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千方百計助力20萬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

2020-12-17 中國教育新聞網

「滴滴……」隨著手機簡訊提醒聲,一筆500元求職創業補貼發放到貴州中醫藥大學2020屆畢業生韓源手上。加上此前的補助,韓源今年已累計收到貴安新區發放的1500元「求職創業紅包」。這是今年貴州各級各地各高校助推大學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一個縮影。

貴州今年高校畢業生達20.4萬人,同比增加2.5萬人,總數創下歷年新高,就業工作「壓力山大」。韓源說,別看補助資金不多,但對我們這些成天忙於各類應聘與各種入職考試的畢業生來說,無疑是下了一場不小的「及時雨」,如果將這個資金數乘以今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就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了,「黨、政府和學校都這麼給力,我們沒有理由不好好的去找工作或者是創業!」

以「扶」促「動」 鼓勵大學生投身職場求職創業

3月17日,貴州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印發《促進2020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十條措施》。該「措施」分別從擴大基層就業機會、盤活編制崗位存量、支持畢業生自主創業、擴大「訂單班」畢業生就業規模、解決困難群體就業等10個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內容包括「特崗教師招聘1萬人,開發2萬個公益性崗位,增加5000個用編計劃,扶持5000名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對7類貧困家庭畢業生每人再追加500元求職創業補貼……」

貴州先後印發《省教育廳辦公室關於促進2020年全省高職院校訂單班就業工作的通知》《關於做好疫情期間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和《關於做好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幫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印發《2020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百問》20.5萬份,確保畢業生人手一冊,指導和壓實今年的大學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

貴州商學院黨委書記、院長親自安排部署畢業生就業工作,學校還研究制定《關於做好2020屆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實施方案》,及時動員黨團組織、輔導員、專業課教師利用雲上學工、易班、手機QQ、微信和電話等開展就業指導「一對一」幫扶,做到動態管理和精準幫扶。貴州職業技術學院實行「校領導和職能部門包二級學院,二級學院領導包專業,二級學院科級幹部、專業教師、輔導員包畢業生」工作機制,今年預計投入經費300萬元幫助就業,還出臺了包括「按照2000元/人標準獎勵『專升本』學生;將參軍入伍獎勵從10000元/人提高到12000元/人;確保『訂單班』就業人數不少於600人……」等一系列舉措。貴州醫科大從3月初對畢業生就業工作進行安排部署,構建全院參與、全體動員、全力以赴、全方位和立體化的就業工作機制,要求教師要幫助畢業學生認清當前就業形勢,冷靜認識自己的能力和特長,做到既扶「智」又扶「志」。

貴安新區及時發放高校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目前完成近2萬名高校應屆畢業生2800多萬元補貼資金的審批發放。對於大學生創業團隊符合落戶貴安1年且帶動1人以上人員就業等條件的初創企業,還給予自主創業及場地租賃的資金補貼。

以「提」促「升」 激發大學生求職創業自信

前不久,一場針對高校創業者的線上創業輔導訓練營在貴州大學城開營。來自貴州某科技有限公司的專業導師依靠騰訊會議直播,圍繞創業計劃書製作、項目亮點挖掘、商業模式設計等創業知識對貴安新區高校畢業生進行系統的在線培訓。「系統訓練不但提升了我的創業構思與計劃書撰寫能力,還讓我了解到很多優秀創業項目,希望這樣的培訓經常有!」培訓結束以後,貴州電子科技職院的一名畢業生興奮地說。

貴州商學院撰寫並面向畢業生推送《致2020屆畢業生的一封信》等推文32篇,提振畢業生們就業或創業信心,引導畢業生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擇業觀,併合理調整就業期望值;委託第三方開展畢業生在線普查以全面了解畢業生疫情期間的就業狀況、就業意願、就業心態和就業困難;對就業困難畢業生實施「一對一」幫扶,做到提升關愛全覆蓋。

7月2日,貴州商學院將沒找到工作的畢業生用專車送到貴州省人才市場,5000個求職崗位供200餘畢業生挑選。記者在現場採訪時曾不止一次聽到:「學校用專車將我們送到人才市場這本身就是一種無聲的激勵!」

貴州大學充分發揮「畢業生職業發展與就業創業指導教研室」作用,利用微信群、騰訊會議等線上就業指導與諮詢服務平臺,開設「貴州大學就業雲課堂」專題板塊,自主開發線上就業精品課程,至目前已完成8期線上就業指導課程的錄製,不同程度的提升了畢業生求職應聘和創業的能力素養。銅仁職業技術學院自2017年起每年為畢業生參加專升本考試提供考前文化課輔導培訓,為進一步提升高職專科畢業生進入本科學校學習創造了積極條件。當下,正免費為1200餘名畢業生參加專升本開展線上培訓服務。

在老師的指導下數次修改個人求職應聘材料,並在和同學們多次深入探討自己面試的得與失之後,貴州財經大學畢業生小敏(化名)終於找到了自己心儀的工作。她說,「與其漫無目的挑選工作,有目的有意識地提升自己非常重要,希望學校能在包括簡歷的撰寫、面試技巧的掌握等方面給予學生們更多的提升機會!」

以「育」養「靜」 增強大學生求職創業激情

貴州商學院今年共組織開展線上招聘會35場,參會單位646家,發布需求崗位32400個,學生累計投送簡歷5109份。自3月以來,貴州各高校積極組織畢業生參加包括教育部開展的「全國網絡聯合招聘——24365校園招聘服務活動」等在內的各級各類招聘累計4000餘場,為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搭建方便快捷的網上交流平臺,多渠道促進畢業生就業。

同時,教育部門、人社部門還積極引導用人單位在就業環節要適當延長招聘時間、推遲籤約錄取時限,嚴禁用人單位發布針對畢業生的限制性、歧視性招聘信息;對離校時未落實工作單位的大學生保留兩年戶檔,按應屆畢業生身份辦理就業手續。

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一點也急不得,需要「靜」待時機。貴州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辦公室副主任周明認為,學校通過有目的有意識的組織畢業生同時參加各類線上線下招聘活動,其本身就是在對學生進行有意識的職業道德和職業品格的涵養和孕育。這一方面是在「育」大學生的知識素養;另一方面更是在「育」大學生們的才情和智慧。

在組織參加線上線下招聘會、邀請優秀校友談求職應聘或創業的經歷經驗分享座談會、到有用人需求的單位實地參觀考察學習,對畢業生的思想認識或言行舉止等進行「育」的同時,貴州師大和貴州財大等與貴安新區協同建設20餘家眾創空間、科技孵化器和創業孵化基地等雙創孵化平臺,對畢業生的創業激情和信心等進行「孕育」,各種空間、平臺等已成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助推器。

「截至去年,我們的雙創孵化面積已達20萬平方米,入庫雙創導師351位,培育企業1100餘家。」貴安新區科創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林衛向記者介紹畢業季的工作推進,「我們正在籌備雙創示範基地創業就業『校企行』專項行動,將綜合高校學生創業需求,對接專業機構與導師對潛力項目開展針對性孵化培育,助其就地轉化!」

貴州其他高校積極推進校企、校地對接、專業與產業對接等暢通信息共享;加大「雙創」扶持力度,引入各類社會資本多渠道助推畢業生創業創新;推動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機構、創業孵化基地等向高校畢業生開放,為畢業生創業提供諮詢輔導、項目孵化、場地支持等全要素服務,多措並舉促進2020年高校畢業生更充分和更高質量就業創業,推動高校畢業生快速融入社會發展大潮。(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景應忠 通訊員 詹鑫)

作者:景應忠 詹鑫

相關焦點

  • 甘肅敦煌市千方百計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
    今年以來,甘肅敦煌市把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就業工作重中之重,供需兩端發力、創新創業並舉、政企一體推進,全力確保高校畢業生就業局勢穩定。敦煌市制定出臺了《關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支持企業渡過難關加快發展的政策措施》《敦煌市落實中央和省市「六保」工作實施方案》等穩崗穩就業政策,支持畢業生就業。
  • 林芝市千方百計幫助高校畢業生就業
    今年以來,林芝市人社局嚴格按照「穩就業」和「保居民就業」的總體要求,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開動腦筋、創新思路,不斷打牢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基礎,千方百計推動林芝市高校畢業生實現更高質量更加充分的就業。
  • 促進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記者從教育部獲悉: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909萬人,同比增加35萬,就業形勢嚴峻複雜。12月1日,教育部、人社部召開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要求各地各高校千方百計促進2021屆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 貴州新華電腦學院召開貴州省高校畢業生就業論壇
    高校就業已經成為一個頑疾,近日,貴州省高校畢業生就業論壇在貴州新華電腦學院隆重舉行,與會嘉賓就這個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碰撞出很多火花。貴州新華電腦學院趙群副院長、貴州師範大學李兵教授親臨現場擔任嘉賓。貴州師範大學就業指導中心趙主任、高校畢業後自主創業者王成等通過電話連線參與。貴陽市高校畢業生代表、我院畢業學子共計200餘人參與了此次論壇。此次論壇更是吸引了《黔中早報》、網易教育頻道的全程報導。論壇在主持人的開場介紹中拉開帷幕。主持人闡述了當前貴州省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
  • 關於《促進2020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十條措施》的解讀
    問:過去貴州也有相關的鼓勵舉措,這次的十條措施和過去有什麼不同?  答:主要有兩個方面的不同。一是針對性強、體現貴州特色。十條措施緊緊圍繞我省十大千億級工業產業和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千方百計增加就業崗位,鼓勵高校畢業生參與農村產業革命,領辦、創辦農業企業。
  • 今年滬高校畢業生19.3萬!就業服務精準到人,「一生一策」助大學生充分就業高質量就業
    依託本市招生和就業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形成的跨部門合力,滬上高校不斷整合資源擴大崗位供給、不斷優化服務提高精準度,將穩就業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引導畢業生精準就業、充分就業、高質量就業。千方百計擴崗位,主動出擊提前打響「就業戰」受疫情影響,不少用人單位今年的校園招聘出現了周期拉長、計劃延後、崗位數削減等情況。
  • 【有力保障】我市多舉措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
    這是我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以下簡稱市人社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下,通過出臺政策文件、優化服務方式、大力開發就業崗位、精準匹配推薦,線上線下組織招聘等一系列措施,千方百計為畢業生提供良好服務,助力2020年應屆高校畢業生儘早就業、穩定就業結出的碩果。
  • 教育部人社部要求 促進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原標題:促進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本報北京12月1日電 (記者張爍)記者從教育部獲悉: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909萬人,同比增加35萬,就業形勢嚴峻複雜。12月1日,教育部、人社部召開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要求各地各高校千方百計促進2021屆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 「黔十條」,硬核破題高校畢業生就業難
    就業創業深受疫情影響,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如何破解?3月17日,貴州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印發《促進2020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十條措施》,提出了切實解決這一難題的具體對策和路徑。剛一發布,立即引發關注,被網友贊為「硬核黔十條」。「黔十條」為何硬核?
  • 做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及時雨」
    這是該省各級政府和學校推動大學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一個縮影。貴州今年高校畢業生達20.4萬人,同比增加2.5萬人,創下歷年新高,就業工作壓力很大。「別看補助資金不多,但對我們這些成天忙於各類應聘與入職考試的畢業生來說,無疑是一場不小的『及時雨』。」韓源說。
  • 網絡招聘、「一對一」就業指導 福建多舉措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
    人民網福州4月27日電(邵玉姿、餘杉芳)日前,福建省教育廳會同福建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推出了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20條措施」,通過動員全省事業單位今明兩年空缺崗位主要用於招聘畢業生、國有企業擴大招聘畢業生規模,增加中小學教師隊伍補充畢業生計劃,鼓勵大學生到農村到基層到企業就業創業,動員更多高校畢業生應徵入伍
  • 海聚英才 | 1.6萬個崗位!助力高校應屆畢業生「乘風破浪」,揚起就業風帆!
    為貫徹落實中央和市委、市政府關於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大力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決策部署,為用人單位和高校畢業生搭建供需對接平臺,幫助企業延攬人才,幫助高校畢業生找到人生發展的舞臺,7月25日,由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總工會主辦,上海市就業促進中心、上海市人才服務中心、上海市學生事務中心承辦的「2020年上海市夏季人才招聘會暨高校畢業生面洽會」
  • ...教育部人社部要求促進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教育部...
    【教育資訊】教育部人社部要求促進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教育部:招聘中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 2020-12-18 | 來源:綜合
  • 駐馬店市為高校畢業生提供「不斷線」就業服務
    駐馬店日報訊(記者 張新理 通訊員 陶哲)近日,記者從市人社局獲悉,駐馬店市在努力做好「六穩」工作基礎上,落實「六保」任務,將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穩就業保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為高校畢業生送政策、送服務、送崗位,千方百計促進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通過豐富就業渠道、提升就業能力、突出創業帶動就業並舉,聚焦未就業畢業生,提供「不斷線」就業服務。
  • 貴州黎平縣:內引外輸促高校畢業生就業
    黎平縣貫徹落實「六穩」「六保」決策部署,把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突出位置,為高校畢業生就業搭建各種平臺、創建多種載體、拓寬多個渠道。今年,該縣有1019名高校畢業生報到,通過提供優質服務和強化政策落實,內引外輸幫助980餘名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就業率96%以上。多渠道引高才「老師,節日快樂。」
  • 匯聚合力,激活高校畢業生就業活力
    尤其是要針對全國的就業形勢和本地的就業情況,做出精準分析,做出預知預判。 邁過2020年這道就業門檻,即將到來的2021年的就業壓力依然不小。據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日前召開的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透露,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達909萬人,同比增加35萬人,面臨的就業形勢嚴峻複雜。
  • 20高校PK畢業生就業率:武大法語系就業100%
    近日,全國20所高校按規定扎堆發布了首個就業質量報告,對各校畢業生的規模、結構、就業率、就業流向、就業趨勢等做出了數據統計和分析。武漢大學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德語、法語等9個專業就業率為100%。
  • 如何保障高校874萬畢業生順利就業?官方回應來了
    每年的春季學期原本是高校畢業生的求職高峰期,而今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不可避免的影響到了應屆畢業生。  日前,五部委聯合印發通知,要求暫停各類高校畢業生就業現場招聘活動,但同時也提出了要推廣優化線上招聘服務,實施「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的線上春風行動。(詳情請點擊:延遲開學就業如何安排?
  • 「就業在線」聯手名企 助力高校畢業生精準高質量就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李桂傑)2020年應屆大學畢業生人數達到874萬,受新冠疫情影響,目前尚有高校畢業生沒有找到工作。9月1日至10月30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組建的全國性一站式就業服務平臺就業在線重磅推出「畢業進大廠就業總在線」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專場活動,攜手多家世界500強,聚合名企崗位,助力高校畢業生精準、高質量就業。
  • 人民網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874萬高校畢業生
    人民網北京2月26日電 每年3月、4月都是高校應屆畢業生春季招聘的黃金期。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今年春招的正常節奏,也讓很多面臨畢業求職的大學生紛紛感嘆:「我太難了!」教育部數據顯示,2020屆高校應屆畢業生將達到874萬人,創歷史新高。日前,人社部、教育部等五部門也聯合印發通知,鼓勵高校和用人單位利用網際網路進行供需對接,實行網上面試、網上簽約、網上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