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女生三度輟學在家自習 高考考出651分

2020-12-14 騰訊網

  早慧女生曾三度輟學在家自習 其父抱怨應試教育不利發揮女兒的天賦

    王家欣最近有點煩,這位年僅14歲的石門中學高三考生今年參加了第二次高考,考了651分高分,在普通人的眼中,超出今年省理科一本線30分的這個分數已經相當不錯,但是家欣一家都覺得不滿意。「如果不是試題太簡單,她完全可以考到更高分。」家欣爸說。

  更煩的是王家欣的媽媽開始找爸爸「秋後算帳」,用家欣爸爸的話來說,「女兒的教育方法一直是家中長期戰鬥的焦點」。在父母的博弈中,家欣的求學路和同齡人相比顯得更加曲折——小學基本靠自學,僅上了一年級上學期和三年級,隨後初一的第二個學期入學,到了初中最後一個學期又回家自學,用9個月的時間讀了高三,首次參加高考考了605分,高出一本線20多分,但未達到中科大錄取線,復讀一年有了今年這個分數。

  「如果讓我有機會重新再選一次,我會讓女兒有一個完整的學習生涯,年紀這麼小就要面對競爭,對她太不公平了。」家欣母親嘆稱。但家欣爸爸卻顯得不服氣:「沒有辦法,在這種應試教育下女兒的創造性思維得不到充分的發揮。」

  曲折的求學路

  首次輟學:小學一年級

  輟學原因:學校離家太遠

  「幼兒園的事情我不記得了,我的小學一年級上學期是在廣州芳村的新苗學校度過的。」今年14歲的王家欣說話的思維邏輯很縝密,談吐中透露出一種超越了自己實際年齡的成熟和沉穩,回憶起自己的求學生涯時,她如數家珍。

  用王家欣媽媽的話說,8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改變了家欣求學的路程,當時隨著父母到佛山工作的家欣因為不足6歲半,黃岐家附近的公辦小學都不願意接受家欣入讀,家欣父母商量後決定將其送到廣州芳村的一所新開辦的民辦學校就讀。就這樣家欣開始了走讀的日子,但是沒有延續多久,一年級上學期結束後,因為家欣媽媽抱怨小學離家太遠,接送的校車又擁擠,家欣爸爸乾脆讓家欣回家自學。「她小學的時候我在深圳工作,平時一個月我只能回家一趟,所以其實教她的時間不多,更多的時候還是靠她自習。」家欣爸爸說。

  而家欣也記得那段特殊的求學日子。「我爸每天給我布置固定的學習任務,無論我怎麼安排時間,能完成就行,很自由,學習完我就出去小區找小夥伴玩。」不過家欣也覺得有辛苦的時候。「我爸不會讓我白天睡得太晚,我早上6時就要起床,有時是7時,有時是7時30分。」家欣說。

  再次輟學:小學四年級

  輟學原因:學校布置的作業太多

  在家學習了1年多之後,家欣的媽媽發現女兒的時間「太自由」了,容易懶散,因此有必要讓孩子繼續上學學習一些規則,接受正規的教育。而家欣爸爸卻認為,在學校學的知識太簡單且浪費時間。父母的兩種不同觀點在長達7年的時間內博弈。而媽媽的觀點一開始佔了上風,於是小家欣在三年級上學期開始重新背起了書包走進學校。

  「她媽媽的教育觀點就是太保守,喜歡按部就班。」回憶起當年的這個決定,家欣爸爸嘟囔著說。「重新回到學校也沒感覺到不習慣。」家欣說,老師教的知識比較系統,而爸爸是想起什麼就教什麼。

  在家欣四年級上學期的那一年,家欣轉到了離家較近的黃岐第二小學就讀。「在學校有老師表揚,也有同學們互相競爭,這才是孩子應該讀書的樣子。」家欣媽媽開始看到女兒在學校學會了端坐著聽課,也學會了和小夥伴們相處。

  然而入讀學校的過程又出現了新的問題。「學校布置的作業太多了,家欣怎麼都做不完,小學生寫作業要寫到晚上10時。」家欣爸爸說,那段時間為了讓家欣早睡,甚至讓家欣的媽媽幫忙一起寫,母女倆 寫到很晚,而家欣也說很累。就這樣,家欣開始了自己第二次在家自習。

  三度輟學:初三下學期

  輟學原因:跳級後政治成績差乾脆自學高中課程

  家欣再次背起書包上學已經是初一的上學期,這次她從小學1年級跳到3年級,接著又跳到五六年級。比同班同學小三四歲的家欣卻表現出在理科方面的過人天分。「她思維很活躍,喜歡學習物理、數學這類的課程,自學能力也強。」家欣爸爸嘆稱,自己其實教女兒的時間並不多,女兒很少做練習題,平時她喜歡自己看書,找一些高年級的課程來看。這時候家欣也顯現出自己的短板,由於年齡較小,大家很容易理解的一些政治和語文試題,卻成了她眼裡難啃的骨頭。

  「一些政治概念她無法理解,雖然死記硬背能記下一些知識點,但要分析運用的時候她還是跟不上。」家欣媽媽說,因為擔心女兒的成績會跟不上,以後考試會有麻煩,家欣媽媽再次萌生了送家欣回學校讀初中的念頭,於是家欣在學校度過了一個「幾乎完整的初中」。然而到了初三下學期,她又開始回家自習了。

  家欣媽媽透露,政治科目始終成為家欣初中成績的攔路虎。家裡經過又一輪辯論後考慮到高中課程政治不再是主科,家欣數學、英語等特長可以充分發揮,因此乾脆讓家欣跳過中考複習,直接回家學習高中的課程。那一年家欣也循例參加了中考,但用家欣媽媽的話來說,「考得並不怎麼樣。」

  未來的求學:

  想學醫也想學物理

  家欣媽媽這兩天正在頭痛女兒填志願的事情,經歷了兩次高考之後,儘管丈夫還有點不死心,但她極力反對女兒再次復讀。「我已經在家陪伴了家欣14年了,現在她應該自己學習生活了。」

  這兩天在家,平時從來不洗碗、拖地的家欣開始拿起洗碗布和拖把,慢慢地學習一些基本的生活技巧,對於未來的大學生活,家欣顯得十分期盼。不過對於家欣的自理能力,家欣的母親還是有點不大放心。「如果是大學離家遠的話,我還是要再陪讀半年,再放手讓她自己去生活。」

  面對即將開始填報的志願,家欣也有點頭痛。「我的分數不是特別高,如果從就業角度應該學醫,媽媽也說女孩子學醫好,不過我自己挺想學物理的,因為自己對這方面很感興趣。」

  無論如何,可以基本確定的是,這位14歲女生在今年即將邁入大學的校園,揭開自己人生嶄新的一頁。

  父母教女的爭論

  媽媽:反面教材大家千萬別學

  「如果不是小時候讀書離家太遠這個因素,家欣也許會一直在學校讀下去。」家欣媽媽稱,這幾天夫婦倆沒少為家欣的教育吵架。家欣媽媽說,如果有機會重新選擇,她會堅持不讓女兒跳級,讓她有一個完整的小學、初中和高中。「這麼小的孩子就要應對高考的競爭,對小孩不公平,現在連後悔的餘地都沒有了,這種教學完全是反面教材,千萬別學。」

  家欣媽媽透露,家欣爸爸的家族中有早慧的基因。家欣爸爸的表哥就是個文科奇才,年紀很小就考上了名牌大學,現在在湖南的銀行系統工作。家欣媽媽說,就在恢復高考的那一年,家欣爸爸的表哥在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的情況下參加了高考,結果一考成名,成為整個家族的榮耀。家欣爸爸可能因此受到影響,他認為年紀越小,學習越有潛力可挖。

  「家欣從小就不會分心去打扮,性格像個男孩子一樣。」這讓她覺得省心,但也有點擔憂。「她雖然人緣好,卻不愛和男孩交往。」家欣母親說,她要漸漸地改變女兒這種觀點。

  爸爸:應試教育不利發揮天賦

  「我不反對高考,但在這種應試教育下,我女兒的創造性思維得不到充分的發揮。」家欣的父親感嘆,現在的這種應試教育無法發揮女兒的天賦。

  「今年高考的題目基礎題比較多,靈活運用、難題少,大家都會做,她的優勢就無法顯現出來。而且這丫頭答題粗心。」家欣爸爸稱,如果可以重新選一次,還是會自己教女兒,不過會更好地利用學校的教育環境,加強和學校的配合。「學校讓女兒有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學會與人交往,還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不過固定的教育模式並不一定適合每一個學生。」家欣父親說。

  「為什麼不讓女兒嘗試參加高校自主招生,或者到國外就讀?」記者問。「到國外讀書家裡的條件不是特別合適,而高校自主招生我們事先也沒了解過。」家欣爸爸坦言。

  她的兩次高考

  首次高考605分

  與中科大失之交臂

  初三下學期輟學後,家欣在家裡自習了兩年高中課程之後,又回到學校就讀高三。「我小時候特別崇拜我爸爸,他教給我的很多東西是對的,不過也有一些東西是錯的。」家欣告訴記者,例如高中時父親會為自己買一些教輔書,但由於對高考命題思路把握不準確,這些買回來的教輔書都不太適用。

  王家欣的班主任何老師記得,2008年10月份開始,家欣媽媽每天用摩託車送她到校。記憶中的家欣剪著男孩子髮型,個子不高,僅有1米5多,學習非常認真,而記憶力也非常好。

  「書本裡有一些看不懂的地方,她竟然能直接記下來,實在是厲害。」何老師告訴記者,在學校裡,家欣的交往範圍比較窄,基本都是女生,和自己座位前後左右的女生玩得比較好,而心智、談吐也非常成熟。家欣的父親是個工程師,說話比較強勢,家欣很聽家裡人話。在何老師眼中這位父親話不多,卻很有自己的想法。

  在經歷了7個多月的複習後家欣參加了人生的第一次高考。然而第一次高考的結果並不能讓家欣和家人滿意。當年的高考分數出來後,王家欣考了605分,高出一本線20多分。

  王家欣在填報志願時僅填報了中科大少年班一個,按照家欣的話說,上中科大一直是父親當年的夢想,且因為當年和中科大有過協議,只能報考中科大一所。「當時家裡也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讓她去的,考不上也是意料之中。」家欣的媽媽說。在和家人商量過後,家欣決定再復讀一年,向中科大再次發起衝刺。

  再度高考651分

  還是栽在語文上

  「這個分數起碼不是我預料中的分數。」談到今年自己高考得出的分數,王家欣很不服氣。

  語文105分,數學129分,理科綜合280分,英語137分,這張總分651分的成績條凝聚了家欣兩年高三的心血。由於今年恰逢高考改革,要學習的理科綜合課程和去年高考科目畢竟有所不同,家欣稱自己並沒有感覺特別不適應。「我就在去年暑假期間看了一下書,再回到學校的時候就習慣了。」

  「去年高考她輸在了語文上,今年高考語文還是拿不到好的分數。」家欣媽媽嘆著氣說。確實,105分的語文分數拉低了家欣高考的總分。何老師告訴記者,儘管家欣的記憶能力過人,但是現在高考語文科目的考察還是需要一定人生的積累。特別是閱讀理解和作文,和很多人生的大道理密切相關,需要一定的感悟。

  「我的書寫也是個問題。」家欣稱,由於小學的時候沒有老師提醒,她的字寫得並不好看,看起來很亂,這對答卷的卷面分和印象分也有影響。「雖然我買過字帖回家練習,但還是寫得不好,現在只能是追求工整而已。」

  在何老師的眼中,王家欣的目標學校應該是清華或者中科大。「王家欣理解和接受能力、記憶力一流,但由於沒有系統接受學校教育,在基礎知識方面稍顯薄弱,同時應對綜合性考試並非她的強項。」學校有老師如是總結她失利的原因。

相關焦點

  • 14年前高考故意考0分的女生,後悔對不起父母,如今現狀令人唏噓
    一眨眼,距離高考就只有十幾天的時間了。相信所有高三學生都會拼命學習,爭取考上理想中的大學。可就在14年前,有這樣一位考生在高考時故意考0分,並寫下8000字長文來控訴自己對教育制度和高考制度的不滿。父親對三個孩子都寄予厚望,希望他們將來都能考上大學,走出農村。而蔣多多從小也很爭氣,每學期都得獎。即使上了高一高二後,她的成績在班級也能佔到20多名。按照這樣的進展,不出意外的話,蔣多多應該會考上一所不錯的大學。
  • 7歲稱高考要考720分今年兌現,夢想要有萬一實現了呢
    三個小傢伙興致很高,在大門口及校園內留了影。期間,我鼓勵壯飛好好學習,三年後再來武漢大學報到。甜甜就問起了多少分才能考取武漢大學,我說了至少要600分,小傢伙還繼續追問了高考滿分是多少,有沒有人考滿分等問題。得知總分是750分,小傢伙開始豪言壯語了:『我以後最高分可能會考720分,最低600分,不,最低590分,不會低於這個分數了。』呵呵,媽媽期待11年後的甜甜如願以償。
  • 7歲時稱高考要考720分今年兌現,北大女學霸:未料戲言成真
    三個小傢伙興致很高,在大門口及校園內留了影。期間,我鼓勵壯飛好好學習,三年後再來武漢大學報到。甜甜就問起了多少分才能考取武漢大學,我說了至少要600分,小傢伙還繼續追問了高考滿分是多少,有沒有人考滿分等問題。得知總分是750分,小傢伙開始豪言壯語了:『我以後最高分可能會考720分,最低600分,不,最低590分,不會低於這個分數了。』呵呵,媽媽期待11年後的甜甜如願以償。
  • 高考史上最牛的3位學霸,圖二14歲就考滿分,圖三是高考傳說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三位過往的學霸狀元,之所以介紹他們,也算是給即將參加2019高考的學子們鼓鼓勁。這三位學霸都不是一般的高考狀元,他們所創造的神跡至今還無人能破。高考史上最牛的3位學霸,圖二14歲就考滿分,圖三是高考傳說。
  • 14歲學生放棄高考每天直播12小時,靠打遊戲掙百萬,如今怎麼樣?
    導語:高考只是大部分人的志向,有小一部分人他們志不在高考考大學,而是希望成為他們心中想要的樣子。曾經有一個14歲的學生放棄高考靠打遊戲,直播12個小時年入百萬,如今過得如何了呢?,然而有些考生他們沒考過,當然也可以通過復讀,不過對於那些比較困難家庭的人來說其實就只有一次機會,高考完之後也就決定了每一個人的發展方向。
  • 父親不讓讀書 高一女生輟學在家照顧弟弟(圖)
    世說新詞  輟學  意指學生沒有完成規定學業發生的中途退學行為。在偏遠山區,不少孩子輟學,家庭困難無力支付學費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在經濟發展較好的地區,包括城市和農村,輟學現象依然存在。如有的學生產生厭學情緒而輟學;也有的是因為家長認為讀書無用不如回家就業而輟學。  然而,本文主人公——15歲小笒的輟學,有家境貧困的因素,但又遠非如此。
  • 現在高一輟學在家自學,我明年可以參加高考嗎?
    有一位學生諮詢說,我現在高一輟學在家自學,明年可以參加高考嗎? 雖然現在已經過了2021年的高考報名時間,我們還是來解讀一下高考報名方面的政策,對這位學生的問題做一回答。
  • 河南14歲神童高考677分,被港中大免學費錄取,學習就靠4點
    要將兩個孩子送進幼兒園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正好我在家也沒事,就開始帶他們倆。」李佳樂的母親說。母親從小陪女兒看動畫片、連環畫,不到2歲,就發現她對書有強烈興趣。每次跟母親出門,她都要纏著去書店,發現好的書籍就抱著看起來。4歲時,李佳樂就能讀書看報了,並表現出了驚人的記憶力,她看過幾遍《弟子規》,就能熟記於心;看過一本厚厚的《論語》之後,就能把書中的故事完整地講給別人聽。
  • 屈詩穎:北大最小新生,15歲考出696分!網友:別人家的孩子
    一、屈詩穎:被北大錄取的15歲女生其中據悉,屈詩穎來自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全家主要的經濟來源是父親在外打工的收入,家裡共有3個孩子,屈詩穎是長女,還有兩個妹妹,母親在家照顧她們,沒有工作。14歲河南神童何碧玉。
  • 【學霸】14歲少年體驗高考考699分!挺住,一大波學霸來襲!
    最近,一位來自山東的14歲少年只是想去「體驗高考」,便取得了699分的成績。看過這則新聞,不知道渣渣們有沒有想哭的感覺?
  • 14歲初三女生雅思考8分 出版24萬字中英遊記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 記者 佘崢繼小學六年級考了雅思7分後,本報《花季》小作者、廈門一中初三學生張若琦本月考出雅思超高分:8分!不過,更重要的是,這位14歲女孩並非靠刷題來拿到高分,她也沒上過一天的英語補習班。張若琦昨天說,每次考試前,大約用一周來準備。她甚至都不專門學語法,曾困惑地問同學:定語從句是什麼?
  • 17歲女生介紹學生賣淫 12歲時已輟學陪酒賺錢
    12歲便輟學混跡社會,在酒吧、KTV陪酒賺錢,今年17歲的叛逆少女小蕊(化名)走上歧途,還介紹學生賣淫牟利。為了讓女兒能判緩刑早日改過自新,母親陳小芬(化名)不惜下跪尋求接收矯正的單位,但因居無定所沒有工作不符合條件。在法院的幫扶下,陳小芬成了法院的保潔員,社區答應接收小蕊矯正。
  • 中國高考的2位牛人,女生高考750分,男生749分,現狀讓人想不到
    2020年高考已經過去了快一個禮拜了,這一年的高考是有點特殊的,由於新型冠狀疫情的出現,國家教育部不得不將高考推遲一個月,將6月份的高考推遲到7月份。在前幾天有無數的考生參加了高考,因為高考有著改變命運的作用,它是大部分普通人的轉折點,也是大部分學霸最想要證明自己實力的考場。
  • 三年級跳級到初一 15歲女孩高考考了522分
    三年級跳級到初一 15歲女孩高考考了522分 2008-07-02 09:13:35 來源:貴州都市報
  • 湖南最美女孩陳薇薇華麗轉身,考出人生「高考」最高分!
    湖南最美女孩陳薇薇華麗轉身,考出人生「高考」最高分!永州市紅十字會為陳薇薇頒發的榮譽證書湖南18歲高三女生陳薇薇在彌留之際毅然決然捐獻遺體,媽媽遵從女兒意願。18歲,風華正茂的青春季,湖南女孩陳薇薇在7月7日本應參加高考,但卻在5月14日因淋巴瘤不幸夢斷高考。
  • 湖南最美女孩陳薇薇華麗轉身,考出人生「高考」最高分
    湖南最美女孩陳薇薇華麗轉身,考出人生「高考」最高分! 永州市紅十字會為陳薇薇頒發的榮譽證書 湖南18歲高三女生陳薇薇在彌留之際毅然決然捐獻遺體,媽媽遵從女兒意願。
  • 高三女生輟學救母 邊做飯邊拿英語課本背單詞(圖)
    高三女生輟學救母 邊做飯邊拿英語課本背單詞(圖) 2015-03-11 10:23:19家中一系列的變故,特別是巨額的醫藥費,使本該在校學習迎接高考的嶽西縣店前中學的高三學生吳鳳霞不得不在輟學後,走村串巷向好心人尋求幫助。吳鳳霞說,她將幫助她的人都記在了練習本上,從3月初至3月10日,三本練習本上已寫滿了400多位好心人的濃濃愛心。
  • 她高考獲得750分,14歲成為清華學子,怎麼做到的?
    她高考獲得750分,14成為清華學子,怎麼做到的?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位高考狀元,她在高考當中取得了750分的高分,獲得了高考狀元,因為高考,成為家喻戶曉的才女,這位高考狀元名為何碧玉。何碧玉在14歲的時候就參加了高考,並且考出了750分的好成績,奪得河南省高考理科狀元,何碧玉「一考成名」,14歲參加高考獲得高分一事被傳開了,她因為也被大家熟知,網友直言:別人家的孩子。
  • 高三女生輟學救母 邊做飯邊拿英語課本背單詞
    家中一系列的變故,特別是巨額的醫藥費,使本該在校學習迎接高考的嶽西縣店前中學的高三學生吳鳳霞不得不在輟學後,走村串巷向好心人尋求幫助。吳鳳霞說,她將幫助她的人都記在了練習本上,從3月初至3月10日,三本練習本上已寫滿了400多位好心人的濃濃愛心。
  • 初中一年級輟學38歲的媽和兒子同高考:成績474超二本線86
    初中一年級輟學的38歲媽媽和兒子一起高考:成績474分超二本線86分寫在前面的話昨天晚上,一個母親諮詢11歲的孩子不喜歡讀書學習,就是喜歡玩遊戲,無論什麼教育都是油鹽不進,問怎麼辦?她沉默一會說,如果喜歡學習,不可能考不上高中!我說,這就是你孩子不喜歡學習的根源,一個不喜歡讀書學習的父母基本上培養不出喜歡學習的孩子。現在的情況是不喜歡學習的父母,讓孩子學習;不喜歡讀書的老師,讓學生喜歡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