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在這秋高氣爽之際,基地迎來了西園教育辦500多名學子。抵達基地後,學員們卸下行李,換上迷彩服,精神抖擻。開營儀式上,實訓處吳主任對培訓的目的和意義進行了闡述,他希望同學們能養成吃苦耐勞的優秀品格,在基地生活的這五天裡基地的教官們將陪伴大家,與大夥同吃同住同訓練,希望這五天的實踐之旅能成為學員們人生舞臺上的精彩超越!緊接著西園教育辦洪老師做了重要講話,她希望同學們在離開父母,來到基地開始集體生活之際,能珍惜機會,積極鍛鍊,培養自理自立能力,為將來做一個自強自立的國家棟梁做好準備。
本次實踐活動主要由軍事訓練結合研學實踐活動,旨在提高學員的生活自理能力,行為自律能力以及吃苦耐勞的能力,同時讓同學們在豐富多彩的研學活動中,學會學習、實踐創新、匡實人文底蘊!
「以前在電視上看到軍人們踏著整齊的步伐,站著挺拔的軍姿,覺得很簡單,可今天的我才發覺,原來站軍姿是那麼地累啊,站的時候得像木頭一樣一動不動,才五分鐘,我就已經汗流浹背。」車厝小學五年級二班的周麗美同學如是說。國防訓練是本次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著重培養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及吃苦耐勞的能力。會操場上,學員們英姿颯爽,步伐整齊如一,口號堅定響亮,這讓霞浯小學五年級一班的陳貴雲同學感觸頗深,她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不管做什麼事情,總是先苦後甜,只有你努力才有可能有收穫,如果你不努力,就別想靜待收成!」
「經過了兩天的辛苦訓練,終於迎來了第三天的活動——外出研學,大家都格外地高興,我們來到了來旺良品堂閩南古早味,體驗喜文化與面線製作。在觀看了各式各樣喜的場景後,我們來到了製作閩南特色食品的製作車間,了解了閩南古早味製作的傳承與創新。隨後,老師帶領我們動手製作面線!加水、倒鹽、和面……大家小心翼翼地,最後的成品有扁有圓,有長有短。接著老師帶著我們觀看了面線大師製作的面線,又細又長,和我們的簡直是天壤之別!這讓大家感嘆不已,經不住為手藝人點讚!」這是版築中心小學五年級1班的張豔婷同學在自己的實踐日誌上記錄下的研學實踐活動過程與感悟。
國防訓練後的環節便是研學實踐活動。在活動過程中,同學們以家鄉泉州為課堂,走進泉州海外交通博物館、晉江城市展館、來旺良品堂閩南古早味傳承基地、五店市、洛陽橋與清源山老君巖,了解家鄉的服飾、習俗、自然環境、地理狀況、建築風格以及飲食文化等,體會家鄉深厚的文化底蘊;
走進鄭成功紀念館與內坑紅色糧倉,了解家鄉的英雄人物以及歷史發展;
走進來旺良品堂、洛陽橋、開元寺、老君巖以及永春中國香都廣場,領略家鄉的人文底蘊與歷史厚重感,透過食品、建築、民俗感悟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將傳統的美好,傳承給未來!
閉營儀式上,西園教育辦洪老師對全體領導、老師及教官表達了最真摯的感謝,並且對五天的實踐活動所見所聞與感想進行了交流分享,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道路上能繼續保持認真、謙虛與努力。
社會實踐活動至此拉下了帷幕,再見了,2026期間的西園學子們,願迷彩生活成為你們永遠的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