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lo大家好我是老馬,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為什麼高考都是先考語文?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還有還有這門道》
學生時期考試對於所有學生來說是最不想面對卻又必須要經常面對的事情,即使考試穿插了學生的每一個時期,但是每次考試前的「抱佛腳」,準備考試工具時的緊張,進入考場時的恍惚,答題時的顫抖,這一幕幕現在想來還十分記憶深刻。特別是人生的第一大考——高考。即使是走過了考試多到麻木的高三,當學校宣布考前放假的那一刻,似乎耳朵都能聽到時間一分一秒流逝的聲音。
對於考試我們已經找出了一定的規律,但是對於考試科目的安排一直是學生認可但是卻沒有去問為什麼的事情,因為他們所經歷的考試第一場永遠都是語文,而數學緊隨其後,高考這樣大型我考試更是如此。同樣都是分數比重大的語文和數學,為什麼是語文永遠被安排在數學前面考呢?為什麼不是數學或者其它科目在語文前面呢?
其實這樣的安排是有一定的意義的。語文是學生從開始接受教育起就接觸的科目,而且也是生活中應用最廣泛的科目,相對其它考場上的科目來說,學生對語文得分的把握更高,恐懼性也比較小。
而且從心理上來說很多學生語文考的好與考的差,這個比分差距不會被拉的很大,因為語文的答題帶有主觀性,所以標準答案也不是唯一,閱卷老師的給分也是有主觀因素在裡面的。只要學生給出了自己的解答就有得分的可能。語文這個科目似乎能給學生一種穩定的安全感。
可是數學就做不到這樣,其它科目也做不到,數學同樣是大科目,可是它卻與語文完全相反,答案是一就只能填一,是二就只能填二,即使你答案正確,但是解題方法不對依然得不到分。
先考完語文再進入數學嚴謹的考試中,學生的心理也隨之一松一緊。語文可以給學生一個適應考試節奏的心理準備,而數學的這「一緊」卻是可以給學生敲個警鐘,提醒他們在接下來的考試要趕緊進入狀態了,要是先考數學就慘了。
雖然說這個考試的順序並沒有什麼官方的說明,但是卻是靠語文拉開考試序幕確實會減少學生們不少緊張,也會給他們很多的信心去面對數學這個難關。而通常在語文和數學這兩門考試結束之後,考生的總分差距也慢慢凸顯出來了,學生要想反擊只有在後面的科目上好好發揮才有機會。這樣一來在其它科目的考試中學生也會打起萬分精神,不再懈怠。
這麼一說,這個考試順序安排的真是太為學生考慮了,也實在讓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