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把手」「小黃狗」在甬城投放智能回收櫃

2020-12-27 人民論壇網

11月3日,鄞州區福明街道寧城社區星河國際花園小區裡出現了一組漂亮的「搭把手」智能回收櫃,引來居民們的圍觀。居民小李在社區黨員的指導下用手機掃二微碼,下載「搭把手回收」app之後,輕點「我要投售」,智能櫃就打開了一個窗口。她將一疊舊報紙放進去,一會兒,手機上就顯示了舊報紙份量和資源幣值。當窗口緩緩關閉後,手機上有了一條信息:恭喜您完成了一筆新回收單,您獲得1.18資源幣。

這是寧波供銷再生資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寧波城區投放的首組智能「資源櫃」,也是寧波首臺全智能物聯網+網際網路回收設施,成為該公司試點「全品類、全區域、一體化+公共服務」型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智能化、信息化邁出的重要一步。

時隔10餘天,11月14日,在明樓街道常青藤社區,「小黃狗」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系統投入使用,這是該公司在寧波城區的首次投放。「直接在屏幕上點你要投遞的垃圾種類,對應的投遞口就會打開;投入垃圾,智能回收機會自動稱重並算出金額,現金可轉入微信。」「小黃狗」工作人員現場講解,目前回收的分類垃圾有金屬、廢棄塑料、紡織物、紙類、玻璃等類別。

   12月15日,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鄭柵潔等六位省市區人大代表來到外灘社區商業街,對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模式和試運營情況進行調研,並進行體驗。他希望有更多市場力量加入垃圾分類,提高垃圾分類的市場化、專業化、智能化水平。

顛覆傳統「破爛王」式回收

開啟智能化、市場化新模式

由本土企業創辦的「搭把手」公司,至今在城區已投放了50餘組「智能櫃」。在姜山鎮的水榭花都苑小區還出現了一種用貨櫃改建的「人工+智能」的「資源站」,在姜山鎮居民新小區還設立了8間資源回收專用房。除了智能櫃、資源站、資源房三種固定的回收模式外,還有流動車模式,定時定點在村集中場所停留,可以回收大件家具、大件塑料、電器產品,從而實現城鄉「一體化」服務覆蓋,成為國內首創多種方案複合的智能型回收體系。

「搭把手」通過四種模式回收來的廢品集中在姜山鎮的再生資源分揀中心。這個分揀中心由貨櫃堆建,漂亮整潔,佔地面積6400餘平方米,8月下旬動工興建,11月10日投入使用,日回收中轉能力達到50噸。各種廢品在此「聚集」,並作進一步分揀,大件家具破拆分解,然後分門別類運輸到規範化的分解中心,或作再利用。在姜山試點近兩個月來,已成功解決區域內讓人頭痛的大件垃圾處置難題,完成處置居民各類大件垃圾30餘噸,預約上門服務的方式受到歡迎。

「這種廢品回收模式,從源頭上減少垃圾,同時根除了傳統破爛王堆積、拆解時的二次汙染。」姜山鎮黨委副書記童科軍說,為建設分揀中心,鎮政府提供了10畝土地。目前,回收資源的區域已覆蓋16個居民小區,覆蓋常住人口超過10萬人。

「搭把手」行政中心總經理張英婕說,公司建立了以現代新能源智慧物流技術、網際網路技術、智能AI物聯網回收設備等軟硬體前沿技術為驅動;以結合收編回收人員、社區回收服務點、分揀中轉中心、綜合交易信息中心為手段的「全品類、全區域、一體化回收+公共服務」模式的「生活垃圾+資源回收」全產業鏈網絡體系。

11月8日,世界銀行代表在寧波考察期間到海曙區水岸心境「搭把手」智能回收站進行了體驗,對寧波可利用資源回收的智能化建設給予高度評價;11月16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建社帶隊調研「搭把手回收」項目,對項目給予充分肯定,並希望項目加快建設,服務全市垃圾分類和資源回收利用工作。

來自廣東的「小黃狗」,是小黃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核心品牌,公司主旨是利用線下智能垃圾分類回收設備及線上平臺,結合人工智慧、網際網路、大數據等現代手段,改善城市生活垃圾現狀,解決城市垃圾分類、資源回收等問題。

該公司寧波項目負責人李東明介紹,在寧波城區設置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以500戶至1000戶人居投放1組的比例投放。通過以垃圾分類形式進駐社區進行回收,對廢塑料、廢紙、廢舊紡織品、廢玻璃、廢金屬等進行有償回收。

「搭把手」和「小黃狗」走的都是智能化之路。一個為專業的再生資源回收處置企業,以智能設備、網際網路為工具,偏重資源回收和大件垃圾處理;一個為互聯科技公司,以智能設備為流量入口,偏重網際網路金融創新。兩家公司都是通過智能化、信息化創新,改變以往廢品回收由「破爛王」吆喝的傳統方式,可以說是一次廢品回收的革命。

智能化模式能否快速推開

經營的公司能否堅持到底

這種智能化回收資源的模式,是否受寧波市民歡迎?筆者作了一番調查。

據了解,「搭把手」已在甬城投放智能回收櫃50餘組(未包含暫存點及流動回收)。其中,由於寧城社區黨支部事先進行了垃圾分類宣傳,要求「垃圾分類、黨員示範」,並在星河國際花園小區進行了宣傳指導,所以,智能櫃從投放日截止12月4日共收納紙張2217.96公斤、織物261.47公斤、塑料181.63公斤、玻璃90.69公斤。

「搭把手」後臺數據顯示:截止12月4日,紙張回收數量最多的是星河國際花園;織物回收最多的是福明三期,為809.66公斤;塑料回收最多的是水岸心境,為329.17公斤;玻璃回收最多的也是水岸心境,為99.15公斤;飲料瓶回收最多的是東方瑞士324個。

張英婕說,其實這個數據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分揀中心承載了所有前端回收的分揀物,切實為寧波市的垃圾分類做到了「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截止到近日,公司共為寧波垃圾減量的貢獻了67.87噸,投遞人次達到12509人次。

常青藤社區負責人石春雷介紹,「小黃狗」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安裝好以後,馬上在擁有1600人的居民朋友圈裡發布了信息。居民們前來投售比較踴躍,有時晚上也有人來。社區裡的幼兒園老師帶著小朋友來回收機上學習生活垃圾的分類和投放知識,對於垃圾分類起到了很好的示範、教育作用。

「搭把手」還試水在姜山鎮的水榭花都苑小區安放了一座由貨櫃改建的「資源站」,一半是智能櫃,一半是人工操作室,是「人工+智能」結合型。管理員賈文真已在此工作25天,她每天上午8:00—11:00,下午1:00—5:00時間上班,職責是幫助不會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回收廢品,並指導首次操作智能櫃的居民。

調查發現,大多數居民對智能回收模式是非常歡迎的。星河國際社區的一位黨員居民說,以前每天樓下有廢品回收人員進來叫賣,特別是周末,孩子在家做作業,叫賣聲不絕於耳,困擾居民,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智能回收櫃入駐小區,不但擾民問題解決了,垃圾還能「變廢為寶」。家裡有不需要的東西隨時可以拿來回收,方便快捷。

但也有個別老年人,擔憂投售智能櫃麻煩,嫌價格比「破爛王」低;也有個別小區的物業公司因種種利益因素,拒絕智能回收櫃進小區。

市場經濟需要企業運行能保持一定的利潤空間,否則是不能長久的。據了解,一組智能回收櫃光成本就在3至4萬元,還需電費、人工維護費,以及後臺大量運行人員和資源運輸車輛、司機。靠賺取廢紙、塑料瓶等差價,能贏利嗎?

對此,張英婕坦言,創立「搭把手」的寧波供銷再生資源科技有限公司由寧波市供銷集團公司和中國500強寧波富邦集團旗下物流與新能源公司共同合作設立,目標是提升再生資源循環利用效率、促進垃圾分類、提升城市形象、減少二次汙染、改善民生。由於玻璃、大件家具等附加值低,公司起步階段不會考慮贏利,主要是以公共服務為主要目標。

據透露,「搭把手回收」已被市生活垃圾分類辦列為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兩網融合」示範項目,正在向海曙、鄞州、江北鎮海、北侖等區域拓展,計劃年底投放120臺智能櫃,並不斷加大投放速度。未來三年計劃投資3億元,建設5000個以上面向全市範圍包括農村流動回收、商業、企事業單位的前端回收服務網點,並建設各區域配套的專業再生資源分揀中心和深加工利用項目,包括大件垃圾、建築裝修垃圾的清運和處置利用等,形成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全生態鏈系統。

「小黃狗」寧波項目負責人李東明說,小黃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8月,註冊資本1億元,隸屬於派生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今年4月起,智能回收櫃在東莞、廣州、深圳的城市社區率先投放,至今,已在重慶投放超過1000組、北京800多組、東莞600多組、廣州500多組。不到一年的時間,小黃狗已在全國30個城市投放6000多組。

對於同一城市出現同類型的兩家智能回收企業,怎麼看?李東明說,競爭是市場經濟的正常現象。公司的網際網路大數據和物聯網,運行一年多來,平穩無異常。從11月14日進入寧波,一個多月時間已安裝近30組,速度較快。計劃在寧波的鄞州、海曙、奉化等6區,以每個月100至200組的速度推進,力爭覆蓋大多數有物業的小區,目標安裝2000至3000組。目前,寧波的分揀中心正在籌建之中。

近年來,隨著經濟飛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產生量也急劇增加。據統計,城市生活垃圾年產量超過1.5億噸,並且每年以8%—10%的速度遞增。目前,全國城市生活垃圾累積堆存量已達70億噸,佔地約80多萬畝。全國688座大中城市(除縣城外),有三分之二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圍城」困境,對空氣、水體、生物等造成嚴重汙染。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逼在眉睫。

作為垃圾資源化最重要的一環,前端分類一直是我們心頭的頑疾。儘管國家推行垃圾分類的信心日益堅定,相關的法規也不斷出臺、完善,但一直以來實行的效果並不那麼理想。

缺乏垃圾分類意識的居民和垃圾分類體系不完善的集運企業,在相互牽制著對方,造成前端分類一直處在怪圈中。就像有些居民說的,就算自己認真做了分類,垃圾車來清運時又倒在一起,自己的努力都白費了。而一些環衛企業,則抱怨大多數居民沒有分類意識。這種垃圾分類、清運、處理上下遊的分離,制約著垃圾分類的切實推進。

而智能回收採用現金激勵兌現的方式,促進了垃圾分類的實施和推廣。

智能回收生活垃圾有非常好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據有關數據表明,城市垃圾處置的社會成本達1530.7元/噸,人均高達480.5元/年。而採用智能回收生活垃圾,可節省巨大的社會成本支出。每回收利用1噸再生資源,可節約自然資源4.12噸,節約能源1.4噸標準煤,減少6-10噸垃圾處理量。(朱軍備 周玉珍 範丁傑 )

相關焦點

  • 寧波今年將投放2500臺「搭把手」智能回收櫃
    「搭把手」智能回收櫃在全市已經投放600餘臺。(徐欣攝)  中國寧波網訊 今年,在我市的許多小區、學校、醫院、商圈裡,出現了一臺臺方方正正的藍色機器,它不僅有著亮麗的外表,更是分類回收垃圾的一把好手。
  • 一年多回收垃圾9523公斤,昆明市官渡區智能「小黃狗」變廢為寶受歡迎
    12月8日上午,居民陸瑞徑直來到「小黃狗」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前,拿出手機對著屏幕掃碼,快速選擇回收類型後,「小黃狗」立即張開「紙類回收」的「大口」。陸瑞敏捷地把準備好的紙板投進去,「三下五除二」就獲得了「小黃狗」回饋的1.18元環保金。「『小黃狗』不僅智能環保,還能變廢為寶,效益看得見。」
  • 南寧「小黃狗」增至43臺,投放塑料、紙箱都能換錢!
    右側的紙類回收箱自動打開,她把手中的廢舊品都扔進投放口,屏幕上很快顯示操作成功,兌換得7.09元。黃女士說,「小黃狗」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於今年1月23日出現在小區,共投放有2臺。經小區物業宣傳後,大家都知道分類投放生活垃圾可以馬上兌換錢。她已經投放過3次了,共得了10多元。「現在經常網購東西,會有很多快遞紙箱。
  • 寧波智慧互聯為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搭把手」
    「搭把手」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櫃。  以前「扔都沒地方扔」的廢玻璃、紙張、塑料、舊衣物,現在通過掃碼、投放就能兌換成現金。這種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新時尚」,已然成了很多寧波市民的習慣。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鄞州金色水岸小區,該小區門口設有「搭把手」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櫃,是寧波首批投放智能回收櫃的小區之一。記者在智能櫃前碰到了不少前來扔垃圾的市民,他們紛紛展示著手機中的資源幣,最高的一位累積了50多元,這也意味著,他靠著「丟垃圾」就賺了一筆錢。  從去年開始,由寧波供銷集團公司聯合寧波富邦集團公司負責實施的「搭把手」智能回收櫃(站)進駐寧波各小區。
  • 清運滯後居民難投放,頻現故障報修已多時,智能垃圾回收機險些成垃圾
    因日常管護跟不上,多個小區內的智能垃圾回收機或清運滯後,或頻發故障。現狀1回收櫃裝滿很難再投放12月1日,記者首先來到朝陽區北辰福第小區南區。北門內,立著一臺一人多高的「小黃狗」智能垃圾回收機。機器的正中央有一個巨大的顯示屏,裡面循環播放回收機的使用功能,在機器頂部的兩端,還各安裝著一個攝像頭。一位居民手拿一個紙盒,點擊屏幕正打算投放,可是投放口打開後,他卻發現裡面已經塞滿了紙殼。旁邊一位老人提醒他:「塞滿了,投不進去了。」
  • 「搭把手」大數據公布:寧波羅女士拿了「全市第一」
    中國寧波網記者張凱凱通訊員範奕齊無論是居民小區、辦公大樓,還是步行街和商圈,一抹靚麗的「搭把手藍」,已經成為寧波再生資源回收體系的最亮名片。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100餘個「搭把手」回收站點「落戶」在甬城各個角落,一年間累計回收可回收物10萬噸,減少垃圾收運處置費用約1600萬元。「平時的快遞包裝盒、飲料瓶攢一攢,然後一起丟到那個回收箱裡去,還能賺點資源幣,我們左鄰右舍都是這麼做的。」
  • 「搭把手」助力寧波垃圾分類步入智能時代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搭把手」智能垃圾回收櫃已覆蓋950個小區。(周堅波殷聰攝)&nbsp&nbsp&nbsp&nbsp「算上今天鋪設的維薩公館,這已經是我們『搭把手』智能垃圾回收櫃在寧波進駐的第950個小區。」寧波供銷再生資源科技有限公司拓展總監黃文杰告訴記者,自去年12月在鄞州落地以來,該企業推出的「搭把手」智能垃圾回收櫃的覆蓋範圍已拓展至海曙、江北、北侖、鎮海等4個區。
  • 全民參與,為再生資源回收「搭把手」
    無論是居民小區、辦公大樓,還是步行街和商圈,一抹「搭把手藍」,已經成為寧波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最閃亮的名片。截至目前,寧波市已有2100餘個「搭把手」回收站點「落戶」在各個角落,一年間累計回收可回收物10萬噸,減少垃圾收運處置費用約1600萬元。
  • 「新品小課堂」BE-KIND、Ubras、有魚和小黃狗,這些新品牌你都了解...
    BEKIND從2018年在中國市場上市之後,2019年3月首次投放了省級衛視頻道。首次投放的BE-KIND僅選擇了北京衛視一個衛視頻道,在北京衛視3月新開播的音樂類綜藝《聲音的抉擇》中投放了大量廣告。圖片來源:有魚官微3月份有魚貓糧首次投放影院視頻廣告,覆蓋北上廣深等十多個城市。該系列廣告邀請首席鏟屎官李誕出境,通過詼諧、搞笑的形式表達主題「貓不需要你,貓只需要貓糧」,側面表現有魚貓糧深受貓咪喜愛。
  • 「搭把手回收體系」獲世行鑑別團稱讚
    截至2020年11月上旬,寧波市已建成「搭把手」回收站點2143個、區域分揀中心8個,基本實現寧波中心城區全覆蓋;「搭把手」註冊用戶71萬戶,居民參與垃圾源頭可回收物分類投放規模超過690萬人次,服務居民200餘萬人。
  • 回收小哥半小時上門!
    這是傳統回收行業的運作鏈條。整個回收鏈條運作冗長,導致每個環節利潤點被壓得很低。因此,各環節點為了微薄的利潤,使得整個回收行業存在著價格不透明,加雜加水、缺斤少兩的痛點。目前,回收行業的C端賽道已有「小黃狗」、「一桶收」等項目,它們向社區投放智能垃圾回收櫃,連接C端社區用戶和B端回收站人員。這些項目前期需投入一定的硬體成本,並設有專門的運營人員培養用戶習慣,但觸角沒有伸到廢品回收的產業末端。區別於這些項目,「隨手回收」前端面向B端客戶群,末端自建中轉站和打包站,回收物品以廢紙品類為主。
  • 回收小哥半小時上門 他自建中轉打包站日收企業廢紙12噸 月銷售100萬
    文 | 鉛筆道記者 南鏡在回收類項目中,在社區建智能回收櫃的「小黃狗」和「一桶收」,主要面向C端小區居民,前期需投入大量資金以維持硬體投放及運營。然而,孔冠軍的「隨手回收」服務於B端商超、企業等客戶,配以專業的回收小哥上門回收,並在後端建立標準化的中轉站和打包分揀中心,便於對整條回收產業鏈進行品質把控,再用以解決摻水造假、信息不對稱的行業痛點。
  • 小黃狗復活:連續4天登上央視 前實控人唐軍因P2P被立案調查
    2018年5月25日,東莞市城市綜合管理局常平分局下發第一份紅頭文件,與小黃狗共同開展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環保公益試點,隨後東莞市莞城區、東莞市南城區、東莞市虎門鎮、廣州市從化區、廣州市荔灣區等各區政府部門也連續下發紅頭文件
  • 圖像識別賦能存量回收箱,「斑鳩回收」通過輕量化改造盤活「收舊衣...
    二維碼+標尺+智慧型手機對比小黃狗等主做智能回收箱的企業,斑鳩回收的思路是儘量避免重資產投入硬體IoT設備,把業務做輕。具體的方案是通過貼二維碼、標尺等簡單的改造,配合消費者人手一臺的智慧型手機作為接收終端,利用圖像識別技術和算法,使得傳統回收站能做到在線稱重、在線回收。掃描二維碼定位回收箱,標尺和智慧型手機拍照界定回收衣物體積,再根據圖像面積在後臺自動測算出衣物重量,並實現在線結算。
  • 廣州約上門回收垃圾 廢紙塑料瓶上門回收遭冷落
    網約回收:下單後安排快遞小哥上門回收記者了解到,目前在廣州有部分小區都設置吶吉島、小黃狗、92回收等智能回收設施。這些服務商都有APP或者微信端提供預約上門回收垃圾的服務,只要通過手機註冊就能夠使用相應的服務。
  • 不亂丟也不浪費 智能回收設備逐步「安家落戶」
    智能製造網訊 智能化垃圾回收是一個集線下智能分類回收櫃投放,線上移動網際網路運營,後臺大數據平臺管理為一體的,新型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模式。可以通過APP、微信小程序,搭建網際網路智能回收系統,並實時檢測垃圾運行狀態,以及可回收垃圾數據,很大程度地減少了成本和人工消耗。
  • 深讀丨多家「網際網路+回收」平臺布局長沙,回收小哥月薪過萬
    除了可以一鍵呼叫小哥上門回收廢品外,小黃狗等網際網路回收平臺還在長沙的一些小區設立了智能回收箱,支持飲料瓶、紙類、金屬、塑料等少數幾種廢品的回收,居民下樓就可以在這些設備上用廢品兌換到錢。11月6日,在長沙望月湖榮龍社區,記者見到了小黃狗智能垃圾分類設備。小區居民介紹,這一模式挺受大家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