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孩子長大,是一瞬間的事

2020-09-10 諾亞小哈尼

沒有誰是完美父母,但孩子的成長之路,何嘗不是父母修行之路。

提到家人,你腦海裡最先想到的是什麼?

是一起吃飯的熱鬧,是一起睡覺的踏實,還是一起玩耍的快樂?

是生氣了哄你開心,委屈了替你出頭?還是小事隨你鬧,大事往他身後靠?

是枝裕和的電影裡說:並不是只有血緣關係才能成為家人,而是有了羈絆,才成為家人。

最近熱播的《以家人之名》,就有這樣異父異母的「三兄妹」,因為巧合、陪伴與羈絆而成為一家人。

大哥凌霄:妹妹意外去世,爸媽每天爭吵不停,最終爸媽離婚;

小哥賀子秋:爸爸不知所蹤,媽媽借了錢遠走高飛,被李海潮好心收養;

妹妹李尖尖:媽媽孕期因肺動脈高壓去世,父女倆經營一家麵館相依為命;

於是,三個沒血緣關係的孩子,兩個性格迥異的爸爸,搭夥成了一大家子。

可就是這樣非親非故的一家人,卻讓無數觀眾哭哭笑笑,甚至有人萬分感慨地說:「他們重新定義了家人的含義。」

跟著劇情哭過笑過氣過,這8條教育真相,值得每個父母看一看。

父母吵架,最大的輸家是孩子

凌霄的妹妹去世後,母親陳婷性情大變,幾乎每天都與丈夫吵架。

父母一吵架,凌霄就坐在門外樓梯上,拿著一本書,聽著摔東西的聲音。

如果不是遇上了活潑開朗的李尖尖,凌霄大概會一輩子孤僻下去。

很多父母以為孩子還小,很多事情都不理解,所以無所顧忌地當著孩子的面爭吵。

其實孩子的內心非常敏感,越是小的孩子越會察言觀色。

當家長不懂得管理負面情緒,孩子也會被折磨得遍體鱗傷:父母猙獰的面孔、耳邊刺耳的謾罵,都可能成為孩子的陰影,伴隨他的一生。

即使長大後,家長再多的反思與道歉,都無法彌補和孩子之間的裂縫。

缺愛的孩子,都在被迫懂事

賀子秋,大概是全劇最讓人心疼的一個孩子。

爸爸想要打掉他,媽媽賭氣生下他後又拋棄,外婆和二姨也養不起他。

被李海潮收養後,他半夜起來在廁所洗衣服,到廚房幫廚掃地,明明最愛吃糖醋排骨,卻說「爸,我不愛吃肉,就愛吃青菜。」

來麵館吃麵的婆婆們故意逗子秋,說他不好好表現,不聽話你爸就把你送走。

本來就敏感自卑的子秋,一下子就紅了眼眶。

李海潮蹲下來溫柔地告訴他:「爸不會給你送走的,哪都不去,就在爸身邊。你跟小尖一樣,都是爸的孩子,爸怎麼捨得送走呢?」

那一刻,真的又戳淚,又暖心。

被所有親人拋棄的子秋,全部的底氣就是那句不會送他走吧。

慶幸的是,儘管原生家庭給子秋帶去了無法磨滅的傷害,他還是被李海潮一家治癒了。

看著長大後的子秋變得開朗健談,一條彈幕感慨道:「到底有多少的愛,才能成長得這麼好。」


過於強勢的愛,會讓孩子失去主見

齊明月是李尖尖的高中同學,不僅是學霸還是班長,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成績優秀、舉止得體、懂事、聽話……

可是這個高分學霸的內心深處也有自己的隱痛。

明月的媽媽對她要求格外嚴格:

幹涉她的朋友圈交際,不允許和差生交朋友;

否決孩子的意見,然後再責怪她沒有主見;

就連長大工作後,女兒穿衣打扮都要指點。

媽媽的長期控制,磨平了明月的性格,使得她越來越沒有主見。

大到高考志願,小到飯局點單,媽媽說東,她絕對不敢往西,只是一味地順從。

「我都不知道我想當律師,是我媽想讓我當律師」。

多麼讓人唏噓的一句話!

強勢的父母,養不出自信、有主見的孩子。

父母需要控制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那顆放不下的心。

給孩子選擇的權利,自由呼吸的空間,孩子才能越走越遠,越來越好。

幸運的孩子,用童年治癒一生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李尖尖就屬於前者。

每天跟在凌霄屁股後面,愣是用自己的熱情,融化了凌霄堅硬的內心;

小時候一遍又一遍把子秋的行李箱往外丟,長大後卻一起同仇敵愾。

這個被寵愛大的孩子,無論怎麼惹禍闖事,身後都有4個男人為她兜著。

她有最好的童年,也有最安全的精神世界。真讓人羨慕啊。

好父母,是試著當出來的

李海潮,大概是這個夏天最溫暖的男人了。

不僅做得一手好飯菜,也用善良和無私照亮三個孩子一生的道路。

可現實中真的有他這樣的人嗎?

有,很少。

大部分的家長,不關心孩子的內心想法,也不懂得如何用溫和的方式引導孩子。

他們的教養方式,簡單而又粗暴。

可其實,孩子長大變成什麼樣,是由他們童年的一件件小事組成的。

做一個合格的家長,很難,但其實,在做爸爸這件事上,李海潮並沒有立下高言大志,而是一步步嘗試著行動。

所以,別總想著當一個好父母,要「試著」去當一個好父母。

孩子是最單純的,誰對他好,他就對誰好

凌霄的媽媽回來後,把生活攪得天翻地覆。

李爸心疼凌霄整夜整夜地失眠,變著花樣給他做好吃的。

就這樣,外婆還說:「李海潮之所以對你好,是因為你爸爸給他錢了。」

媽媽陳婷也質問:「李海潮有沒有把錢都用在你身上?」

可是凌霄毫不遲疑懟回去:「李爸把我當親兒子照顧,我也會把他當親爸。」

小孩子才沒有成年人間的算計,誰對自己好,孩子心裡都知道。

不是只有血緣關係,才能叫家人。

互相依靠、用心對待,一樣也可以成為一家人。

孩子身上的每個發光點,都離不開父母

李尖尖身上的每個發光點都可以在爸爸李海潮的身上找到痕跡。

李海潮在同時失去妻子和兒子後,沒有被孤單和傷心打敗。他給了李尖尖十足的愛,把家裡收拾得井井有條,把麵館打理得風生水起,對街坊鄰居一如既往的友好豁達。

他的愛與擔當造就了李尖尖的樂觀與善良;他的默默承受教會了李尖尖堅持與仗義。

李海潮包容了女兒的不完美,允許女兒發展興趣,並由衷地為女兒的木雕得獎開心不已。

他的寬容,給了李尖尖不懼風雨的強大內心;他的支持,給了李尖尖追夢的底氣。

哥哥們突然離開,李海潮心有不舍,但他知道尊重孩子的選擇。

街坊們議論他養了兩個白眼狼,但他理解孩子的苦衷,他心疼,他信任,所以他自始至終都沒有說一句為難孩子的話。

父母存在的意義,不是操控、不是刻畫。而是讓孩子一想到父母,內心就會充滿力量,充滿溫暖,從而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力量,並以此獲得人生真正的樂趣和自由。

成長,是不斷和解的過程

劇裡有一個場景:凌霄的親生母親出車禍癱瘓,外婆也因病去世了。

接到電話的那一刻,他怔住了,也就在那一瞬間,這個猶帶稚氣的少年突然明白了生活的重量。

也許成長往往意味著責任,於是他選擇回到親生母親所在的新加坡,照顧這個對他而言「生而不養」的女人。

受到原生家庭傷害的人,在他人的愛中治癒傷痛,但回歸到最後,似乎總要用自己的力量與這些傷痛和解。

記得《請回答1988》裡面德善爸爸對她說的一句話:「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

我們都是第一次當子女,正如父母也是第一次當父母。

成長的那一瞬間,也許就是我們發現世界上並沒有完美的父母,也沒有完美的家庭。然後與自己和解,與父母和解,與世界和解。

和解不等於「原諒」,但它意味著放過自己。

很多人喜歡這部劇,是因為這部劇裡看到了自己夢想中童年的模樣。瑣碎但不失溫馨的日常,細膩但不失煙火氣的生活。有過爭執和吵鬧,但溫暖和歡樂始終伴隨家人左右。

在這種溫暖有愛的環境長大的孩子,即使遇到再多風雨,也有底氣迎難而上。即使受傷之後,也能心懷暖陽,耀眼存在。

在現實生活中,沒有誰是完美父母,可以保證給孩子一個和諧有愛的環境。但孩子的成長之路,何嘗不是父母修行之路。

相關焦點

  • 《以家人之名》心疼凌霄:有時候長大,真的只是一瞬間的事
    >01《以家人之名以前的時候他還不需要扛那麼多事,他還可以為自己選擇,可是之後呢,他要學會自己扛事。那一瞬間,凌霄也長大了吧。很多人都不理解,說凌霄的人設崩塌了,他媽媽那樣對他他為什麼還要去新加坡照顧她。
  • 《以家人之名》:長大就在一瞬間,希望懂事的孩子也一樣純真
    最近劇荒的我追了一部青春家庭劇《以家人之名》,一看就停不下來,連刷6集。這6集每集都既有笑點又有淚點,從小演員到老戲骨演技都在線,劇情流暢,細節滿分,頗有點韓劇《請回答1988》的感覺。那天,她有事出門,讓兒子凌霄和妹妹在家玩兒,她給兄妹倆鎖上門,為了防止孩子跑出去,她選擇了把門反鎖。凌霄餵妹妹吃核桃,結果妹妹被噎到,他跑到門口拼命的撞門,也沒有人來救他們,最後妹妹去世了。自責,成為了媽媽和凌霄心裡甩不掉的包袱,原本想要不提過去繼續走下去,但是這根刺一直隱隱作痛,鬧得家裡沒有一天安寧。
  • 《以家人之名》別用"懂事"綁架孩子的成長,壓抑孩子的天性
    一個孩子在本該無憂無慮的年紀,為什麼要過早的注重他人的感受,體會他人的苦,分擔大人的擔子,他難道不是應該享受童年,享受這個年齡該有的放肆和任性嗎!如果可以,我真想對所有的家長說,別讓孩子太早懂事,讓他們慢慢的長大,放肆的成長。
  • 《以家人之名》收官!孩子的成長之路,也是父母的修行之路
    是枝裕和的電影裡說:並不是只有血緣關係才能成為家人,而是有了羈絆,才成為家人。,一個家庭,歡樂,苦惱,衝突,所有的所有羈絆在一起 《以家人之名》收官,結局可能讓很多人頗感遺憾,因為有很多人很多事都沒有來的及交代,故事卻戛然而止了……
  • 《以家人之名》:不要以父母之名,捆綁孩子的人生
    《以家人之名》刷爆全網,溫暖的親情到瑪麗蘇的愛情,每一步都是現實的寫照,不要總說電視劇狗血,現實中更狗血的例子都比比皆是。李海潮把凌霄、賀子秋、李尖尖三個孩子撫養大,既當爸又當媽,給了他們最好的愛和關懷,讓他們出生在如此奇葩的家庭也沒有長歪,一個比一個溫暖可愛。
  • 以家人之名電視劇經典說說語錄
    3.我聽說,人本身就一瞬間長大的,別人都不知道,只有你知道的一瞬間。4.有血緣的不一定能成為家人,但是互相愛護的人,一定可以。5.年紀小的時候,從沒有想過分別,總覺得時間很慢,可時間在任何時候,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它在牽著我們走。
  • 《以家人之名》兒時是兄妹,長大後卻成為戀人,這算亂倫嗎?
    《以家人之名》的片花和預告一經播出,可謂是吊足了觀眾的胃口,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李尖尖也太幸福了吧,於是乎在所難免的入了坑。兒時的感情最是純粹,小演員們的年紀雖小,但演技也太贊了吧!因為家庭變故,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小孩成為了彼此新的家人。
  • 孩子的長大就在一瞬間
    原來寶寶昨天買玩具時說的話是發自內心的真心話,他知道什麼是言出必行……是的,我兒子長大了!爸爸今天下夜班,所以爸爸去送寶了,因為疫情關係,家長不能進園,爸爸電話裡給我描述了下兒子自己一個人排隊進校門、校醫測溫、看嗓子……一個從不撒開手的小朋友獨立完成了這麼多事,可能有驚恐、有猶豫,但是這也是長大的表現吧
  • 《以家人之名》:家人不只是血緣關係,更是互相之間情感的羈絆
    由張新成、宋威龍、譚松韻主演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正在熱播中,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兄妹聚在一起成為了彼此之間的親人。劇中的劇情和情節引發觀眾的熱議,迅速登上各大話題榜單。劇情播出的前幾集,觀眾就很容易被帶入這「一家五口」的日常生活中。這一點,主要歸功於製作團隊對於劇中的生活細節的真實呈現。
  • 林海音《爸爸的花兒落了》:長大往往是一瞬間的事,失去也是
    回首往事,人的長大往往是一瞬間的事,連同失去也是。小說中,小英子是個剛剛小學畢業的孩子。在她看來,代表畢業生致謝詞就是天大的事,而在這個人生的榮耀時刻,爸爸卻因病不能到場,便是最大的遺憾。「英子,不要怕,無論什麼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那么爸爸不也可以硬著頭皮從床上起來到我們學校去嗎?
  • 《以家人之名》背後隱藏的教育真相,值得父母深思
    近日,《以家人之名》熱播,一起來看看其中蘊含的教育真相!提到家人,你腦海裡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是一起吃飯的熱鬧,是一起睡覺的踏實,還是一起玩耍的快樂?是生氣了哄你開心,委屈了替你出頭?還是小事隨你鬧,大事往他身後靠?
  • 孩子的說明書丨《以家人之名》熱播!劇中值得學的8條教育真相
    最近熱播的《以家人之名》,就有這樣異父異母的「三兄妹」,因為巧合、陪伴與羈絆而成為一家人。其實孩子的內心非常敏感,越是小的孩子越會察言觀色。當家長不懂得管理負面情緒,孩子也會被折磨得遍體鱗傷:父母猙獰的面孔、耳邊刺耳的謾罵,都可能成為孩子的陰影,伴隨他的一生。即使長大後,家長再多的反思與道歉,都無法彌補和孩子之間的裂縫。
  • 從《以家人之名》,看原生家庭那些事
    近年來,原生家庭這個詞,頻頻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從之前熱播的《歡樂頌》,《都挺好》,到今年大火的《以家人之名》,都是在從不同的角度,來探討原生家庭對人生的影響,那麼,究竟什麼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是一個社會學概念,是指兒女還未成婚,仍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
  • 《以家人之名》熱播:自私的父母養出的孩子,長大後真的很難快樂
    最近電視劇《以家人之名》熱播,豆瓣評分一度上到8.6,單親家庭長大的女孩李尖尖,活潑開朗,吸引了眾多網友的眼球。本以為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都會比較內向、自卑,但是在李尖尖身上沒有看到一點負面情緒的影子。其實,並不是父母雙全,孩子就一定能快樂長大。劇裡凌霄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因為妹妹的意外離世整天爭吵,懂事的凌霄就像一隻被嚇壞的小羊一樣,每天在父母的爭吵裡鬱鬱寡歡,小小年紀就很少看到他的笑臉。直到父母離婚,凌霄才擺脫父母的爭吵,過了幾年安生日子。
  • 《以家人之名》熱播:自私的父母養出的孩子,長大後真的很難快樂
    最近電視劇《以家人之名》熱播,豆瓣評分一度上到8.6,單親家庭長大的女孩李尖尖,活潑開朗,吸引了眾多網友的眼球本以為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都會比較內向、自卑,但是在李尖尖身上沒有看到一點負面情緒的影子。其實,並不是父母雙全,孩子就一定能快樂長大。劇裡凌霄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因為妹妹的意外離世整天爭吵,懂事的凌霄就像一隻被嚇壞的小羊一樣,每天在父母的爭吵裡鬱鬱寡歡,小小年紀就很少看到他的笑臉。
  • 《以家人之名》齊明月:在父母否定打擊下長大的孩子內心有多自卑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了,三個原生家庭有缺失的孩子,經歷一系列事件,獲得了治癒。然而,裡面有個配角人物,卻讓我心疼。她就是齊明月。這個孩子,在母親的否定打擊下長大,表面乖巧,實際叛逆,把媽媽不許做的事,全部做一遍,喝酒,唱歌,瘋。
  • 《以家人之名》:想讓孩子優秀,做對這件事效果翻倍
    《以家人之名》最近正在熱播,有人把它當偶像劇看,喜歡裡面高大帥氣的凌霄,古靈精怪的李尖尖,或者是乾淨清爽的賀子秋,而我卻把它當成了一部教育寶典,一次次為這三個孩子的悲慘身世揪心落淚,又一次次慶幸他們遇到了心軟善良
  • 《以家人之名》凌霄的藥有問題,賀子秋沒有細查,凌霄回來有隱情
    《以家人之名》凌霄的藥有問題,賀子秋沒有細查,凌霄回來有隱情。《以家人之名》是由丁梓光執導,譚松韻、宋威龍領銜主演,張新成特別出演的青春成長治癒劇。宋威龍在劇中飾演大哥凌霄,是一個沉穩細膩的男孩。張新成在劇中飾演賀子秋,是一個能自我治癒的男孩,即便是被拋棄過依舊能活著積極向上。
  • 《以家人之名》熱播,為父母揭示8條教育真相
    ,而是有了羈絆,才成為家人。 最近熱播的《以家人之名》,就有這樣異父異母的「三兄妹」,因為巧合、陪伴與羈絆而成為一家人。每天跟在凌霄屁股後面,愣是用自己的熱情,融化了凌霄堅硬的內心;小時候一遍又一遍把子秋的行李箱往外丟,長大後卻一起同仇敵愾。這個被寵愛大的孩子,無論怎麼惹禍闖事,身後都有4個男人為她兜著。她有最好的童年,也有最安全的精神世界。真讓人羨慕啊。
  • 以家人之名:父母那句「我都是為了你好」,算不算道德綁架?
    《以家人之名》中,齊明月與媽媽的爆發性爭吵,引爆了熱搜, 這個話題引發近2億人關注。媽媽把否定當做「為你好、關心你」,然後理所當然地發號施令。明月對此表面上言聽計從,實際上慢慢開始陰奉陽違——嗨歌喝酒,明明是最鬧騰的人,卻在父母面前裝成乖乖女。高考故意少填了一張答題卡,這個女孩用最無奈的方式做著最有力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