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讀書的角度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讀書是為了掌握技能,通過考試或者純粹是為了娛樂。另一種人讀書卻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內力。只有後一種人,才配稱為「讀書人」。
今天這期翰林書友會的好書推薦為大家放送的是「得到」專欄著名作者萬維鋼老師推薦的幾本經典書籍,希望能讓你在洞悉精英階層的生活狀態和為人處事的世界觀裡能尋找到通往精英階層的道路。
萬維鋼筆名同人於野,1999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曾為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物理系研究員。現為「得到」專欄《精英日課》的全職作者,是「學而時嘻之」博主。博文介紹為「用理工科思維理解世界」,喜歡科學和政治,作品以理性思維見長。
是《新知客》、《新知》、《東方早報·上海書評》特約撰稿人,天涯名博,在知乎、果殼、觀察者、共識網、得到等國內知名網站上設有專欄,在《麻省理工科技創業》、《商界評論》等報刊和網站發表過若干文章,文章常引發大眾思考,掀起諸多話題討論。《流言時代的賽先生》及《十萬個為什麼》(新版)的數學分冊和物理分冊作者之一。他所解讀的最前沿的外文書籍大受得到讀者的好評,「萬維鋼出品,必屬精品」。
第一本,《原則》
瑞·達利歐(Ray Dalio):對衝基金公司橋水創始人。他出生於紐約長島一個非常普通的中產階級家庭,26歲時在自己的兩居室公寓內創辦了橋水。經過42年的發展,橋水位列美國最重要的私營公司榜單第五位(《財富》雜誌)。他入選《時代周刊》世界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並躋身《福布斯》世界前100名富豪行列。由於他獨到的投資準則改變了基金業,美國CIO經理人雜誌稱其為「投資界的史蒂夫·賈伯斯」。
橋水創立至今為客戶賺取的收益遠遠超過歷史上任何一家對衝基金。達利歐認為橋水的成功源自他所奉行的一套原則,而這些原則也是他一生中學到的重要的東西。
達利歐認為,我們可以像看待機器一樣看待生活、管理、經商和投資,並將其系統化為一系列原則。這本書闡述了他的原則的兩大基石——極度求真、極度透明,並介紹了以此為基礎的創意擇優,以及基於可信度評價的決策機制。書中500多條原則將幫助我們保持開放心態,看清現實,正確評價自己和他人,從容面對做決策、打造強大團隊等問題,更進一步深入認識自我,實現不斷成長。
達利歐相信,自己的成功並非因為個人的特質,而是因為他從失敗中學會了做人、做事的原則,而大多數人和公司都可以運用他的這些原則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目標。
第二本,《成功與運氣》
羅伯特·弗蘭克,行為經濟學家,康奈爾大學詹森管理學院經濟學和管理學教授,《紐約時報》經濟評論專欄特約評論員。
在教育領域成就非凡,被譽為「全美最有趣的經濟學課堂主講教授」,開設的微觀經濟學入門課程每年都會吸引7000多名學生。
主張經濟學應該是一門根植於經驗和觀察的社會科學,而不是以數學為核心的硬科學。致力於把經濟學從數學中解放出來,並為其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生根發芽提供無限的能量。著有《牛奶可樂經濟學》系列暢銷書。
近年來,社會經濟學家們發現,運氣對成功的重要性遠遠超過大多數人的想像。本書深入探討了這些發現背後的驚人意味,提出了運氣動力學說,用實驗與數據向讀者展示了運氣和微小的起步優勢,是如何隨著時間累加、放大,從而導致結果上的天壤之別的。
《成功與運氣》一書解釋了為什麼在大量事實面前,人們還是固執地對運氣持錯誤信念;而這種錯誤信念又是如何導致糟糕的個體和政治決策的。
第三本,《盜火》
史蒂芬·科特勒,《紐約時報》超級暢銷書作家、資深記者, 「心流基因組計劃」研究的共同創始人和主管,曾多次獲獎。他的著作已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他的文章已刊登於八十多種刊物上,包括《紐約時報》《大西洋月刊》《連線》《福布斯》《時代周刊》等。史蒂芬是位在技術、創新和巔峰表現領域中廣受歡迎的演說家和顧問。
傑米·威爾,巔峰表現和領導力領域的全球頂級專家,專門從事神經科學和「心流」狀態應用研究。他曾給多方提供專業建議,包括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紅牛的運動員、谷歌、德勤和青年總裁組織的主管,以及美國和歐洲的頂級專業運動隊的老闆。傑米是眾多領域的精英群體中炙手可熱的演說家和顧問,他的作品被收錄於一些文集、發表在同行評議的學術期刊上。
過去十多年來,矽谷「眾神」已將我們自認為知道的關於「高性能」的每件事情都「玩」了個天翻地覆。這其中包括谷歌執行董事長埃裡克·施密特和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作為執行機構的美國海豹突擊隊和「綠色貝雷帽」部隊,作為科學獨行俠的薩沙·舒爾金和艾米·卡迪……除了我們津津樂道的工匠精神、高效習慣,以及長達數萬小時連軸轉的勤奮,這些開拓者其實已經探索到了一些令人震驚不已的捷徑。他們利用自己罕見又頗富爭議的意識狀態,去迎接那些關鍵的挑戰,並且從競爭中勝出。
第四本,《智識分子》
萬維鋼,筆名同人於野,物理學家和科學作者,其文章宗旨為「用理工科思維理解世界」,喜歡科學和政治,強調理性和現代化。萬老師推薦書籍裡肯定不能少了萬老師自己的書啊。
常識是我們的敵人,我們即將迎來一個「不換思想就換人」的時代。
這是一本關於現代世界的書,作者想在這本書中講些一個現代人應該有,而且只有現代人才可能有的「智識」——智慧和見識。想要理解這個現代世界,乃至做些決策,就得有這種智識。這本書會糾正你想當然的判斷,告訴你一些靠譜的認知科學的研究結果。
第五本,《萬萬沒想到》
書的內容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反常識思維即人性,是通過認知科學的實驗研究,得出我們認知的傾向,我們要避免思考中的陷阱,學會用理性審查直覺;
第二部分是成功學的解藥即科學的勵志,勵志也是有科學規律的。只有你的理論具有普遍意義,你的成功才可以被複製。要想成為某一領域的頂尖高手就是在該領域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刻意練習」,隨時獲得有效的反饋。讀書如何形成真正好的筆記,應該不僅僅只是主動對客觀事物的記錄,更是對自己思想的記錄,是大腦的延伸。通常做筆記的時間是讀這本書的一倍,借的書會還掉,買的書會送人,只有筆記永存。讀書可以極大幅度提升人的思想內力,既對世界的理解和見識。強力研讀是本書提出讀書的好辦法,值得實踐;
第三部分霍金的答案即講科學,通過已掌握的科學知識理論推導來破解遇到的全新的問題,雖然本書涉及的科學知識不多,但對於培養科學精神還是有益的,至少能夠了解「理呆們」如何思考問題也是一大收穫。
精英和普通人的標記思維:精英能夠理解複雜的抽象概念,而普通人處處使用簡單形象思維;精英探索未知,而普通人恐懼未知;精英能從長遠打算,而普通人缺乏自控;精英注重個人選擇和自由,而普通人認為別人應該跟自己一樣;精英擁抱改變,而普通人拒絕改變;精英跟各個階層的人都有交往,而普通人只跟本階層的人交往;精英愛談論想法,而普通人愛談論人和東西;精英把自由時間花在學習上,而普通人把自由時間花在娛樂上;精英注重效率,而普通人注重公平……
您都有哪些好書可以推薦給好學求知的我們呢?歡迎在留言區與我們一起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