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女子排球隊領銜主演的電影《奪冠》正在熱映。記者獲悉,影片中不僅有3位南大人,還有4位藥大人。
南京大學女排隊3位隊員在劇中飾演女排隊員。中國藥科大學高水平女子排球隊教練張寒豔,在劇中飾演青年郎平的母親;藥大原高水平女子排球隊隊長趙晨璐,在劇中飾演中國女排的重炮手王一梅;還有兩位藥大隊員田欣、李孟婕為群眾演員。
藥大老師飾演郎平母親,有個場景拍了4天
張寒豔。藥大供圖。
張寒豔畢業於南京體院,退役於江蘇女排,是國家級運動健將、國家一級排球裁判,現任藥大體育部教師、藥大高水平排球隊教練,在電影《奪冠》中飾演青年郎平母親一角及中年郎平替身。
前往劇組拍攝的這段時間,張寒豔真切地體會到了演員們的辛苦。讓她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個場景的拍攝花費了4天的時間,每天6點多起床,夜裡一兩點收工,由於髮型和郎導不一樣,每天都需要帶發套,她不由感嘆道:「不管哪個職業想要取得成功都是不易的。」
在張寒豔心目中,郎導是一位偶像教練的存在,「她極具個人魅力,能夠凝聚一批專業人士在身邊共同打造中國女排這樣一支傳奇的隊伍;她有著獨到的視角,不論成功與否,總能清醒地看待自己和這個世界。擔任教練,她是專業的!」
張寒豔(右一)。藥大供圖。
張寒豔是在初一時被教練選中開始接觸排球,在此之前她一直是一個學習優異,常年擔任班長職務,不了解排球的文靜學生。從課堂到球場,從自己熟悉的領域到陌生的領域,本就是一個挑戰。由於起步比別人晚,她的技術水平不如其他隊員,第一年的訓練對她來說仿佛噩夢般的存在,「那一年的生活,每一天都是灰色的。日常訓練很累很辛苦,我幾乎每天都會躲起來偷偷哭,夜裡做夢都能夢到自己在訓練。在那個通訊不便的時代,我只能通過一封封書信與家人訴說心中的委屈迷茫。」日復一日的高壓訓練曾經一度使年少的張寒豔陷入迷茫。
經過一年多的刻苦訓練,年少的張寒豔在技術方面取得了質的進步,同時迎來了第一次隨隊出國比賽的機會,那時她突然領悟到:原來在不熟悉的領域,自己一樣可以做得很好!1990年張寒豔正式進入江蘇女排。
「既然命運安排我走上排球場,那我就盡我所能,扮演好我的角色!」張寒豔說,不論是運動員時期還是教練員時期,她始終認真對待每一天的學習和工作,用心對待每一個學生和隊員,她一直對自己所做的事情保持敬畏之心,在球場上如此,在劇中亦如此。
「雖然在這部電影中,我只是個群演和替身,但是我很榮幸可以參與到這樣一部具有歷史意義的電影中!」張寒豔說。
藥大學生以替身身份進入劇組,意外獲得重炮手王一梅角色
趙晨璐是藥大國際醫藥商學院國貿專業2016級學生,國家一級運動員,藥大女排隊長。她在電影《奪冠》中飾演的角色是王一梅。
趙晨璐(左一)。藥大供圖。
「梅姐曾是中國女排的重炮手,是世界級的優秀主攻手,31歲的她仍然活躍在賽場上,之前在一次採訪中她也說過『想為2021年全運會再努力一次』,最近她在排超中的表現也依舊閃光,真正詮釋了熱愛的力量在于堅守,」 說起自己的這一角色,趙晨璐表示,自己非常欣賞大梅姐的這種精神。
趙晨璐從小學五年級被學校的教練挑中之後開始了排球訓練,年少懵懂時對於這項運動的興趣,讓她不知不覺已經在這條路上走了13年,在這期間,有歡笑、有淚水、有困境也有成功,唯有那一顆初心,她仍然在堅定地守候。小學五年級到高三畢業之前,她每個假期都要集訓,一天數小時的高強度訓練變成了家常便飯,疲憊甚至受傷生病也在所難免,她的父母也曾經很多次因為心疼想讓她放棄,但是她總是在想:都堅持這麼久了,再堅持一下吧,也正是這樣一點點的堅守,成就了今天的她。
趙晨璐(左二)。藥大供圖。
趙晨璐最初去試鏡時,因為身形合適,她以替身的身份進入了劇組,但是在機緣巧合下,她獲得了王一梅這個角色,因此她一直覺得自己十分幸運,但是作為一個從未演過戲的「素人」,這個角色對她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因為沒有經驗,趙晨璐在拍攝時就需要真聽真看真感受,有時候劇情需要一個打完球很累的狀態,她就會真的先去運動然後達到那個要求;有時候劇情需要摔倒的動作,因為不了解技巧,她會真的去做,可以說她在鏡頭前的眼淚、笑容亦或疼痛都是最真實的。
趙晨璐(右二)。藥大供圖。
談到對拍攝這段時間的感受時,她說:「拍戲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我們需要去揣摩自己飾演角色的心理,學習怎樣拿捏某些動作的度,有一些高難度的動作也需要在不斷練習之後才能真正做好。」片場的所見所聞讓她真切地感受到不論是演員還是出鏡的原型人物都為了這部戲付出了很多:例如跟她對手戲最多黃渤老師,他的演技自然是毋庸置疑,私下的交流與指導也讓趙晨璐跟他在鏡頭前的互動變得更加自然,有一次他在監視器前看到拍攝畫面不太真實,他就親自走上前去幫助演員整理頭髮,這份嚴謹也讓趙晨璐感到十分敬佩。鞏俐老師為她的角色準備了兩年的時間,有時即使沒有她的戲份,她也會在片場跟大家一起坐在木質地板上聊天,而她的很多言行舉止,在恍惚間會讓人以為她真的是郎導。
3位南大隊員飾演女排隊員,感覺自己經歷了1981年東京世界盃
記者了解到,《奪冠》上世紀80年代的女排隊員中有3位南大女排隊員飾演。
南京大學女子排球隊主教練許建介紹說,選角團隊眼光獨到,3名被選中的球員都是研究生,不僅球打得好,課業也都拔尖。「在全國高校隊伍中,南大女排是保研隊員最多的球隊。『訓練是責任,學習才是首要任務』,這一直是我們隊伍的宗旨。」
毛雯(右一)。圖片來源於網絡。
據介紹,南大女排是一支組建於1988年的高水平球隊,曾獲得過18次全國冠軍,其中包括2次沙排冠軍。在全國大學生聯賽舉辦的網絡評選中,獲得了「全國最受歡迎大學生女子排球隊」冠軍稱號。
常州大學教師、南大女排前隊長毛雯在影片中飾演了老一代女排隊長。毛雯介紹,2019年6月,選角組導演來學校觀看訓練,讓所有的隊員都試了戲,最終挑中了她和其他兩名隊員。能從全國3000多名試戲球員中被選中參與拍攝,毛雯覺得很幸運,也很榮幸。
「我飾演的是20世紀80年代的國家隊老女排隊員,這是老一輩的故事,也是中國女排精神的起點。」雖然90後的毛雯從小學二年級開始練習排球,但從未進入過專業隊訓練,這次拍攝讓她有機會以國家隊的身份,站上世界最高領獎臺,就像是圓夢一樣。「拍攝結束後的一段時間,我始終覺得自己經歷過1981年東京世界盃。」
(來源:紫金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