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幾期,我們跟隨溫其東老師的腳步一起探討了:《2016中國照明電器行業發展—產業概況篇》、《中國照明電器行業發展—產銷情況綜述篇》、《不得不知的照明行業發展趨勢及熱點問題》、《照明行業的發展應對之策》。
溫老師從產業概況、產銷情況、發展趨勢以及照明行業的發展應對之策四大方面跟我們一起深刻盤點了照明行業的發展之路。今天,溫老師將著重從照明企業作為主體的前提下來分析企業在時代浪潮下應該怎麼做,才能規避風險,少走彎路。
中國照明電器行業正處於一個變革的時期,機遇中伴隨著挑戰,殘酷中又孕育著希望。正如查爾斯狄更斯所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一、國際大企業現狀及中國企業的位置
1、國際大企業動態
PHILIPS
近兩年先後分拆賣掉了位於德國亞琛的 OLED 器件業務, LED 器件及車燈業務(即亮銳 LUMILEDS);去年則將照明業務也從皇家飛利浦中分拆出來獨立 IPO 。
OSRAM
去年將其持有的 13.47% 的佛山照明股份出售給廣晟集團;今年則將其五大部門中的 CLB(傳統照明及鎮流器)和 LLS( LED 照明及系統)業務分拆成獨立公司朗德萬斯 LEDVANCE (包含北美喜萬年)出售。
Panasonic
近些年先後關閉了亞洲的多家工廠,包括上海的松下照明裝置,杭州工廠,印尼的螢光燈廠和日本本土的兩家工廠。
GE
去年將其部分LED照明、太陽能、儲能與電動汽車等業務整合為新的能源公司 Current;今年則斥資一億澳元收購位於墨爾本的無線通訊和智慧照明著名廠商 Daintree Networks ,體現了其在迎接智能照明時代的布局思路。今年9月1日則宣布GE照明退出亞洲和拉美市場。
AYI
去年斥資3.85億美元收購了施耐德電氣旗下從事室內照明的子公司 JUNO 照明;目前對 OLED 關注度高。
TOSHIBA
和松下類似,近年先後關閉了本土的四家照明工廠;去年宣布退出剛進入一年的白光 LED 業務;今年則將在華的照明業務打包以10億人民幣高價出售給康佳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