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二廠逆勢而上受太極集團通報嘉獎 實現銷售與利潤雙增長

2020-12-25 江津網

太極製藥二廠車間

江津網12月24日訊(記者 廖洋 通訊員 黃梅)日前,從區經濟信息委傳出喜訊,太極集團重慶中藥二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藥二廠」)在今年受新冠疫情的不利影響下逆勢而上,實現銷售與利潤雙增長,受到重慶太極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通報嘉獎。

中藥二廠是全國大型醫藥集團——太極集團的主要生產基地之一,具有60多年藥品生產歷史,是中國知名中成藥企業,濃縮丸生產獨具特色,被譽為「濃縮丸製造專家」。數據顯示,今年截至12月13日,中藥二廠累計發出4.3億元產品,提前超額完成集團公司下達的2020全年銷售指標,同比增幅達22%,超額實現去年全年經營利潤,同比增幅達到13%,實現銷售與利潤雙增長。

太極製藥二廠車間

此次通報嘉獎表揚了中藥二廠克服疫情影響,統籌安排抓發展,嚴格執行集團公司「目標不動,任務不減」的總基調,全體員工恪盡職守,緊鑼密鼓開展生產、採購、物流等各項工作,確保了複方板藍根顆粒、六味地黃丸等一大批產品順利達產銷售。

其實,中藥二廠在今年逆勢而上,與企業技改密不可分。近年來,該公司在生產過程中採用了一系列智能化裝備和技術應用,數位化包裝車間配備中央控制中心,建立了高效智能物流輸送分選、碼垛系統,9條全自動化高速生產線均配備機器人,實現自動開箱、裝箱、裝合格證、裝箱單、封箱、列印藥監碼標籤、自動貼標、自動掃碼、自動封箱、自動綑紮,整個過程實現無人化運行。

太極製藥二廠車間

數據是技改成果最後體現。目前,中藥二已徹底解決產品裝量的質量風險,不僅節省了包裝材料用量,在包裝密封性能上也有顯著提高。此外,還節約了主要包裝線的人力資源,勞動生產率成倍提升。

中藥二廠負責人表示,通過技改,企業成功將普通濃縮六味地黃丸進一步濃縮成每次僅服3丸的「超濃縮六味地黃丸」,榮獲「國家發明專利」。發明的LM—光電計數分裝機設備獲集團公司「太極技術發明一等獎」。同時,還創新了「小組採購」方法,使企業原材料採購成本大幅下降。

太極製藥二廠車間

相關焦點

  • 雲南全省生物醫藥產業利潤逆勢增長
    12月10日,雲南省2020年全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上通報,2020年,雲南省實現全省生物醫藥產業利潤逆勢增長,醫藥市場呈現復甦回升態勢;全省藥品安全穩中向好,連續20年未發生重特大藥品安全事故,切實保障了人民群眾用藥安全。
  • 太極集團旗下藥品質量不合格被通報 轉型產品銷售慘澹
    文件指出,近期,在國家藥品抽驗中發現,標示為庫爾勒龍之源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等25家藥品生產企業生產的安神補心丸等29批次藥品經檢驗為不合格產品,其中包括太極集團重慶中藥二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中藥二廠」)生產的批號為1401003的小兒咳喘靈顆粒。
  • 華為2018年年報發布:營收利潤實現逆勢雙增長,研發費用亮眼
    根據華為2018年年報數據顯示,華為全年(2018年)實現營收規模達到7212億元,同比猛增19.5%!在利潤層面,華為在2018年的淨利潤為593億元,同比增長25.1%!華為,在「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頻生的2018年,頂住壓力,實現了營收和利潤逆勢雙增長,殊為不易!
  • 51家上市中藥企業一季報:15家利潤過億,37家利潤下滑,老字號遭遇新...
    其中,14家企業實現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但37家利潤不及同期。具體來看,一季度中,白雲山實現營收169.85億元,是唯一營收突破百億的中藥上市公司,而緊隨其後的是營收77.4億元的雲南白藥、營收39.5億元的天士力和營收31.4億元的華潤三九。
  • 疫情下,這些大陸臺企海外銷售逆勢增長
    疫情嚴密防控下,一些大陸臺企不僅有序復產復工,海外銷售也實現逆勢增長。 疫情雖是不期而至,知名臺資企業旺旺集團對於海外市場的拓展卻是「有備而來」,二季度南美和北美市場銷售實現15%的增長,亞太市場增幅也達到約10%。成立於1962年的旺旺集團,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就來到大陸投資設廠,相繼設立30多家獨立分公司。
  • 武商營收逆勢增長15.83%反超中百 中商集團暫時掉隊
    武商、中百、中商三大集團近日發布上市公司半年報。在中國實體百貨銷售規模大幅下滑背景下,武商增長強勁,中百徘徊中遊,中商暫時掉隊。  半年報顯示,武商集團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85.31億元,同比增長15.83%;中百集團半年營收84.84億元,同比增長6.32%;中商集團上半年下滑2.57個百分點,營業收入為21.81億元。
  • 探訪太極集團雙加工業園區:現代科技為中醫經典名方注入新活力
    日前,新華網「十九大精神進企業」報導組前往太極藿香正氣液的誕生地——重慶涪陵雙加工業園區一探究竟。眾多中藥知名產品從這裡走出乘車來到位於涪陵區太極大道上的南湖工業園區,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四層高的製藥廠房,從下到上分別是塑料瓶注射液、糖漿劑、口服液和膠囊的生產車間。
  • 大商集團2019年銷售實現3280億
    大商集團2019年銷售實現3280億 半島晨報
  • 年營收過百億,利潤卻只有7000萬,是什麼「拖累」了太極集團
    這麼說並不是危言聳聽,不提從前,光看太極集團2018年的業績報告,就能發現一些端倪。4月16日,太極集團公布了2018年業績報告,根據這份報告顯示,太極集團在2018年實現了106.89億元的營收,與2017年的87.73億元營收相比,實現了21.84%的增長。光看到這兒是不是覺得太極集團明顯發展迅猛、蒸蒸日上?
  • 新生代中藥飲片「破壁」增長
    通告顯示,標示為亳州市滬譙藥業有限公司、安徽省亳州市中藥飲片廠、北京同仁堂(亳州)飲片有限責任公司等9家企業生產的9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為黃麴黴毒素。食藥監總局明確,對上述不合格中藥飲片,當地食藥監部門已採取查封扣押等控制措施,要求企業暫停銷售、召回產品,並進行整改。    而這已經不是傳統中藥飲片首次被爆質量問題。
  • 成本上漲 太極集團藿香正氣口服液提價11%
    11月1日,重慶太極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極集團」)發布藿香正氣口服液調價公告。該公告顯示,鑑於今年藿香正氣口服液主要原料蒼朮等原、輔、包材價格持續上漲,為緩解該公司成本持續上升壓力,從2018年11 月1日起,太極集團對藿香正氣口服液的出廠價平均上調11%。同時對藿香正氣口服液的終端零售價作調整,具體零售價以各省市備案價格為準。
  • 中藥配方藥材貴了五成 小批發商金銀花沒貨 藥材變貴藥企利潤受擠
    太極集團內部人士電話中對記者說,「原材料漲價肯定是有一些影響,我們自己也在種蒼朮。一款中藥產品需要多種原材料,有些藥材,今年種不一定今年有收成。」 記者注意到,去年太極集團宣布自11月1日起,公司對藿香正氣口服液的出廠價平均上調11%。原因是霍香正氣口服液主要原料蒼朮等原、輔、包材價格持續上漲,為緩解公司成本持續上升壓力做出漲價決定。
  • 歷城服務隊助力企業銷售收入「逆勢增長」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5月29日訊(記者 範明昱 通訊員 許司珂 景磊)今年1-5月份,山東耀華玻璃有限公司實現耀華玻璃銷售收入近9000萬元的逆勢上揚,國內銷售訂單同比增長80%,國際貿易訂單同比增長50%
  • 慕尚集團(1817.HK)中期業績解讀 — 線上銷售高速增長,全面復甦指...
    慕尚在危機中逆勢減少庫存,改善存貨結構,提高現金流,一系列應對危機的措施都在表明其在積極應對逆境,提高自身應對「不確定性」的能力。二、線上銷售高速增長,受益於新零售的新趨勢更可貴的是,疫情之中慕尚集團出現逆勢增長的潛力。
  • 時代投研|醫藥生物「期中考」喜憂參半:醫療器械利潤翻番,中藥板塊...
    【摘要】整體營收下滑1.53%,淨利潤逆勢增長11.48%。上半年346家醫藥生物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8515.37億元,同比較少了1.53%,其中僅有151家實現營業收入正增長,195家營業收入出現負增長。利潤則實現了逆勢增長,上半年346家醫藥生物上市公司合計實現淨利潤873.19億元,同比增長了11.48%。
  • 提前撞線 晉級「千億俱樂部」 禹洲集團逆勢增長的深層邏輯
    12月7日,禹洲集團(01628.HK)正式發布公告,禹洲集團累計實現合約銷售突破1000億元。至此,禹洲集團提前撞線完成年度千億目標,正式晉級「千億俱樂部」。此外,根據公告信息,前11個月禹洲集團合約銷售達到986億元,同比增長47%。根據第三方數據,47%的銷售同比增速,也位居TOP50房企前列。
  • 北新建材三季報業績靚麗發布,收入利潤逆勢雙增
    2020年1-9月,北新建材營業收入121億元,同比增長23%;利潤總額24億元,淨利潤21.3億元,歸母淨利潤20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歸母淨利潤19.7億元,營業收入和各類口徑的利潤全部實現逆勢雙增長。截至2020年9月30日,北新建材總資產237億元,資產負債率30%。
  • 藿香正氣口服液銷量連續下滑,太極集團「百億級黃金單品」戰略是否...
    來源:紅刊財經文 | 謝碧鷺編輯 | 王宗耀近日,太極集團披露了2019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6.4億元,同比增長8.9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7083.03萬元。至於虧損原因,太極集團表示,報告期內其主要產品藿香正氣口服液銷量下降且銷售費用同比增長較大。實際上,若剔除非經常性損益的話,從2010年至2019年太極集團的歸母淨利潤有9年為負數。與此同時,太極集團的造血能力也不容樂觀。截至2020年3月末,太極集團帳面上的貨幣資金為24.4億元,其短期借款高達36億元。
  • 2020年銷量逆勢增長的十大黑馬品牌
    回首上半年,我們聽了太多焦慮的聲音,可回過頭,我們發現行業裡的一匹匹品牌黑馬正發揮著他們狼性的一面,逆勢而上,默默實現了上半年的業務增長,更有甚者實現了較去年同期100%的增長。企業應該如何實現逆勢增長呢?看看娃哈哈蘇打水、戰馬、小仙燉、蘋果、華為、珀萊雅、春夏、花西子、一汽紅旗、長安汽車……從這些行業引領者身上,我們或許能找到一些品牌打法和發展思路。
  • 推出網紅大白兔雪糕的光明乳業 去年收入利潤雙增長
    4月20日晚間,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明乳業)發布了2019年年報,通過不斷加碼「新鮮」的戰略布局,「低溫大王」光明乳業去年實現了收入、利潤的雙增長。年報顯示,光明乳業去年實現營收225.63億元,同比增長7.52%;實現淨利潤6.82億元,同比增長29.60%;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4.98億元,同比增長45.84%;實現淨資產收益率9.03%,同比增加2.75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