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教師節。據YMG全媒體記者報導,今年教師節,我市繼續開展「為教師亮燈」活動,亮燈時間定在9月8日至9月10日。活動為尊師,亮燈為敬師。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節」不同。每個關於教師的描述和評價,都讓人動容。無論是「陽光普照,園丁心坎春意暖;雨露滋潤,桃李枝頭蓓蕾紅」的歌頌,還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奉獻,都浸透著崇高和讚美。
歲月如歌,感念師恩。許多優秀教師的事跡都令人敬佩。貴州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胡老師,帶著八十多歲的母親給學生上課,母親因患腦癱,一刻也離不開他,他走到哪兒都帶著母親,孝心滿滿,感動滿滿。百善孝為先,老師教的不光是知識,更是做人的道理,既要照顧母親,也不能耽誤工作,這樣的老師當得起「為人師表」的尊稱。我市海陽盤石店鎮大莊小學,出了一位身殘志堅,用愛心和汗水把一茬茬山裡娃培養成才,辛勤耕耘30多年的人民教師,他獨臂撐起山裡娃的讀書夢,被人稱「薛爸爸」的薛仁貴。雖然右手臂肌肉嚴重萎縮,右手手指無法自如伸屈。但他用頑強意志將消沉擊退,每天堅持練習500個鋼筆字、300個粉筆字和200個毛筆字。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用左手依然能寫出正規板書和教案來。左手書寫,簡陋教室依然播撒知識的種子。
「閱讀」這樣的教師,就是欣賞一種人格的力量。字裡行間,感受堅強;行為談吐,傳播真諦。這樣的教師,本身就是一座豐碑,就是豎立起來的挺拔大樹。從他們身上,散發出來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光輝,更有人格的魅力。無論從貴州大學胡老師身上,還是從海陽獨臂教師薛仁貴身上,我們都感受到了一種「為人師表,身正為範」的濃濃的真誠,這樣的教師本身就是「樣板」。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每個教師的身後,都有一串串感人的故事,他們的背後,是一雙雙渴望的眼睛。三尺講臺,揮斥方遒,五彩粉筆,指點明途,方寸黑板,耕耘人生。簡單「行頭」,輕易「武裝」,就組成了他們的事業。
韓愈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作為教師,不僅要教書,更要育人,以自己的思想品質、文化修養、知識水平、治學態度、生活作風及處事方法,處處影響著學生。
感念師恩,教師節很有意義。當然,隨著經濟提升和社會發展,該節也變得豐富燦爛起來,甚至出現了節日異化。無論是瀋陽豪華「謝師宴」,還是哈爾濱女班主任因教師節學生未送禮物,罵學生「窮、摳、不要臉」、「一群廢物」,抑或重慶千名學生下跪謝師恩,都違背「教師節」本意,折射傲慢。
教師,是個神聖的職業。師生之間,最該清如水甘若醴。動輒送禮,只讓純潔師德蒙羞。當然,在這個特殊日子裡,更多教師仍耕耘在教育一線,不少鄉村教師能過上熱鬧教師節,都是奢侈。實際上,對大部分教師來講,能得到學生的尊重,能桃李滿天下,能在節日裡收到學生的一條簡訊,一個祝福,一聲問候,才是莫大安慰和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