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本來是件值得高興的事,但是有些人卻在買車的過程備受折磨。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不懂車,所以走了不少彎路。小編也不講什麼大道理,只是根據自己的買車經驗,分享一下罷了。
一、價格預算
想買車的人,心裡都有自己的預期價格,意思是你能負擔多少價位的車。然後上網搜索這個價位的車都有哪些,在汽車之家、愛卡、易車等汽車網站可以查詢,選出你看著比較中意的幾款車。如果你沒辦法選定哪幾款車,可以根據保值率的辦法去做篩選。
保值率:
很多人買車不會考慮到這一點,然而保值率越高,意味著你的車開了兩三年會後還能賣出價。比如下圖中,保值率最高的是大眾朗逸,五年後,這款車還能賣出一半的價格。即使你的車打算直接開到報廢,保值率也要考慮一下。一般保值率高的車也不會差到哪裡去,市場的反應還是很不錯的。
二、選車型
接下來,就是更深入地去了解和對比這幾款車型。個人覺得了解一款車最好的辦法就是去逛論壇,不建議去看什麼試駕文章之類的,對汽車一竅不通的你,說不定看完後會懷疑人生。逛論壇不是瞎逛,有一定的目的性。
買車帖中:車主會分享買車的一些細節,從中獲取經驗。並且了解這些車的終端價格,優惠幅度如何,方便買車的時候和銷售殺價。
用車帖中:了解這款車在使用過程中都會出現哪些問題,看這些問題是不是在你的接受範圍內。另外一方面,可以了解後期用車的成本,包括維修保養、售後服務之類。
多看看論壇,車輛的安全性,故障率,零配件,油耗,操控和駕駛性能也能略知一二。
配置表對比:逛完論壇後,自己需要什麼樣的車,大概心裡有個底。很多人會被外觀內飾,比如大尺寸屏幕、LED燈、皮座椅之類看得見的東西所迷惑,還是得看看配置表,對比一下。建議看一看配置表,尤其是安全配置方面,畢竟生命安全很重要。如果連主副駕安全氣囊都沒有的車不建議買,不過這樣的車一般是比較便宜的車,也比較少。較為重要的安全配置有車身穩定系統、上坡輔助、牽引力控制、制動力分配等等。在安全配置的基礎上再去考慮其它的配置。
三、實際體驗
選好車以後,如果還不是很有把握,可以問問比較懂車的朋友。實際去店裡看車的時候,最好也帶個會開車懂車的朋友,好好體驗一下。
車的做工:真真切切地去感受一輛車,圖片上的感覺和實際的車輛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外感內飾的做工,以及新車車內的氣味,可以自己去體驗。
駕乘體驗:駕駛的時候,可以感受起步快慢、加速超車等,屬於動力方面的體驗,最主要還是這款車開起來舒服不舒服,適合不適合自己。乘坐方面考慮的是空間大小,座椅的軟硬舒適度,車內的噪音等情況。
不會選車的小夥伴們,你們會選車了嗎,不同人的需求可能不一樣,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