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納西民族村:紅白相間鹽田壯觀震撼(組圖)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春風十裡,幸好遇見你。」這是青稞君在經過數小時的山路車程,驀然遇見下鹽井村時而油然湧出的感慨。它就是地處於藏東昌都芒康縣,坐落在雄渾的瀾滄江畔的納西民族村。

  據說距今500多年前,納西人在雲南麗江一帶迅速強大了起來,於是積極向外開拓,一部分人就越過瀾滄江來到了今天的芒康縣下鹽井村。從此,這些納西人紮根在這裡生息繁衍,在這片紅土地上辛勤的打拼勞作,不斷的續寫著時代的「傳奇」。今天,且讓青稞君作嚮導帶您去飽覽這裡神奇的風情。

  生產方式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錯的,千百年來,鹽井人利用瀾滄江兩岸地震斷裂鹽巖地層噴湧而出的滷水,發展出兩種緊密相連的營生行當。一是,曬鹽。當地人沿江鑿井,依山築田,利用本地充足的日照、風燥的優勢,曬制井鹽。這種古老的製鹽工藝和生產方式至今仍在這片熱土延續著,青稞君看著這些土木結構的鹽田,紅白相間,層層相疊,依山而建,煞是壯觀,甚是震撼。可喜的是古鹽田現在已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榜上有名。

  走馬幫

  芒康是茶馬古道的必經之地,於是產鹽卻缺糧的當地漢子組成馬幫,奔走於滇藏之間,互通有無,維持生計。納西人來到這裡,很快就適應並融入了這裡的生產生活方式,基本形成了女子曬鹽,男子走馬幫的勞作模式。

  不過,無論是曬鹽也好,還是走馬幫也罷,都是異常艱辛的營生。昔日鹽民毫無防護工具,需長年累月的赤手光腳下井汲滷,負滷爬坡,滷水極具腐蝕力,因此常見「雙腳裂口大如嘴,雙手裂口大如眼」的慘像。

  而走馬幫呢?「從前抗戰時,我們走馬幫的人要從雲南思茅,途徑大理、麗江、鹽井、左貢,到拉薩需要三個多月的長途跋涉。期間山高路遠,匪徒橫行,險象環生,但是沒辦法呀,滇緬公路被阻,只好冒險去換戰略物資。解放後人民公社時期,我們走馬幫是以公社為單位,行程稍近些,但隊伍頗為龐大,一般由七八十人組成,每人趕五匹騾馬。直到聯產承包責任制實行以後,馬幫才漸漸的消歇下來。」84歲的下公老人頗有感慨地將自己的見聞向青稞君一行娓娓道來。

  更何況,鹽在中國古代一直是特別重要和稀缺的資源,往往和鐵一道是由國家專營的。下鹽井既然盛產鹽,則既會為當地人帶來實惠,另一面也會誘使各方勢力爭相角逐,導致生靈塗炭。

  在藏族大型史詩《格薩爾王傳》中記載的姜嶺之戰就是關於鹽井之地的爭奪之戰,生動的反映了這種動蕩紛爭的歷史。

  下公老人說他的名字就是有故事的。原來,除非是趕往拉薩朝拜,走馬幫一般是不帶女眷的。但有一年地方勢力爭奪井鹽,為了避難他的父親帶著家人遠逃雲南,恰巧走到雞足山時他出生了,於是取名下公,這在藏語裡就是雞足的意思。

  「而現在,政策好了,納西人又格外重視教育,腦子靈活,很多人家都經營起了商店、藏家樂,或者出去打工,這可不是單純出賣勞力,大多都是技術工,報酬很豐厚。因此,按國家設定的人均不足2300元的標準來看,我們村是沒有貧困戶的,但是按村裡自己的貧困標準,各家收入差距還不小,必須扶持幫助。」村裡老支書貢秋扎西略有自豪又充滿信心的介紹說。

  風俗信仰

  下鹽井村地處滇藏之交,乍一看納西人在風俗和信仰方面與當地的藏族人無異,「我們信仰的是藏傳佛教,平時說的是藏語。不過,東巴語我們還是會說些,只是已經不會寫了。」年輕的鄧培略帶羞澀的說道。

圖為東巴象形文字

  現在鹽井納西人保存的最隆重的習俗就是祭天儀式,藏語裡叫做「納帕」,「帕」在藏語裡意為豬。納西族的傳說是,在遠古時代天地結合處最先出現了納西民族的祖先,因此,他們自認為是最早出現在世界上的人類,對上天深懷畏服之心,要在「納帕節」這天獻祭特供的公豬。按照傳統風俗,全村分為三組,每戶家庭輪流主持舉行祭天儀式,並由主辦戶準備這頭純黑色的公豬,當然其他組員也有義務提供豬糧,以保障公豬長得膘肥體壯。

  「納帕節」一般在藏曆新年的初五或初八舉行,在此前一天每小組會選出「拉帶」來主辦戶家裡準備飯菜、在主辦戶門前用石膏塗出豬的圖形等其他前期工作。傍晚時分,其他成員也陸續聚集在主辦戶家中舉行「貝增」儀式。先是給預備獻祭的公豬餵酒,使其麻醉。再向祭祀品禱告,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幸福平安。回屋後,由納西老人首先向灶神磕三次頭,然後祈禱家庭平安、幸福、吉祥。第二天凌晨兩三點,一般約雞鳴為號,人們就扛起豬往祭祀臺趕去。先由屠夫將豬宰殺,再用火烤去毛,但生火的木材很講究,是用一種叫「蹦布斯」的植物。然後是「煨桑」,從豬的內臟中取出肝、肺、肩胛骨,及少許豬血混米放入松柏樹葉燃就的火中。此時,納西老人開始口念東巴經文鄭重向上天禱告,祈求保佑大地萬物的和諧、安康及幸福。念完經後,納西老東巴就能從豬的脾臟及肩胛骨的形狀和完損情況判斷出今年的災難、收成、忌日等徵兆。

  儀式結束後,人們圍坐在一起吃肉、喝酒,開始聯歡,最後人們把豬肉均等分配給所在組的成員戶,然後騎著馬高喊著「窩增達」漫跑在村中的大街小巷。「拉帶」和親朋好友則會聚在主辦戶的家中載歌載舞慶祝節日,一般要持續兩三天才會結束。此外,鹽井村納西人重要活動還有殺豬宴。一般在藏曆的八九月份農忙結束後,殺豬宴請親朋好友,一則是慶祝豐年,二來也是聯絡友誼,增進感情的重要方式。聽著這些從遙遠的歷史深處走來的神秘儀式和動人的盛會,青稞君一行立即陶醉了,只好深嘆來不逢時,無法親自體驗一番。

  誠然,下鹽井的納西人長期夾處在藏漢之間,他們的生產方式、生活習俗及宗教信仰都不可避免地染上了藏漢尤其是藏族同胞的特色,但仔細分辨仍有許多納西族的古老底色。尤其值得欣喜的是,現在鹽井的納西人基本都脫貧致富了,而且每戶少說也有兩三個「吃公糧的」。「今後,我還得繼續努力,團結村民,凝聚民心,銘記黨恩;我們還要進一步擴大農村集體經濟,不能全靠政府,也要靠我們自己來進一步創收增收。」展望起未來,老支書貢秋扎西堅定地說道。

相關焦點

  • 英語每日一句:他們穿著紅白相間的衣服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英語每日一句:他們穿著紅白相間的衣服 2016-11-09 17:22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
  • 雲南昆明西山龍門民族村旅遊攻略
    雲南民族村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雲南民族村位於滇池北岸的海埂,是一條由東向西仲入滇池的狹長的半島沙灘,俗稱"海埂"。其佔地面積2萬畝,有天然的遊浴場和體育訓練基地,為消夏娛樂度假的好地方。它與西山森林公園、大觀公園、鄭和公園等風景名勝區隔水相望,有索道連接西山龍門,組成了民族村至西山風景區的旅遊環路。近來為發展旅遊,先後建起了雲南民族村和雲南民族博物館。集雲南主要的彝、白、傣、苗、景頗、佤、哈尼、納西、傈僳、獨龍等25個少數民族的村寨、民族歌舞廳、民族廣場以及雷射噴泉、水幕電影等旅遊設施。
  • 旅遊:雲南民族村——感受雲南民族風情的絕佳之地,值得一去
    ·雲南民族村內以自然村落式的民居建築為主,融園林景觀、秀水綠樹為一體。 ·園內有傣族、白族、彝族、景頗族等25個少數民族村寨,各有不同的民俗和工藝表演。即便票價漲了,我依舊覺得昆明最好玩的地方還是民族村,畢竟濃縮了整個雲南的所有精華景點。
  • 新疆:獨庫公路紅白相間箭頭向下的指示牌 想告訴你什麼
    2017年8月,新疆獨庫公路景色優美,在一些路段上,沿路邊豎立不少紅白相間的指示牌十分引人注目,而這些指示牌在城市的道路上幾乎見不到,這些箭頭向下的指示牌到底想告訴你什麼呢?獨庫公路邊豎立了不少紅白相間箭頭向下的指路標誌。在獨庫公路開鑿之前,連接新疆南北疆的公路只有一條,從獨山子到庫車,需要繞道烏魯木齊走1000多公裡,而獨庫公路省去近一半的路程。獨庫公路超過一半以上的地段都在崇山峻岭、深川峽谷中通過,很多地方要面臨「猿猱欲度悉愁攀援」的危險地段。
  • 紅白相間特別配,女性孩子要多吃,預防缺鐵性貧血,孩子身體棒
    紅白相間特別配,女性孩子要多吃,預防缺鐵性貧血,孩子身體棒。紅白相間還補血,你們猜到是什麼了嗎?沒錯它就是豆腐和鴨血。鴨血是鴨子的血液做成的固體豆腐。小編對鴨血是真愛了,小編最愛吃毛血旺,就是因為裡面有鴨血,那口感不要太好。
  • 雲南民族村營業時間,雲南民族村幾點關門
    雲南民族村怎麼玩?雲南民族村開放了嗎?請仔細閱讀哦!尊敬的遊客:根據國家文化和旅遊部《旅遊景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和昆明市《關於加快企業全面復工復產的指導意見》、《昆明市新冠肺炎防控A級旅遊景區有序開放工作指南》,經上級有關部門批准,雲南民族村景區將於2020年3月21日恢復開放。
  • 據說這家日式烤肉店的肉肉,都是紋路清晰紅白筋道相間,真講究
    虎喰主打的就是日式烤肉,因為是開了很久的店,味道自然不用說,他們家的肉肉剖面紋路清晰,紅白筋道相間看了就讓人食慾大動。服務員態度滿分,服務員小姐姐非常有耐心,專心幫我們烤肉,很貼心喲。
  • 組圖:衛星照顯示解放軍修建多處基地模擬臺北市區(4/8)
    組圖:衛星照顯示解放軍修建多處基地模擬臺北市區 (4/8)比照衛星中朱日和軍事訓練基地與臺北中正區後可以發現,兩棟「總統府」相似程度極高,都是方形的格局、外觀紅白相間、5層樓高以及在入口處上方都有中央塔,只是在大小上有細微差別,其中解放軍朱日和基地的「總統府」長136米、寬64米,而臺灣「總統府」則是長130米、寬 77米,中央塔的橫切面應該是圓形,但朱日和基地的是方形。
  • 震撼:美女裸體呈現英文字母剪影(組圖)
    震撼:美女裸體呈現英文字母剪影(組圖)
  • 爆炒蝦仁家常做法紅白相間,肉質鮮嫩,清爽利口,心怡解饞之美食
    今天濤濤食堂就為大家推薦這道——爆炒蝦仁,一提到炒蝦仁這道菜,相信不少人都要流口水了,它是常見的家常菜之一,以蝦仁為製作主料,烹飪技巧以炒菜為主,紅白相間,肉質鮮嫩,清爽利口。爆炒蝦仁是中國家常菜之一,以蝦仁為製作主料,爆炒蝦仁的烹飪技巧以炒菜為主,口味滑香,色澤青紅相間,口感蝦肉細嫩,清爽利口,是不可多得的家常小菜。
  • 納西「智者」
    歷代東巴用納西象形文、標音格巴文記錄的宗教祭詞、卜辭及其它相關資料,經過長期加工整理,融入民間口頭文學的內容,形成卷帙浩繁的東巴古籍文獻。2003年8月,東巴古籍文獻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遺產名錄。
  • 甜蜜蜜的納西幹 甜滋滋的小日子
    「咱們村的納西幹甜瓜個頭大、甜度高、品相好,歡迎大家來玉斯屯克塔木託格拉克村選購!」7月8日,在新疆阿瓦提縣塔木託格拉克鎮玉斯屯克塔木託格拉克村村委會村民亞庫甫·賽買提在駐村工作隊隊員的幫助下在微信朋友圈編輯道。
  • 超震撼:國外孕婦水中分娩全過程(組圖)
    超震撼:國外孕婦水中分娩全過程(組圖) (1/11)
  • 民族村總體發展提升規劃獲通過
    「民族村能夠從自身實際出發,努力尋找提升和發展的動力,並謀求旅遊增長方式的轉型,以適應昆明旅遊二次創業的需求,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昨天上午,走出評審會的原昆明市規劃設計院院長、評審專家組組長陳興華如是說。當天上午,專家組原則同意《雲南民族村總體發展規劃設計方案》通過評審,建議對規划進一步調整和完善。
  • 解密納西東巴古國
    納西女人的服裝叫「披星戴月」,寓意著她們勤勞能幹、賢德善良。一是因為勞動時將披肩的布帶拉到胸前十字交叉繫緊,看上去如七顆星星圍繞一輪明月;二是象徵女子起早貪黑勞作,「星星月亮永長生,白天黑夜幹活忙」。這是最適於勞動的服裝:防風雨,耐磨損。
  • 雲南民族村遊記,一起來過節呀!
    省內聚居著包括傣族、白族、彝族、納西族、佤族、布朗族、基諾族、拉祜族、藏族、景頗族、哈尼族、德昂族、壯族、苗族、水族、怒族、蒙古族、布依族、獨龍族、僳僳族、普米族、滿族、回族、瑤族、阿昌族等25個少數民族,每個少數民族都有獨特的民族風俗~想了解民族風俗,現在就在雲南有了一個好機會哦——雲南民族村!
  • 民族村門票價格漲多少 月底才知曉
    前日,昆明一媒體爆出雲南民族村門票擬漲30元,海埂公園門票擬漲4元的消息,引起市民關注。對此,昆明滇池國家旅遊度假區管委會主任助理張杰昨日表示,「該新聞不完全符合事實」。  張杰說,昆明滇池國家旅遊度假區確有打算提高兩個公園的門票價格,但還需走合理合法的程序即召開聽證會。而目前,調整門票價格的幾套備選方案還在進一步研究中,尚未最終出爐。
  • 震撼藝術:大學女生裸體呈現英文字母剪影(組圖)
    原標題:震撼藝術:美女裸體呈現英文字母剪影(組圖)
  • 陳鐵雄在蘭調研少數民族村發展情況
    陳鐵雄在蘭調研少數民族村發展情況 2020-05-01 0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南民族村門票價格擬上調至100元
    日前,昆明滇池國家旅遊度假區管理委員會發出關於舉行調整雲南民族村、海埂公園門票價格聽證會的公告。據了解,民族村現行的70元的門票價和海埂公園現行的8元的門票價,至今均已執行了9-10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