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條美麗的山水畫廊!
它有著」「陸地上的千裡灕江之美譽!
沿途無數古鎮村落,高山草甸,口岸集市,峒中溫泉,高山紅葉,德天跨國瀑布,沙屯疊瀑,黑衣壯風情,明仕田園
青山、綠水、山村、人家、兩國界碑及風土人情構成一幅世外綿延數百公裡的全景畫卷。
這是一條「自駕遊專用公路」!
廣西沿邊公路是一條國防公路,也是一條名副其實的「自駕遊專用公路」,全長750公裡,本著儘量靠近邊境線的原則修建。
這裡中越邊境最近的地方只有幾米,時而能看到越南同胞捲起褲子直接涉水過境的情形。稀少的車輛,非常適合自駕車旅遊者前往,被譽為自駕遊專用公路。
這也是一條壯麗的戰爭史詩緬懷路線!
自駕沿邊公路,一路欣賞秀美的邊關風情,感受邊境的安定和昌盛,也到311高地體味一下戰爭,讓我們遙想36年前的對越自衛反擊戰,緬懷長眠於此的祖國英烈。家國情懷油然而生!
自駕美美感受
當你的左邊或右邊的幾十米外就是越南,當你身邊的那條河的一半屬於越南,當你行車山上的那一邊升起的嫋嫋吹煙竟是越南的村莊,當你穿行於原始森林帶,你會融入秘境之中。
沿邊公路僅有不足八米寬,車少人稀,雖然不是非常筆直寬闊但綠樹成蔭,風景無處不在!「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大自然之美就藏於每一個角落。這條邊境公路,一路路全是美景!
中越邊境公路
廣西沿邊公路有著「中越邊境長城」之稱。起於東興市竹山鎮大清帝國1號界碑,終於百色那坡縣弄合村,與雲南省富寧縣相連,途經與越南接壤的東興、防城、寧明、憑祥、龍州、大新、靖西、那坡等8個縣(市)。全長780公裡,是一條沿著中越邊境國境線修築的三級公路。
按照三級公路標準設計施工,路基寬7.5米,路面寬6米,瀝青路面,設計行車時速30KM,其中53KM過城鎮和重要邊貿點按二級公路標準修建,公路還連接到了邊防連隊和檢查站,於2002年10月正式通車。因為一路風景秀美,成為眾多騎行愛好者和自駕車主的理想行車道路。被譽為「陸地上的千裡灕江」和「中越邊境的小長城」!
中越邊境公路裡程表
東興0公裡標(在竹山港)-84峒中-170板爛-194愛店-北山(路標245左右)—285憑祥-327大青山山頂(有小店加水)—374水口-414板梯-458碩龍鎮-472德天--湖潤495—514嶽圩鎮-530任莊-539鬼哭坳(是山口)-558龍梆鎮-603孟麻-626平孟鎮-653念井-675百南-701百省鄉-725那坡縣弄合村(沿邊公路終點)
沿途不可錯過的景點
南疆秀麗的亞熱帶季雨林山水風光,濃鬱的邊關風情,獨具魅力的南國北部灣濱海風光,神秘的千古崖壁畫,古樸的壯族風俗,熱鬧的邊貿集市、攝人心魂的古今戰場遺址,優美的江河溪流景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觀,以及珍稀動植物……這就是是中越秘境的魅力所在!
沿邊公路起點的標誌
這個「大球」的中間刻有「零點」兩個字及中越邊界線。沿邊公路將從這裡開始,大球上有2個漢字「零點」作為沿邊公路的起點標誌。
這塊界碑的意義在於:它是我國陸路邊界的起點。
那良古鎮
西洋建築豪宅
那良,位於北崙河中部河流至東興市海域匯合。地處邊境,當地居民以漢族為主,母語為粵語和客家語。古鎮建於三百多年前的清朝順治年間。
歷史上那良有很多人生活在海外,還出過不少秀才官人,民國時期的高官陳濟堂將軍便是那良人,所以鎮上老街能看到的許多西洋建築風格的豪宅老宅。
沿邊公路所經的第一個口岸「裡火口岸」,走過裡火口岸就開始進入沿邊公路的第一個翻山路段。行走這段盤山公路的頂峰就是註明的「馬鞍坳」景區。
馬鞍坳
28個「胳膊肘彎」,17個「回頭彎」
凡是走過沿邊公路的旅友走到這裡都要停下來欣賞這一帶的風光。
據說這一段共計28個「胳膊肘彎」,17個「回頭彎」(大於170度彎),小於90度的不在其內。從照片上的紅色曲線及上面這組數據,就可以飽覽或遐想這段路所展示的「十萬大山」風光!
這是78公路處的那弄村,很有特色的草垛。
對面越南村莊的房屋也比中國這邊的更整齊,風格也更統一。
但那弄村的村民說,越南那邊是政府出錢統一建設的,由於政府並不富裕,所以房子都建得很小,國家又小也窮,只能這樣維護國家尊嚴了。
友誼關
中國九大名關之一
友誼關位於廣西憑祥市西南端,是通往越南的重要陸路通道和國家一類口岸,是中國九大名關之一。關樓左側是左弼山城牆,右側是右輔山城牆,尤如巨蟒分聯兩山之麓,氣勢磅礴。
這裡曾經是中國與越南進行整治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20世紀70年代我國援助越南人民的物質從這裡源源不斷的運往越南,20世紀90年代友誼關再次成為中國與越南友好交往的橋梁,但是歷史也不能忘記,1979年越南政府背信棄義佔我土地,擾我邊民,把這裡變成中越對抗的前沿。
離友誼關不遠,在沿邊公路的旁邊,有一個南山烈士陵園,是憑祥三個烈士陵園之一,當年名噪一時的描寫自衛反擊戰的電影《高山下的花環》曾在此取過外景。
浦寨
中越邊境最大的邊貿口岸
離友誼關不遠有一個叫浦寨的地方,聽說原是中越邊境上的一個僅住有十幾戶人家的小村子,九十年代開始開發建設後,現在已成為中越邊境最大的邊貿口岸。
浦寨面積為3平方公裡,這裡四周環山,山形陡峭,有農貿市場、水果交易市場、紅木家具市場和紅木商街等。
明仕田園
小桂林
位於廣西西南部大新縣堪圩鄉明仕村,距縣城53公裡。明仕河曲折盤旋,河兩岸或層巒陣列,或群峰競秀,或峰林疏落,或平坦開闊,山青水秀,素有小桂林之稱。
明仕田園是純自然的景點,農舍、田園、水車、鳳尾竹、青山、綠水構成一幅幅天然的山水畫,可以乘竹排遊明仕河,參觀香港無線電視臺拍攝的電視連續劇《酒是故鄉醇》的拍攝外景。
碩龍邊陲小鎮
中越戰爭主戰場之一
碩龍鎮位於大新縣城西面。地處中越邊境,境邊線長30餘公裡(有831-868號國界碑),西面與越南國隔河相望,陸地有公路與越南相通。本鎮旅遊資源也十分豐富,有世界第二大跨國瀑布--德天瀑布,有九龍灘瀑布、沙屯疊瀑、世外桃源般的黑水河漂遊等
河對面就是越南
德天跨國瀑布
世界第二大跨國瀑布
德天大瀑布位於中越邊境、中國廣西大新縣,為國家級景點。瀑布橫跨中國、越南兩個國家,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的跨國瀑布。
瀑布氣勢磅礴,3級跌落,最大寬度200多米,縱深60多米,落差70餘米,瀑布層層疊落,水勢激蕩。
瀑布隨四季變化,姿色各異。春天,木棉如火,點綴在一片銀河之間;夏季,河水漲溢,激流排山倒海衝瀉而下,氣勢磅礴;秋天,素絹高掛,碧水清流;冬季,流水織秀, 悠然而下。
龍虎山
中國四大猴山之一
龍虎山,龍虎山景區是中國四大猴山之一,以龍虎猴趣取勝,融原始生態,趣石奇林,藥物寶庫、綠水江歡樂谷於一體,歷史沉澱和人文傳說散發出淳鬱的原始氣息。
通靈大峽谷
地球上一道美麗的傷痕
通靈大峽谷位於廣西百色市靖西縣境內,距德天跨國大瀑布僅29公裡。峽谷由通靈峽、念八峽及地下暗河、隧道貫通連結,通天徹地,靈動飄逸,猶如地球上一道美麗的傷痕。
鵝泉
中國西南的三大名泉之一
鵝泉是中國西南的三大名泉之一,泉面非常清澈寧靜,形成歸春河,向南流入越南境內,是著名的跨國的德天大瀑布的源頭。
這片被南方喀斯特環繞的山水,幾乎沒有遊客,只有三兩個當地人結伴走過,江水東流,仿佛時光靜止,與世無爭,莫過於此。
東興京島
與越南隔海相望
京島風景名勝區位於東興市江平鎮京族三島,與越南隔海相望,同時也是我國少數民族京族主要聚居的地方。京島海岸線長10公裡,各種旅遊資源極其豐富,濱海風光極為誘人,著名的金灘就在區內,其因海灘灘長、沙細、潔淨、金黃而得金灘之名。
黑衣壯族
以黑為美
黑衣壯是廣西壯族的一個支系,主要集中在廣西與雲南邊鄰的那坡縣,按自稱和語言劃分有12個族群之多,總人口51,800多人,佔當地壯族總數33%。黑衣壯以黑色為美,並以黑色作為族群的標記,其獨特的生活習俗和文化特徵越來越受到世人的關注。
黑衣壯美麗的家鄉
黑衣壯吞力屯
黑衣壯族的建築很吸引人。依山傍林的小山丘上,一排排、一行行的小木房錯落有致。他們的居所用木材、石頭建成,分三層,屋頂為雙斜面。雖然這種幹欄式民居在我國南方其它少數民族地區也能見到,但是象在黑衣壯居住的那坡這樣連成片,建築風格統一的卻很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