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導,在五常之一的法國對美國的科技巨頭開出天價罰單後,歐盟各國的關稅大棒紛紛砸向白宮。歐盟正式公布了兩項涉及數字稅的法案,其中的部分條款將矛頭指向了臉書、谷歌等富有的美國公司,等到歐盟國家集體批准這兩項法案,這些科技巨頭將要補繳巨額稅收。外界認為,這意味著歐洲世界對美國的反制正式開始!歐洲國家不會再忍受這些巨頭佔歐洲市場的便宜了,如果上述公司還想在歐洲繼續經營,那麼恐怕必須承擔更多的稅收責任。
數字法案針對美國巨頭
歐盟頒布的這兩項法案分別為數字服務法和市場法,數字稅是其中重要內容。其實歐盟想對美國的科技巨頭公司徵收數字稅的想法已經醞釀了很久,但由於川普政府的堅決反對,這種想法遲遲沒能落地,但是現在川普已經確認無法連任,美國又正處權利交接的動蕩時刻,歐洲的機會來了。法國率先出手,接連對谷歌等公司開出了兩張大罰單,一張為3500萬歐元,另一張的金額則達到了1億歐元。
法國出手之後,其他歐洲國家也忍不住了,這次擬定的兩項法案就是歐洲國家集體的聲音。他們早就對這些賺著歐盟人民的錢,但是卻不給歐洲交稅的美國公司不滿了。歐洲媒體評論道,這些巨頭公司的經營目的已經不再是引領人類的科技發展了,他們變得太過龐大和貪婪,只想著如何攫取更多的利潤,卻不願意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臉書,蘋果等公司的總部大都在一些低稅國,比如蘋果就享受著愛爾蘭的稅收優惠,僅僅只用交0.005%的稅。
與此同時,這些公司卻在全球斂財,收入和所交的稅完全不成比例。歐盟提倡的數字稅就是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對他們實施更加嚴格的監管,尤其是預防他們利用自己的優勢地位進行無底線的市場壟斷。在法案生效之後,這些公司必須向政府上報自己的收購計劃,而歐盟則有權禁止那些明顯破壞市場規則的交易。他們取得的歐盟人民的隱私數據也必須留在當地,不允許提供給美國。
臉書等巨頭顯然不會坐以待斃,等著歐盟拿走他們的利潤,一場針對政府的遊說戰爭已經開始了,比如谷歌就通過自己資助的智庫發表了很多別有目的的報告。這些報告大都在警告歐盟社會,如果這些法案真的生效,那麼他們會失去上百萬個崗位,GDP也會因此受挫,和有限的稅收相比,這些才是科技巨頭為歐盟提供的價值。但歐盟並不理睬這些聲音,他們下定決心要反制了。
拜登政府會如何應對?
除了科技巨頭本身的反抗之外,他們還有一個重要的幫手,那就是美國政府。白宮最看重本國企業的海外利益,他們估計不會看著歐盟團結起來對抗美國科技公司的滲透。此前,川普就曾要挾歐盟,他們敢收稅,白宮就會發起針對他們的貿易戰。現在川普就要下臺了,拜登會如何處理此事就成了媒體們關注的焦點。
外界認為,雖然拜登沒有對此事表態,但是他維護美企的心思估計和川普相同,只是使用的手段估計不會那麼粗暴。等到他上臺,和歐盟國家洽談新的合作協議時,數字稅必然是交鋒的重點,只是誰能贏還不好說,畢竟美國現在的GDP正在下滑,未來想要恢復增長估計還得依靠歐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