-6+……+(2n-1)-2n方法一:(並項)求出奇數項和偶數項的和,再相減。
  • 等差數列求和公式:求和的七種方法!建議收藏
    有一類數列,既不是等差數列,也不是等比數列,若將這類數列適當拆開,可分為幾個等差、等比或常見的數列,然後分別求和,再將其合併即可.適用於分式形式的通項公式,把一項拆成兩個或多個的差的形式,即an=f(n+1)-f(n),然後累加時抵消中間的許多項。
  • 2017廣東省考行測備考:等差數列求和公式妙用
    2017廣東省考行測備考:等差數列求和公式妙用
  • 等差數列求和公式
    從高斯求和的故事還可以看出,等差數列求和的方法,是通過適當搭配,轉化成若干個相等的數求和,即轉化為乘法。搭配的方法不是唯一的。一個等差數列除特殊情況外(每個數都相等的情況可直接用乘法),不是逐漸增大就是逐漸減小。
  • 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數量關係技巧:「另類」等差數列求和公式
    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數量關係技巧:「另類」等差數列求和公式 2019-11-12 10:36:16| 中公教育 溫湖湧
  • 等差數列求和最小值分析
    高中理科入門點評:等差數列數列求和最小值情況和最大值很類似,要細心練習。
  • 五六年級基礎知識儲備:等差數列求和
    等差數列求和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在中、高年級的練習題當中也是常見的一類題。今天我們來學習等差數列求和公式及其應用,等差數列公式是:數列和=(首項+末項)×項數÷2。解析:這是一個等差數列,我們可以用公式計算,首先要明白求和需要首項、末項、項數三個量。本題我們可以看出首項是5,末項是200,項數沒直接告訴我們,但是我們可也得出公差是5,根據首項、末項、公差我們可以算出項數,項數=(末項-首項)÷公差+1.
  • 小學奧數知識點:等差數列求和
    利用等差數列求和公式及求項數和末項的公式,可以解決各種與等差數列求和有關的問題。例2 在下圖中,每個最小的等邊三角形的面積是12釐米2,邊長是1根火柴棍。問:(1)最大三角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釐米?(2)整個圖形由多少根火柴棍擺成?
  • 高中數學數列求和常見公式歸納總結
    一、 等差數列求和1.金字塔數列1+2+3+……+ (n-1) +n + (n-1) + …… + 3 + 2 + 1 = n×n實質可以根據上面連續自然數求和的公式推導出來,如下:1+2+3+……+ (n-1) +n + (n-1) + …… + 3 + 2 +
  • 高考熱點數列的通項與求和問題方法大總結
    數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1、直接由等差、等比數列的求和公式求和,注意對公比的討論. 2、錯位相減法:主要用於一個等差數列與一個等比數列對應項相乘所得的數列的求和,即等比數列求和公式的推導過程的推廣.4、裂項相消法:主要用於通項為分式的形式,通項拆成兩項之差求和,正負項相消剩下首尾若干項,注意一般情況下剩下正負項個數相同.
  • 小升初輕鬆學奧數——高斯求和
    原來他通過細心觀察發現:於是把這道題巧算下來:(1﹢100)×100÷2=5050這就是「等差數列」的求和問題。【基本概念】若干個數排成一列稱為數列。數列中的每個數稱之為一項,其中第一項稱為首項。【公式1】由高斯求和巧算方法到等差數列求和公式。和=(首項+末項)×項數÷2例1: 1﹢2+3+4+……+1999=?在利用等差數列求和公式時,有時項數並不是一目了然。
  • 等差數列通項公式和求和公式及其運用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等差數列通項公式和求和公式的及其運用的專題。
  • 奧數等差數列求和,為什麼大學生也不會做,記住這些公式最重要
    第三講,等差數列求和聰明的小高斯看到題後並不急於直接相加求和,而是尋求這串加數的規律,他發現:1+100=2+99=3+98=……=50+51,這些兩個數的和都相等,且這100個數可以組成 100÷2=50(個)這樣的和。於是,小高斯就把這道題巧算為(1+00)×100÷2=5050.當別的學生還在埋頭苦算時,小高斯早已算出答案了。
  • 數量關係:用好中項求和公式
    等差數列的題很多同學會做,就是相對比較慢,就是中項求和公式用的不熟練。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中項求和公式:Sn=中間項×項數 (項數為奇數)Sn=(中間兩項和/2)×項數 (項數為偶數)例1.某個月有五個星期六,已知這五個日期的和為 85,則這個月中最後一個星期六是多少號?
  • 學習Excel函數從求和開始,10種常用的求和公式、方法,速速收藏
    Excel表格中求和可算是日常工作中最常做的,小編以前也分享了很多關於求和的方法和公式,小夥伴們可以點擊我的頭像,去主頁查看更多教程。今天小編再次總結的工作中常用的求和公式和方法,希望對你的工作有所幫助。
  • 【數量】用好這個公式,等差數列求和不再難!
    數量關係,如果要考等差數列,往往會出等差數列求和相關的題目。對於等差數列,最常用的求和公式是:,例如:1+2+3+……+100=(1+100)×100÷2=5050。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特別好用,但是不少考生不太熟悉的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