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2 1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春,帶著新生命的悸動,欣欣然向我們走來,萬物復甦的樣子,細碎著都是希望。
春暖花開,疫情也在好轉。請不要忘記,我們背後無數的逆行者仍在努力。
今天,讓我們一起在配樂詩朗誦《中國必勝》中致敬每一位奮鬥的逆行者,願山河無恙,國泰安康。
請點擊☝欣賞
中國必勝
鄭曉明
大地如此安靜,
禮花無影,
樂曲失韻,
萬家無聲。
長江並不安靜,
三鎮遇險,
巨浪橫飛,
暗流奪命。
白山黑水,
南疆西域也不安靜,
山川原野,
樞紐邊城不速之客到訪,
軍民奮起抗爭。
平民百姓固守安靜,
居家自保成為貢獻;
按兵不動詮釋忠誠。
沒有苦難的時候,
總覺得四季會歲月靜好。
沒有危險的時候,
總覺得夢想會一路飄紅。
徵程上,
從來都伴著風霜雪雨,
大海上,
又何嘗沒有驟雨狂風。
疫情無情,
人們為家園祈禱;
人間有愛,
熱土上走來了無畏的英雄。
翹首南山,
南山不老,
不老的是那棵青松。
仰望旌旗,
旌旗獵獵,
感動的是萬千心靈。
耄耋老人的雙眸,
紅的讓人心碎。
那顆國士的壯心,
站在靈魂的高處,
成為時代圖騰。
白衣天使的羽翼,
白的令人崇敬。
那雙聖潔的翅膀飛到病人身旁,
成了生命的救星。
一行行逆行的腳步,
一個個堅定的身影。
一滴滴親情的淚水,
一顆顆果敢的心靈。
14億人民,
組成了一支中華大地浩浩蕩蕩的驅魔大軍。
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
到處都是可歌可泣的場景。
辛苦了一年的務工人員,
好不容易熬到回家團聚的時刻,
此時接到命令,
他們放下筷子,
便來到了江城。
新建的醫院完工,
他們還要把自己的工資捐出。
這些普普通通的農民工啊,
你讓我們感動。
退役的老兵捧出大愛,
他說1998抗洪,
我在一線;
2008冰災,
我也在一線,
今天的抗疫我還要盡責,
盡職衝鋒。
他把五頓蔬菜送到了前線,
表達一位退役軍人的赤誠。
河南洛陽的一個家具廠,
接到了一筆20萬元的訂單,
得知這是火神山醫院所用。
老闆回復,
不用買,
我們免費捐贈。
(學校為離退休老同志分發口罩)
疑似感染的醫生,
為了給輸送救護物資的車輛帶路,
在車前一路小跑,
那個卑微卻高尚的背影,
看著讓人心酸,
讓人心疼。
連日來,
平靜的街上,
只見一個個快遞小哥匆匆的身影。
連日來,
手機的屏前,
是那一雙雙牽掛同胞 關注疫情的眼睛。
(學校在社區集中供應蔬菜)
危難中的堅守令人唏噓,
平靜中的偉大讓人動容。
遼闊的國土正成為驅魔的戰場,
可敬的勇士正詮釋閃光的人生。
如果不是這場災難,
我們或許看不到這麼多純淨的心靈。
如果不是這次大考,
怎知道這些普通人也可以成為英雄。
(參與疫情防控的黨員先鋒隊志願者)
庚子輪迴,
歲月峰火;
六十甲子,
「新冠」橫行。
九省通衢,
危情屢屢;
三鎮江河,
險象重重。
華夏兒女,
萬眾同心,
一級響應,
支援武漢,
眾志成城。
山海共音,
軍民齊力,
風月同天,
水乳交融。
(校友捐贈物資)
面對艱苦的鬥爭,
中華民族奏出交響,
黃河的濤聲就是見證。
面對嚴峻的考驗,
炎黃子孫挺起脊梁,
巍巍崑崙是你偉岸的身影。
中國必勝!
聽那黃鐘大呂!
中國必勝!
看那雨後彩虹!
作者:鄭曉明(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北京市音樂家協會會員、黑龍江省作家協會會員)
朗誦者:何學軍、任泓、溫桂菊、侯曉光、劉春華、克利(本音頻為獨立朗誦,後期合成)
音頻合成:王日升
圖片:西電參加抗擊新冠肺炎網絡書畫作品、西電官網
原標題:《詩援抗疫 | 配樂詩朗誦《中國必勝》》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