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 ▍小學語文修辭手法詳解,考試再也不出錯!

2021-02-19 滬江大語文

在小學語文學習與考試中,會經常出現一些使用修辭手法的句子,然後讓孩子說說這些修辭在句中的作用,對這類題目,很多孩子都感到難以應對。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常見修辭手法的特點及其在句子表達中的作用。

什麼是修辭手法?

修辭手法,就是通過修飾、調整語句,運用特定的表達形式以提高語言表達作用的方式或方法,使語言表達得準確、鮮明而生動有力。


▣  語文中的修辭手法:

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借代、反問、設問、對比、反覆、雙關、引用、反語、聯想、通感、頂真、互文、迴環、移情、象徵、寄寓等。


▣  常用的修辭手法:

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借代、反問、設問。

比喻  

▣  什麼是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間的某些相似之處,用一個事物來比方另一個事物。多用一些具體的、淺顯的、熟知的事物來說明抽象的、深奧的、生疏的事物。


▣  比喻的三要素

(1)本體:即被比方的事物。

(2)喻體:即用來作比方的事物。

(3)比喻詞:用來表示比喻關係的詞。

常見的比喻詞主要有:像、好像、若、似乎、似的、好似、如、猶如、仿佛、好比、一樣、成了、變成、是……

如何判斷一個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雖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句,但未必就是比喻句。判斷一個句子是否為比喻句,除判斷句子是否有三個要素以外,還要重點注意:本體和喻體必須是本質不同的事物。


▣  典型例句

(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桂林山水》

(2)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誘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美麗的小興安嶺》

擬人  

▣  什麼是擬人?

把物當做人寫,賦予物以人的動作、行為、思想、語言、感情、活動,用描寫人的詞來描寫物。


▣  判斷要點

描寫人的詞來描寫物。


▣  擬人的作用

把禽獸鳥蟲、花草樹木或其他無生命的事物當成人寫,使具體事物人格化,語言生動形象。將事物賦予生命,生動形象地寫出某事物某特徵,表達作者某情感。


▣  典型例句

(1)風兒輕輕地唱著歌,喚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頑皮的雨滴最愛在雨傘上盡情地舞蹈。

(3)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春》

(4)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春望》

(5)太陽的臉紅起來了。《春》

誇張  

▣  什麼是誇張?

誇張是對事物的性質、特徵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誇大或縮小。一定要注意:對某個事物進行擴大或者縮小的描述,但不是毫無邊際、沒有原則、無限的,不同於說大話,而是藝術的擴大或縮小。


▣  誇張的種類

(1)擴大誇張

對事物的形狀、性質、特徵、作用、程度等加以誇大。

如:柏油路曬化了,甚至鋪戶門前的銅牌好像也要曬化了。

(2)縮小誇張

對事物的形象、性質、特徵、作用、程度等加以縮小。

如: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塊天地。

(3)超前誇張

把後出現的說成先出現,把先出現的說成後出現。

如:她還沒有端酒杯,就醉了。


▣  誇張的作用

提示事物本質,烘託氣氛,給人啟示,加強渲染力,引發聯想。


▣  典型例句

(1)這巴掌大的地方,怎麼能踢球呢?

(2)十幾天的時間一眨眼就過去了。

排比  

▣  什麼是排比?

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意義相近、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排列起來,藉以增強表達效果。


▣  判斷要點

排比的特點明顯,句中含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的短語或句子。


▣  排比的作用

增強語氣,表達強烈的思想感情,有力地說明道理。


▣  典型例句

(1)晏子回答說:「這是什麼話?我國首都臨淄住滿了人,大伙兒把袖子舉起來,就是一片雲;大夥甩一把汗,就是一陣雨。街上的人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尖,大王怎麼說沒人呢?」

(2)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

對偶/對仗  

▣  什麼是對偶?

對偶又叫對仗,是一種結構相同、字數相等的一對短語或句子,表達相近或相反的意思。


▣  判斷要點

結構相同、字數相等、意思相同或相反。


▣  對偶的作用

整齊勻稱,節奏感強,高度概括,表意凝練,易於記憶。


▣  典型例句

(1)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2)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借代  


▣  什麼是借代?

借代是不直接說出本體事物的名稱,而借用與本體事物相聯繫的其他事物來代替本體。


▣  判斷要點

用相關的事物代替要表達的事物。它強調兩事物間的相關點。


▣  典型例句

(1)一群淚痕滿面的紅領巾,相互扶著肩,踮著腳望著,望著。

(2)幾十把雪亮的刺刀闖進來。

反問  

▣  什麼是反問?

反問就是無疑而問,用疑問句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答案就在問句中。用問的語氣表達確定的意思或加重語氣。說白了就是有問答在句中。

反問是四大句類中的一種(其他三種是陳述句、感嘆句、祈使句)。


▣  反問的作用

反問表達的意思更堅定,使讀者確信無疑,毫無辯駁、懷疑的餘地,進而達到強化語氣、強化情感的作用。


▣  典型例句

(1)這不是偉大的奇觀嗎?

(2)難道沒有應該責備的地方嗎?

設問

▣  什麼是設問?

說話、寫文章時,為了強調自己的看法或結論,有時先提一個問題,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然後由自己來回答所提出的問題,直白地說就是自問自答。


▣  判斷要點

明知故問,自問自答。


▣  設問的作用

提醒人們思考,有的為了突出某些內容。


▣  典型例句

她敢從成把的火柴中抽出一根,在牆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嗎?她終於抽出了一根。

對比


▣  什麼是對比?

對比是把兩種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的一種辭格。


▣  判斷要點

運用對比,必須對所要表達的事物的本質矛盾有深刻的認識。對比的兩種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應該有互相對立的關係,否則是不能構成對比的。


▣  典型例句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臧克家《有的人》)

練習

一、指出下列各句運用的修辭手法。

1.一串串寶石般的水珠飛騰著,飛騰著,落進深潭。( )

2.聽了這感人的故事後,你不覺得我們的戰士是可愛的嗎?( )

3.別看小草的身軀是那樣的柔弱,卻有著驚人的生命力。狂風暴雨休想摧垮它;洪水、乾旱不能滅絕它;即使是車輪將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會從地下挺直身軀,開始新的生活。( )

4.蒲公英媽媽為孩子們準備了降落傘,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

5.蟋蟀在平臺上彈琴。( )

6.水簾落下來,猶如片片錦鱗,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

7.太陽衝破了雲霞,跳出了海面。( )

8.那些像棉花球似的雲,叫積雲。( )

9.我端起搪瓷碗,覺得這碗有千斤重,怎麼也送不到嘴邊。( )

10.小鳥好肥,整個身子好像一個蓬鬆的球兒。( )

11.小青石看見了許許多多人的腳,它覺得很愉快。( )

12.威尼斯小艇行動輕快靈活,仿佛田溝裡的水蛇。( )

13.父母的錢,難道我們就可以隨便亂花,隨意浪費嗎?( )

14.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15.山風梳理著他蓬亂的頭髮。( )

16.葛洲壩好像一位仙女脖子上戴著的項鍊,鑲嵌著無數珍珠和寶石。( )

17.是誰創造了人類的文明?是勞動人民。( )

18.每一根柱子都在顫動,都在歌唱,都在演奏。( )

1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

20.在陽光下,一片青松的邊沿,閃動著白樺的銀裙,不像海邊的浪花嗎?( )

21.高粱漲紅了臉,稻子笑彎了腰。( )

22.敬愛的周總理啊!難忘您那爽朗的笑聲,難忘您那雄健的身影,難忘您那光明磊落的胸懷,難忘您那鞠躬盡瘁的一生。( )

23.藍色的天上飄著的浮雲像一塊一塊的紅綢子,映在小鎮的江河上,像開了一朵一朵雞冠花。( )

24.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 )

25.什麼花兒秋天陣陣香?什麼鳥兒秋天排成行?桂花秋天陣陣香,大雁秋天排成行。( )

26.傍晚在樓臺小坐,看到天上的飛鳥還巢,他會想家;秋風蕭瑟,看到樹木落葉歸根,他會想家;每逢魚汛,看到大海裡的群魚回遊,他還會想家。( )


二、按要求改寫句子。

1.老師不辭辛苦,用心血培育我們成長。(用比喻手法)

2.鳥兒在樹枝上跳動。(用擬人手法)

3.我覺得這個碗很重,怎麼也送不到嘴邊。(用誇張手法)

4.天上的星星一閃一閃。(用擬人手法)

5.顆顆水珠在荷葉上滾動。(用比喻手法)

相關焦點

  • 小學語文:修辭手法專題複習,考試常考,小學生要學習掌握好!
    小學語文:修辭手法專題複習,考試常考,小學生要學習掌握好!今天我們來跟小學生說一說關於修辭手法的知識點。修辭手法是語文學習非常重要的基礎知識,不僅僅是基礎題型的考點,在作文寫作中,正確使用修辭手法,也能發揮大作用,通過修辭手法調整句子,能提高語言表達效果,使作文語言更加生動形象,提高作文成績。
  • 小學語文常用8大修辭手法,輕鬆掌握高分秘籍
    語文班主任:小學修辭手法詳解,給孩子收藏,次次範文。在學習小學語文中,對於修辭手法的學習和掌握是必不可少的學習內容。修辭手法可以增加語句的趣味性,增加文章的生動性,加強薰染力,引起讀者的聯想等等。修辭手法是小學語文課程中的重點學習內容,學會正確的使用修辭手法可以使表達能力更上一層樓,使寫作更加生動形象。可以毫不誇張的講,修辭手法的運用直接關乎寫作水平,和語文口語交際。那同學們應該怎樣來學習修辭手法的知識點呢?怎樣來正確使用修辭手法呢?
  • 小學語文:最全修辭手法詳解,語文老師稱讚「殿堂級」好資料!
    修辭手法是小學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靈活的掌握各種修辭手法意義重大,靈活掌握了各種修辭手法的運用,對於語文作文表達和閱讀理解部分的掌握都是非常有幫助的。小學語文中常見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設問和反問等。
  • 小學語文常用修辭手法集錦!
    小學語文中常見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設問和反問等。
  • 小學語文修辭手法集錦!(內附訓練題)
    小學語文中常見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設問和反問等。在小學語文學習中,也會經常出現一些使用修辭手法後的句子,然後讓孩子說說這些句子使用修辭手法後的作用,而孩子對這類題似乎難以應對,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常見修辭手法的特點及其在句子表達中的作用。   什麼是修辭手法?
  • 心田花開|小學語文學習重點知識歸納:詳解比喻修辭手法
    修辭手法是指在寫作時,為了提高文章表達效果而採用的表達方法。在小學語文學習中常見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設問和反問等。在小學語文學習中,比喻是出現概率相當高的一種,今天心田花開就給大家整理了關於小學語文學習中常見的比喻這一修辭手法的特點和使用方法。
  • 小學語文修辭手法——呼告
    今天我們來學習小學語文修辭手法中的呼告。呼告是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種修辭方式,也就是對本來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喚,並且跟他說話。我預先能幫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張線路圖,它也許不那麼準確,但聊勝於無。(畢淑敏《學會看病》)②「奶奶!」小女孩叫起來,「啊!請把我帶走吧!」
  • 小學語文:修辭手法練習題,比喻+排比+擬人+誇張,學生必須掌握
    大家都知道,語文是我們的母語學科,也是三大主科之一,在同學們的每次升學考試中都佔據著重要的地位。語文的知識點很多很雜,每一節課、每一學期學習的內容都是不同的,要想把每學期學習的內容都完全掌握,對學生來說還是很難的。
  • 小學語文修辭手法口訣歌,考前多背多練,期末語文考試衝刺高分!
    在語文閱讀和作文的考試中,生動性是最易出題的考點之一。而語言的生動性,我們如何實現呢?主要在於兩個要素:一是運用具體的描繪性語言;二是運用恰當的修辭手法。中小學語文考試對修辭手法的考查表現為兩種題型:基礎題的修辭運用——考的是修辭的判定及作用;還有一種題型就是記敘文閱讀中的賞析題——考的是對修辭手法的賞析。當然還有作文中對修辭手法的考查,如果在寫作中能恰如其分地使用修辭手法,會讓作文增色不少,從普通作文向高分作文衝刺!
  • 中小學語文六大修辭手法詳解
    →→點上方藍色字體【一起學語文】可加關注修辭手法詳解:比喻
  • 小學語文常用修辭手法詳解
    什麼是修辭手法? 修辭手法,就是通過修飾、調整語句,運用特定的表達形式以提高語言表達作用的方式或方法,使語言表達得準確、鮮明而生動有力。
  • 小學語文要求學生掌握的修辭手法有哪些呢?
    修辭手法:  修辭手法是一種語言運用的方法,合理採用修辭手法可以提高文章表達效果。  常見的修辭手法有比喻, 白描,比擬(又名比體,分為擬人、擬物),襯託(反襯、陪襯),倒裝,迭音,頂真(又名頂針、聯珠),對比,對偶(對仗、隊仗、排偶),反覆,反問,用典,引用,通感等,小學階段要求學生掌握修辭手法有以下幾種:
  • 語文寫作萬能鑰匙——修辭手法之擬人
    作文一直是我們學習語文的重中之重!很多同學和家長也都知道,對我們來說考試中,寫好作文才能拿到一個好的成績,當然好作文不僅僅是不跑題,同時也是需要作文有一定的優質內容,而小學的寫作中,熟練掌握了修辭手法,就是掌握了作文優質內容的萬能鑰匙!
  • 小學六年級語文修辭手法複習與練習
    小學六年級語文修辭手法複習與練習   認識並掌握常用的修辭手法能讓我們把話說得更好,說得更準確、生動、鮮明,增強語言的表達效果。   常見的修辭手法有以下幾種: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體的、淺顯的、熟悉的、形象鮮明的事物去說明或描寫抽象的、深奧的事物。
  • 語文老師:修辭手法運用口訣+練習題,列印一份,考試肯定用得著
    修辭手法是語文必須掌握的知識點。修辭手法的學習可以升華句子的文學氣息,同樣的句子意思,如果沒有修辭手法的修飾,只會枯燥無味。所以修辭手法的掌握運用對於語文閱讀寫作以及表達能力都是有非常大幫助的。這類知識點掌握起來也不是那麼容易,因為越上了高年級修辭手法難度就越大,比如在小學階段主要就是:比喻,擬人,誇張,排比。但上了初中,就會涉及到暗喻、借喻、引喻等等,所以不同階段學習的修辭手法不一樣,需要平時多練習掌握。基於此,老師就給大家整理了修辭手法運用口訣以及練習題,列印一份,打好基礎,考試肯定用得著。
  • 乾貨 | 小學語文必備:常用修辭手法+案例,快給孩子收藏
    在小學語文學習中,修辭手法是必考內容,閱讀、作文、詩歌鑑賞都有涉及。恰當運用修辭手法能提升學生作文語言的準確性,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動,還有利於文章氣氛的烘託和情感的表達。對於很多小學的孩子來說,掌握好修辭手法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修辭集錦,善用這些修辭,老師沒理由不給高分!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修辭集錦,善用這些修辭,老師沒理由不給高分!雖然大家在平時的談話之中,不會刻意的使用一些修辭知識,不過在開始咱們的小學語文修辭知識講解之前,小山還是想問問同學們。劉禹錫的這句「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他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或許很多沒有學過這首詩的同學,會說這句用了對比或者襯託的修辭手法。然而正確答案卻是雙關。詩句中表面上是在說這江上天氣的「有晴」、「無晴」,實際是在說青年男女之間的「有情」、「無情」。
  • 小學語文常用修辭手法詳解+例句!(內附閱讀理解訓練題)
    小學語文中常見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設問和反問等。在小學語文學習與考試中,會經常出現一些使用修辭手法的句子,然後讓孩子說說這些修辭在句中的作用,對這類題目,很多孩子都感到難以應對。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常見修辭手法的特點及其在句子表達中的作用。
  • 哪位老師整理的小學語文修辭手法?附練習及答案
    小學語文中常見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設問和反問等。在小學語文學習中,也會經常出現一些使用修辭手法後的句子,然後讓孩子說說這些句子使用修辭手法後的作用,而孩子對這類題似乎難以應對,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常見修辭手法的特點及其在句子表達中的作用。
  • 小學生常用修辭手法例句匯總:積累寫作素材,提高語文素養!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小學生「必備寫作素材」:常用擬人、比喻、排比、誇張句匯總,這些常用修辭手法例句匯總,非常實用,建議家長們幫孩子存下來,留著慢慢學習,幫孩子積累寫作素材,提高語文素養。修辭手法是小學生語文學習中的常見知識點,不僅在語文考試中會有考察,對於作文的寫作也很重要。如果孩子們能在寫作文的時候靈活運用各種修辭手法,會讓作文提升層次,更容易獲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