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一直在從事氫氣養生的行業,氫氣對健康的神奇作用,使我一直想深入了解氫氣的作用原理。
由於我學的是古中醫,所以自然就從古中醫和中國古文化中思考的偏多一點。
昨日,突發靈感,從陰陽及《河圖》的角度,對氫氣和氧氣做了一個簡單初步的分析,希望能與同道共同探討。
首先,我們從微觀角度來看一下,也就是現代化學的角度,看看氫原子和氧原子的結構。
氫原子:核內有1個質子,核外電子層有1個電子,形成穩定的原子結構。
氧原子:核內有8個質子,核外電子層兩層,內層2個電子,外層6個電子,形成穩定的原子結構。
原子的活躍性,取決於最外層的電子數。
我們來看看,氫原子和氧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
氫原子:1個 氧原子:6個
中醫養生講究:法於陰陽,和於術數。
我們從《河圖》的角度來看看1和6這兩個數有什麼意義。
我們看,河圖的最下方,也就是北方:
上邊1個白點,為陽,代表天
下邊6個黑點,為陰,代表地
《尚書大傳·五行傳》中說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也就是,水的生數是1,成數是6
恰恰,氫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是1個,氧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是6個。
剛好,現代化學發現: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難道這僅僅是一個巧合嗎?
我覺得不是,而是中國上古仙人,早就發現了水是由氫和氧組成的,只不過那時候,沒有氫和氧的叫法而已。
由此,我們可以進一步推導出:
氫氣是天之氣,氧氣是地之氣。
《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中講:清陽為天,濁陰為地;
古人認為:清陽上升,濁陰下降。
天為陽,地為陰;奇數為陽,偶數為陰
所以,氫氣為陽氣;氧氣為陰氣。
陰陽相合而為水。
現代科學研究也證明了:氫氣很輕,會向上散佚到宇宙中。而氧氣則相對較重,存在於地球表面的大氣層中。
太空和其它星球中,氫氣很多,但氧氣很少,這也是地球適宜人居的原因。
如果把宇宙太空看作天,地球看作地。
那麼,氫氣就是天之氣,氧氣就是地之氣。
《黃帝內經·素問·寶命全形論》中說到: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
所以,氫氣和氧氣對人都是至關重要的,缺一不可。
其實不僅僅是「人以天地之氣生」
凡是有生命的物體,都是天地之氣所生。
天地之氣合而為水,水再孕育萬物。
想想人的生命之初,不論是精子還是卵子,都是水液的狀態。形成胎兒後,胎兒也是要生活在羊水裡。出生後,就要吸氧氣,喝水(水中有氫),來補充天地之氣。
《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還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話:陽化氣,陰成形
這句話,可以很好的解釋,氧氣吸多了,可導致氧中毒。
因為氧氣為陰,過多會導致形體發生變化,變化即為不正常,不正常就會導致生病。
像腫瘤,就是體內組織的一種形變。是陰太盛導致的。氧氣作為一種陰性物質,如果給腫瘤癌症患者過多的吸氧,會適得其反。
氧氣在給正常機體提供能量的同時,也在給腫瘤細胞提供能量,所以,吸氧往往無益與癌症腫瘤患者。
但是,不少的癌症患者,通過吸氫,都取得了神奇的效果。原因在哪裡呢?
其實就是氫氣的「陽化氣」作用。
氫氣為陽氣,陽氣多了,就會將有形的腫瘤細胞化為氣,然後通過經絡血液等循環系統排出體外。
另外,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環境,導致人體內的濁陰太多。人活著,是靠陽氣活著的,所以人間又叫「陽間」,地獄又叫「陰間」。人的壽命叫「陽壽」。
所以,人要想活得好,活得久,就必須有充足的「陽氣」。
濁陰,不僅僅是氧氣,更是指體內一切有形的,不正常的,負能量的物質。
清陽上升,濁陰下降。
本來這些濁陰物質需要下降的,但是因為各種不正常的生活因素,導致濁陰不能正常下降,引發衰老加快,疑難雜症叢生。
像上熱下寒,腦出血,癌症等疑難雜症,都是濁陰不降,停留人體上部的原因導致的。
為啥濁陰不下降呢?是因為清陽不上升,或者上升不暢。
清陽不上升,又是因為陰盛陽衰導致的。
而吸氫氣,喝氫水,補充氫氣,就是補充身體陽氣,氫氣多了,清陽就會慢慢恢復正常的上升功能,人體也就慢慢恢復正常了。
人體的升降出入,就如一個輪子,一邊是上升,另一邊則是下降。上升正常了,下降也就正常了,人體的輪子也就正常運轉了。
因此,氫氣和氧氣都是人體不可或缺的,氫氣掌管體內清陽的上升,氧氣掌管體內濁陰的下降。
我們天天沐浴在氧氣裡,氧氣對我們來說,真的是足夠了,而且還可能偏多了。
但如此重要的氫氣,我們卻高不可及。儘管腸道也在不斷製造氫氣,但因為我們體內濁陰物質太多,腸道產生的氫氣,遠遠不夠用啊。
所以,我們的體內,嚴重缺乏氫氣,迫切需要補充氫氣。尤其是患有大病重病的人,更需要補充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