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985/211的研究生的話,讀了也沒什麼價值啊」「你本科211啊,也是名校,調劑到一個雙非的學校很虧啊,不讀也罷」......
諸如此類的話,大家應該都都聽到過吧。
可能他們的話沒這麼直接,但意思就是那麼個意思:不是985/211,就不必去讀了,讀了也沒意義。
聽到這些話,學姐真的急了!真的害怕你們都把這些話聽進了心裡,然後還付出行動。
首先,我要擺明我的態度:雙非的研究生並不廉價,非名校研究生也很有價值!再差的學校碩士生也是碩士,再好的本科學校的本科生也只是本科生。
無論你是報考了985/211名校,最終只能調劑到一所普通學校的人;還是本身就報考了一所普通學校的人,學姐都希望你認真想一下學姐接下來說的話。
1、人生不是必須非名校不可
(1)名校大家都想去,但現實也要考慮啊
誰不知道985/211好呢,但是你要知道,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考上啊。
在從事考研經驗分享的這一路上,學姐見過太多擁有名校情結的人,一戰沒考上 ,再二戰,三戰...最終拼得頭破血流,年紀也大了,各種壓力也在備考的過程中層出不窮。最後夢也落空,生活也一團糟。
你可以選擇名校,也可以有非某某名牌大學就不上的豪言壯志,但在真正下定決心前,請你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無論你是一戰也好,二戰也好,都在做決定前想一下,有時候,選擇比努力重要!
(2)找工作,研究生是你的敲門磚
之前看到一句話:有敲門磚比沒有的好,沒有金磚在手有銀磚也是好的。
研究生學歷就是一個敲門磚,985/211出身是金磚,雙非學校算銀磚。有磚總比沒有的好!
為什麼這麼說?現在很多企業會看學歷,一個本科生和一個研究生一同面試,研究生確實要更有優勢一些。
很多工作單位的某些崗位會要求學歷是碩士及以上,這就把本科出身的應聘者砍了,所以無論你是哪所學校的研究生,你終歸多了一個選擇就業的機會。招聘只要碩士學歷是985/211出身的地方,真的不多。
在學姐備考的時候,研友偶然提起她母親單位上的事,至今讓我記憶猶新:阿姨單位來了一個在二本學校讀過研的年輕人,同事們的字裡行間總是透露出考贊的意味。而且單位裡的領導很重視這個年輕人,剛來的時候工資就比來了半年的211本科生還高。
我們總會嚮往更大更好的平臺,雖然阿姨的單位比不上大企業,但聽到這個事的時候,我對這位新上崗的年輕人是羨慕的。
(3)在職的人選擇考研,只為學歷
現在有很大的一個趨勢存在,一些在職的人會選擇考研,但是他們往往不會選擇名校,一方面是因為難度擺在那裡,另一方面是他們真正想要的只是一個碩士學歷。
就比如省級公務員,它的要求就需要碩士學歷。很多在事業單位工作的人,會因為評職稱的問題而選擇考研。
其實只有當你進入社會工作了,你會發現,有的公司有的崗位對學歷的看重。很多在職的人選擇辭職考研或是邊工作邊考研,除了為了升職的,也有的是為了自我升值。
在他們看來,名校碩士出身真的那麼重要嗎?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
(4)考研形勢嚴峻,真的能今年讀就別二戰了
考研的人越來越多,僧多粥少的考研現狀大家也都了解。今年很多考的不錯的人也在調劑大戰中顛沛流離,所以如果有機會調劑成功,就去吧。
假如調劑到的學校並不好,我知道你可能會心有不甘,但總好過沒書可讀強。可能還有很多比你優秀、初試成績比你好的人還在苦苦尋找一個願意收了ta的學校。
如果你因為不甘心想要二戰,繼續你的名校夢,那麼真的請你考慮清楚。
2、與名校差距確實存在,但縮小差距也絕非不可能
確實,985、211學校比起雙非學校有很多優勢,比如優秀的校友圈子、學術性較強、學生的思維邏輯性也強。
但是如果真的選擇了雙非學校的你,這些東西你通過自己的努力也是可以擁有的。
(1)優秀的校友圈
彌補的辦法就是多實習,好公司找優秀的人,創業公司找能幹的人,或者找雙非的名導師。
(2)思維的閉塞
雙非學校有想法的人很少,出來的人中規中矩的多。多讀書,利用網際網路多獲取諮訊。
(3)學術的落後
對自己要求高點。不要求發小論文就能畢業的,自己要堅持發。發普通期刊就能畢業的,自己爭取發核心期刊。
985、211是每一位莘莘學子心之所向,我說這麼多並不是說追尋它們的人就不對。我想表達的是,雙非學校的研究生也並不差,它同樣能帶給你更多的選擇。人生有執念是好事,但是我們也要懂得退而求其次,更何況,這個選擇並不次。
最後,你可以問自己一句貌似很非主流但很寫實的話:從未擁有過的遺憾,和擁有過又失去的遺憾,哪個更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