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愛吾師】十部電影詮釋老師的偉大

2020-12-16 少兒臺

【吾愛吾師】十部電影詮釋老師的偉大

少兒資訊 中央電視臺 2015年09月11日 10:09 A-A+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有人把他比作紅燭,有人把他比作園丁,他就是我們的平凡而又偉大的老師。三尺講臺迎冬夏,他的堅守和用心良苦,為學生撐起了一片天。一起看看這些關於老師的經典電影,在光影中感悟老師平凡中的偉大!

《死亡詩社》美國,1989

  威爾頓預備學院以其沉穩凝重的教學風格和較高的升學率聞名,作為其畢業班的學生,理想就是升入名校。新學期文學老師約翰·基汀的到來如同一陣春風,一反傳統名校的嚴肅刻板,他的教育宛如潤物無聲的春雨留在每個人心裡。

  基汀帶學生們在校史樓內聆聽死亡的聲音,反思生的意義;讓男生們在綠茵場上宣讀自己的理想;鼓勵學生站在課桌上,用新的視角俯瞰世界。老師自由發散式的哲學思維讓學生內心產生強烈的共鳴,他們漸漸學會自己思考與求索,勇敢的追問人生的路途,甚至違反門禁,成立死亡詩社,在山洞裡擊節而歌!

《心靈捕手》美國,1997

  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學教授藍波在席上公布了一道困難的數學題,卻被年輕的清潔工威爾解了出來。可是威爾卻是個問題少年,成天和好朋友查克等人四處閒逛,打架滋事。當藍波找到這個天才的時候,他正因為打架襲警被法庭宣判送進看守所。藍波向法官求情保釋,才使他免於牢獄之災。

  藍波為了讓威爾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不浪費他的數學天賦,請了很多心理學專家為威爾做輔導,但是威爾十分抗拒,專家們都束手無策。無計可施之下,藍波求助於他大學的好友,心理學教授尚恩,希望能夠幫助威爾打開心房。

《一個都不能少》中國,1999

  一個只有十四歲的農村少女魏敏芝,臨時頂替高老師的空缺,幫助他管住班級一個月。高老師的要求是學生人數「一個都不能少」。於是魏敏芝讓學生抄課文,她自己就在教室門口守著。可是一個叫張繼科的學生卻因為家庭貧困而拋去城市打工。對高老師有承諾的魏敏芝只好孤身一人來到城市尋找學生。魏老師的學生跑到城市裡打工,毫無社會經驗、也毫無社會資源的她執意來到城市找自己的學生。那段在電視臺裡錄像找人的片段成為影片裡最動人的段落。

《山村猶有讀書聲》法國,2002

  法國奧弗涅地區的中心平原,山村的生活恬淡寧靜,時間在這裡仿佛變得緩慢而悠長。在這個小村莊裡, 有一座似乎穿越了時空、如古時私塾般的學校。一個老師,一個班級,幾名不同年齡的孩子。喬治,村中唯一的老師,20年中送走一批批學生。這所學校如同與世隔絕一般,靜靜走過春夏秋冬,喬治和孩子們讀書、學習、玩耍,用平淡的言語帶他們認知眼前的繁華世界……

《美麗的大腳》中國,2003

  語文老師在我們的印象中往往是學識淵博、文雅有禮的,而電影《美麗的大腳》中倪萍所飾演的農村教師張美麗卻是土得掉渣、口音濃重,但她用愛滋養了孩子們苛求知識的心。

《放牛班的春天》法國,2004

  1949年的法國,克萊門德來到一間寄宿學校做學監。在這個學校裡,全是劣跡斑斑的問題少年。克萊門德發現學校使用高雅政策教育學生只會適得其反,於是他開始用音樂教化這些學生。他組建了一支合唱隊,發現了皮埃爾·莫安琪的音樂天賦,於是他開始重點培養這個學生。多年之後,皮埃爾·莫安琪成了世界著名的指揮家。

《自由作家》美國,2007

  愛林從事的第一份教育工作,就是在威爾遜學校一個糟糕透頂的班級裡擔任老師。這裡有著給老師們帶來噩夢的學生:他們虛度光陰,消磨時辰,把學校當成18歲之前的遊樂場。更混亂的是,學生們來自社會裡的不同種族和各類底層階級,分幫結派互相鬥毆。

  愛林想方設法讓仇恨遠離孩子們的心,消解他們之間的敵意,可是,作為一名白人老師,孩子們對她樹起了重重心牆,愛林的教育理想在現實中一次又一次地碰壁。

  孩子們跌入深淵的心靈是否無藥可救,他們的未來能否在愛林的循循教導下重現曙光,愛林的肩上承著千斤重擔,她只有一本或者可以感化孩子的《安妮日記》,以及一顆熱忱真誠的心,帶領迷失的孩子找到明燈。

《地球上的星星》印度,2007

  對於8歲的男孩伊夏來說,世界是充滿了驚奇和快樂的萬花筒,他正在用一切他能夠想到的方式和這個陌生的世界進行著交流,同時也充分的享受著大地萬物慷慨的贈與。可是,這樣的伊夏卻是成年人眼中的問題兒童:他的成績不好,在班上的排名靠後,腦子裡還充滿了各種匪夷所思的鬼點子,在又一次闖下大禍後,忍無可忍的父母將他送往了寄宿學校。

  雖然伊夏的新生活並沒有什麼改變,但在內心裡,和父母分離的生活讓他感到悶悶不樂,這時,一位名叫尼克的美術老師走進了他的生活。和以往所見到的固守成規的老師不同,尼克主張讓學生們保留自己的個性和思想,自由的發展。在和尼克相處的日子裡,伊夏和尼克都慢慢的成熟了起來。

  經過藍波和尚恩的不懈努力,威爾漸漸敞開心胸,而好友查克的一席話,更是讓他豁然開朗。

《水鳳凰》中國,2008

  自小因患小兒麻痺症的陸榮康,雙腿膝蓋以下肌肉萎縮,以自制的鞋套跪行。20歲那年他成為當地一所小學的民辦教師,陸永康深知知識對大山裡孩子們的重要性,穿著自製的「船鞋」挨家挨戶拜訪,把輟學的孩子勸回學校,每次拜訪都要跪行數裡山路。

  陸老師對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處處關愛,感動著孩子也感動了那些一直反對上學的父母們。執教20年,他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學生,他的學生在各個崗位為社會做出了貢獻……

《青春派》中國,2013

  經歷時,覺得備受煎熬;回憶時,覺得難忘無比,這就是高三。在高考備考這場戰役中,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還有他——你的老師,你的戰友!正如影片結尾中的臺詞:「老師,您陪我們度過了艱難、漫長的而又短暫的一年,在這個即將要離別的時候,我們想對您說,我們忘不了您,因為我們真的恨你,但是我們也愛您。」

  了解更多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資訊,請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央視少兒」。

相關焦點

  •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簡考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這句名言,在中國有著特殊意義,值得我們牢記,同時我們也要了解其出處。"吾愛吾師 吾更愛真理"這句話的出處是亞里斯多德的《尼克馬可倫理學》;但是,事實上,希臘語原文冗長而複雜,並不是大家經常引用的那麼簡潔。
  • 吾愛吾師 || 勤毅信誠心上存
    吾愛吾師,吾愛真理。吾愛帶我找尋真理的吾師。所以,感謝您,阿炳老師。思考,是語文老師們深厚韻味的薰陶;靜坐,是各位老師手把手帶出來的沉靜;奔跑,是老師們打開未來大門的開始;戰鬥,是各位老師辛苦付出的檢驗。吾愛吾師,是他們她們的辛苦付出,他們她們的蘊藏期望的鼓勵,他們她們蘊含勝利的微笑,才有語文課上的歡聲笑語,才有同學們進步的興高採烈,才有雙十語文的歷史一刻。
  • 趙英傑||吾愛吾師
    吾愛吾師                               趙英傑|文  人到中年,思維常常不自覺地步入回憶的快車道,想人生歷程,想過客匆匆,想孰是孰非,想反哺感恩……我也多次憶起我的老師,特別是他們對我的教誨與啟迪,令我終生難忘!
  • 吾愛吾師//王浩青
    吾愛吾師
  • 劉文生: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吾愛吾師我的答案和部分老師一樣,是沒有問題、沒有質疑、沒有不同看法,並在答案中對李老師的辛苦和付出表示了感謝,等等話語。李老師在第二次授課中對我們講到:只要提出了意見的老師,這道題基本都得滿分。後來想想才知道:這其實是李老師在以身踐行著我們這節課的民主教育思想啊!
  •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從17歲開始,亞里斯多德就進入柏拉圖學園,追隨老師長達20年之久。亞里斯多德對老師十分崇敬,柏拉圖也十分欣賞這位高徒,兩人保持著一種亦師亦友的關係。亞里斯多德甚至寫過一首詩,來專門表達對柏拉圖的敬意—— 在眾人之中,他是唯一的,也是最純潔的。 ……這樣的人啊,如今已無處尋覓!
  • 美國高分電影《幼兒園教師》天才兒童也需要一個啟蒙者!
    《幼兒園教師》是一部美國劇情電影,由莎拉寇拉潔洛執導,瑪姬葛倫霍主演,故事翻拍自以色列的同名電影,講述幼稚園老師麗莎已步入不惑之年,不僅對工作感到厭倦,回家還得面對正值叛逆期的小孩。《幼兒園教師》所講述的並不是一位偉大詩人的啟蒙,也不是「吾愛吾師」的動人師生關係,而是透過這位極具潛力的孩子吉米,唱出一段在迷惘中看見希望,卻被現實給無情摧毀的悲歌。
  • 致人類階梯上的指路人,愛吾師,愛真理
    即便是橫掃亞非歐的亞歷山大大帝,每到一處陌生的地方,採集到稀奇的物品,他也忘不了快馬加鞭送給遠在家鄉的他的老師——亞里斯多德。即便是亞里斯多德提出的學說與其老師柏拉圖相左,被人質疑是「欺師滅祖」,他回答的「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也反映了他對老師的愛戴與尊敬。
  • 孔維璨:吾愛吾師
    有幸高中三年的求學之路,都是班主任顧衛林老師在旁督促鼓勵。作為老師,他沒有社會上盛行的功利浮氣,相反他身上擁有文人的君子之風和教學的堅持,因而他的數學教學與其個人風格一脈相承——理性簡潔。上學時,顧老師找我們幾位拿獎學金的學生商量,每人從獎學金裡拿出200元來幫助一位家境貧困的學生,並要求保密。在顧老師眼裡,無論家境如何,只要努力奮進,哪怕只是小小的進步,他都能看到。
  • 楚州中學開展「勿忘師恩 吾畫吾師」主題繪畫活動
    同學們利用課餘和社團活動時間創作出了一幅幅優秀作品,其中有真實的素描畫,同學們依靠平時與老師的交流,將老師的面容一絲不苟的描繪出來,使一張張親近而熟悉的面容躍然紙上;有生動的速寫,老師們講課時的興致盎然或輔導時的平易近人都被同學們默默地記在了心裡
  • 吾愛吾師,今生你遇到過幾個經典電影中那樣的好老師
    提到老師,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獨特記憶,他們陪伴了我們的青蔥歲月,用不同的方式影響甚至改變著我們的人生。正因如此,我們經常能在影視作品中看到各種各樣的教師形象。下面就來盤點一下電影史上的那些經典教師形象。· 好老師之桑恩——出自影片:《心靈捕手》 ·今天是9月10號,也就是教師節,在成長的路上,我們必須說一聲師恩難忘。
  • 吾愛吾師
    今天來回憶一下小學和中學的幾位好老師呢。 陳若君老師是小學數學老師,我三年級從浙江轉過來,三裡灣小學(現在來看是真正的所謂的菜小),就是趙樹理的《三裡灣變遷記》那個三裡灣。陳老師經常會把我留下來,留下來的還有幾位學生,她總是細緻耐心地給我們補習(免費),我其實一直不知道我補的內容都是超出當時課本的。
  • 我筆畫我心 我手繪師恩——楚州中學開展「勿忘師恩 吾畫吾師」主題繪畫活動
    為弘揚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和社會風尚,體現青年學子敬師愛師之情,展現楚中師生關係和諧友愛的溫暖畫面,在第36個教師節前夕,淮安市楚州中學開展了「勿忘師恩 吾畫吾師」為主題的繪畫活動。;有生動的速寫,老師們講課時的興致盎然或輔導時的平易近人都被同學們默默地記在了心裡,畫在了筆端,就連談心時嚴肅的神情也惟妙惟肖,充分展現了同學們心目中盡職盡責的教師形象;有風趣幽默的漫畫,老師與同學們生活的點滴,在誇張而風趣的漫畫中得到體現,這點點滴滴中更凸顯了老師的和藹可親和對同學的關心;也有寫意派的同學,畫出了一張張富有深意的畫,他們用或濃或淡的色彩畫出了各種有關老師的故事與品質,大塊的色彩裡面
  • 三尺講臺系國運,一杯清茶謝吾師
    十年樹木,十載風,十載雨,十萬棟梁。教師,是這世界上最偉大的職業之一。往常的這一天都能跟同學們熱熱鬧鬧的給老師慶祝,今天只能在忙碌工作的同時,隔空為恩師遙遙送上祝福。大學的導師溫文儒雅,課堂上深入淺出的講解,每次我遇到疑問,哪怕重複請教也耐心指導…非常感謝我小、初、高、大學的教導過我的老師,也為所有辛苦育才的老師道聲辛苦!
  • 《美麗人生》一部詮釋偉大父愛的喜劇電影
    《美麗人生》(Life Is Beautiful)一部1997年由義大利國寶演員羅伯託·貝尼尼(Roberto Benigni)自導自演的電影作品,一部詮釋偉大父愛的喜劇電影,以喜劇形式演繹一個悲劇性的戰爭故事。
  • 63部教師必看的教育電影
    《鄉村女教師》;9.《心靈捕手》;10.《心靈訪客》;11.《熱血教師》;12.《音樂之聲》;13.《桃李滿門》;14.《四分鐘》;15.《弦動我心》;16.《吾愛吾師》;17.《萬世師表》;18.《搖滾校園》;19.《黑板》;20.《天堂的顏色》;21.《家庭作業》;22.
  • 美國評出20部最偉大愛情電影
    美國評出20部最偉大愛情電影2002年06月13日09:14:19 人民網    《卡薩布蘭卡》(又名《北非諜影》)近日被一家名為「美國電影研究所」的機構評選為「美國最佳愛情影片」。這部於1942年拍攝的電影由漢弗萊·博加特和英格麗·褒曼主演的黑白片在擊敗了《飄》(《亂世佳人》)和《西區故事》(《夢斷城西》)後獲得這一榮譽。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在本次評選中名列前五名的愛情電影都是45年前拍攝的,只有兩部在70年代拍攝的電影入選前10名,它們是《往日情懷》和《愛情故事》。
  • 遇見好老師是怎樣一種體驗?15部著名教育電影,15種偉大老師形象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在這一生中綻放我們獨特的光彩,不要低估自己,不要隱藏自己……」「好老師最偉大的作品,就是幫助眾多的學生踏上了正確的人生之路。」「對於老師來說,心中有春天和陽光,才能夠帶給自己以外的世界春天和陽光。」「教師有兩個職責:給年輕人灌輸知識,是的;但是更重要的是,還要為學生指引方向。」「每一顆心都需要愛,需要溫柔,需要寬容,需要理解。
  • 遇見好老師是怎樣的體驗?15部著名教育電影,15種偉大老師形象
    每當我想起從幼兒園到大學教過我的老師的時候,腦海裡總會浮現這四個字:春風化雨。今天小編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做了一份關於偉大老師的影單。這個單子裡,有15部經典教育電影,描述了15個優秀老師的形象。 從這些電影裡,我們能感受到優秀教師所具備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