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是世界嗓音日。2003年,為加強人們對嗓音健康的重視,美國耳鼻咽喉科-頭頸外科學會正式將每年的這一天命名為「世界嗓音日」,提醒人們要重視對自己嗓音的保護。
常言道,「未見其人,先聞其聲」,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嗓音,可以說是我們的第二張面孔,它反映了我們的內心世界。但是在生活中,我們往往沒有對我們的嗓子進行好好保護,頻繁用嗓、嘶聲力竭時常會發生,而嗓子出現幹癢痛的情況也沒能引起我們的重視。
那麼,到底怎樣才是科學用嗓?如何能讓我們的聲音更好聽呢?
在知名聲音教練徐潔的新書《好聽:如何練就好聲音》中,就詳細介紹了不少科學用嗓發聲的小竅門,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科學發聲】才能從源頭解決問題通常,當聲帶出現問題,喉科醫生都會建議患者學會科學發聲。
有不少人會納悶,為什麼有的人說一會兒話嗓子就幹癢疼痛,甚至完全嘶啞,而有的人能夠講上一整天也不覺得累。
這是因為會用聲的人會把發聲變成身體各個部位之間的高效合作,而不是喉嚨一個人的局部用力。為什麼有的人的聲音音質好聽起來卻不費力,而有的人的聲音全是從嗓子眼裡冒出來的。人們往往誤以為這是先天條件的差別,其實後天的發聲習慣影響更大。
特別是對於教師這樣的職業用嗓人群,一定要保持正確的用聲和練聲習慣。通過氣息的訓練獲得一個更好的聲音發動機,通過鍛鍊口腔擁有更加清晰的咬字,不需要大喊大叫,聲音就能夠非常集中有穿透力的送達到聽者的耳朵裡。
兩個日常保護喉嚨的小練習我們推薦使用以下兩個小方法來放鬆和按摩聲帶。作為掌握科學用嗓基礎上的良好輔助,它們可以讓聲帶的使用更加高效。
1. 氣泡音氣泡音是一個非常經典的護嗓方式,是所有專業的聲音從業者都熟練掌握的一個秘籍,操作起來簡單且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
吸氣,口腔打開,準備好發單元音「a」的狀態,然後用輕微的氣流達到我們的喉部震動聲帶,發出一串較低的、斷續的、像氣泡一樣的聲音。發氣泡音的時候,身體要放鬆,喉部和聲帶的狀態保持相對穩定、始終如一,氣息要平穩,氣泡大小要一致、均勻,顆粒感越明顯越好。千萬不要憋氣,如果中途沒有氣了,或者感覺氣泡音明顯走樣了,只需要自如地換氣,然後再接著做就可以了。
這個練習可以放鬆和按摩聲帶,在大量用聲前發氣泡音就好比劇烈運動前的熱身一樣,讓肌肉能夠更好地適應接下來高強度的工作。
在大量用嗓後、聲音過緊時也可以發一發氣泡音,使我們的聲帶放鬆,緩解疲勞,排除聲帶中的一些雜質。上課間隙,也可以打一打閉口的氣泡音。閉口的氣泡音和開口的氣泡音一樣,只是從「a」變成「um」。
另外,氣泡音也可以檢驗我們的聲帶是否處在放鬆的狀態,如果你發不出氣泡音,或者發出的氣泡音不如示範中那麼鬆弛自然,而是憋著的、緊繃著的,就說明聲帶是緊張的。
初學者如果發不出氣泡音,可以嘗試先輕輕發一個低音「a」,然後逐漸減小音量、降低音調,到最低處就會出現氣泡音了;或者試一下早上醒來時發氣泡音,這個時候我們的聲帶是
最放鬆的,比較容易發出氣泡音。
2. 哼鳴哼鳴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放鬆喉嚨的練習,並且能夠更好地幫助我們找到正確的發聲狀態。我們應該怎樣來發這個音呢?
閉上嘴巴發出「um」的延長音,身體放鬆、心情愉悅,雖然是閉口音,但口腔內部依然要有「口蓋提起如穹隆」的狀態,就像含著半口水一樣,氣息持續、穩定,並有延伸感,好似用氣息將聲音推向很遠的地方,引起了身體內部和周邊空氣的振動一般。
發出這個聲音的時候會感覺到鼻梁有明顯的震動,胸腔處也會有一點共鳴的感覺。身體和聲音都是放鬆自如的。這個練習不但能放鬆喉嚨,而且能很好地檢驗你是否做到了「兩頭積極、中間放鬆」,因為只有同時做到氣息深沉、口腔(內部)打開、喉嚨放鬆,你才可以發出這樣有空間感的聲音。用哼鳴的狀態引領自己發聲,比如慢慢張開嘴巴發出開口音,再過渡到一些文字的練習,便能通過它鞏固正確的發聲方式。
其次,基於科學發聲其實是全身性的運動,職業用嗓人群就要保證自己有一個健康良好的體魄和健康的飲食作息。以下這些良好的生活習慣用來輔助最重要的【科學發聲】,可以讓你的聲帶健康走向良性循環。
健康合理的飲食1、為避免喉嚨的乾燥請多喝溫開水,可以慢一些吞咽下去,讓它充分溼潤自己的喉嚨。
可用羅漢果、胖大海等泡水引用進行保健。
2、少喝過冰、過燙的飲品,避免刺激喉嚨。菸酒要適度,有節制,如果聲帶已經產生病變,儘量戒菸、戒酒。
3、少吃油膩、油炸食物。對於四川、湖南、貴州等地的朋友,因地域和飲食習慣不吃辣反倒會不習慣,可以在能承受的範圍內合理食用,但咽喉有炎症期間一定要避免辛辣食物。而油膩、油炸食物對喉嚨的傷害更大,職業用嗓人群請儘量避免。
4、少吃過酸、過甜的食物。睡前兩小時禁食,晚餐不要吃太飽,不要吃飽飯立刻躺下,避免胃酸反流傷害聲帶。
健康的生活作息1、避免熬夜、晚睡。對於長期用嗓的人而言,過晚會不足的睡眠會對聲帶造成一定的傷害,也不利於聲帶的放鬆、調整。
2、 增強體育鍛鍊,適度的進行戶外有氧運動,跑步、遊泳等不但可以增強肺活量,也可以提升身體的免疫功能,避免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適度進行腹部核心訓練,可以鍛鍊呼吸肌,使得發聲更有底氣。
3、 保持心情的愉悅與放鬆。人處在壓力和負面情緒下,喉嚨的肌肉便無法放鬆,聲音很容易沙啞。找到合理的解壓方式,學會將科學發聲中的深呼吸運用到生活中的點滴間。
4、不要時不時用力咳痰、清喉嚨。表面上清完喉嚨會使聲音暫時的通暢,實則很容易讓聲帶在猛然間遭受壓力,造成損傷。建議在醫生的幫助下,尋到解決方案。
5、 注意保暖,不要受涼感冒。天氣寒冷或夏季進入空調房內,一定要注意喉部的保暖,可以備好絲巾或圍巾,抵禦寒冷。
6、注意所處環境下的空氣品質,避免空氣中的粉塵及有害物質進入呼吸道,避免接觸化學刺激物和交通尾氣。如有必要,戴上口罩,家中和工作場合放一臺加溼器。
對於不少人而言,科學的發聲方法是職業生涯中必備的技能,良好的飲食作息也是必須要培養的。希望大家在拼搏事業的同時,也能給疲憊的嗓音最好的關愛和呵護。
本文摘選自《好聽:如何練就好聲音》,中信出版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