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慎行「拜謁」于慎行 /展恩華

2020-12-11 齊魯壹點

查慎行「拜謁」于慎行

展恩華

對于于慎行,每一個平陰人幾乎人人耳熟能詳。而對於查慎行似乎就多了幾分陌生。

查慎行(1650年—1727年),字悔餘,號他山,又號煙波釣徒,清代杭州府海寧花溪(今袁花鎮)人,翰林出身, 著名詩人、藏書家。查慎行自幼穎異,五歲能詩,十歲作《武侯論》,是別人眼裡的曠世奇才。康熙三十二年,四十四歲舉順天鄉試。康熙四十一年,特旨召入南書房。次年,中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編修。查慎行一度是康熙皇帝眼中的大紅人,曾常年陪侍在康熙身邊。康熙五十二年,引病歸。雍正五年,卒於家,年七十有六。

康熙二十八年(1689),戲劇家洪升因在孝懿皇后忌日演出《長生殿》而獲罪下獄,查慎行是洪升的好友,因參與了演出,受到牽連,遭革職,被驅逐回老家。四十一年(1702),康熙帝東巡,因大學士陳廷敬等推薦,詔回京城。十月二十八日,康熙皇帝在南書房召試查慎行等十二人,查慎行名列第二。(第一是揆敘,明珠之子,是查慎行的弟子)成績出來後,查慎行特別高興,那快樂的心境仿佛是在升仙,「平生無夢想,今日到蓬萊」。自此,查慎行才過上了春風得意的日子。

查慎行原來並不以慎行為名,他的原名是查嗣璉。因從內心深處佩服明代閣老大學士、禮部尚書于慎行,於是就改名查慎行。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1689年,39歲的查嗣璉因洪升事件被逐之後,就遍遊齊魯燕趙梁宋等地,然後渡彭蠡,過洞庭,登匡廬五老峰,探武夷、九曲諸勝。一路遊一路詩,人在仕途失意的時候,他竟每個日子都過得詩意而浪漫。

在山東,查慎行最想去的地方也許不是名山大川,而是于慎行故裡。何哉?查嗣璉是個愛書如命的人,見書就買。他在離開京城時,曾買得一套自己心儀已久的于慎行的《谷城集》。展卷一讀就愛不釋手。越讀,對于慎行的才華越佩服,對于慎行有為人越敬慕。於是,就決定把自己的名字改為查慎行。

離開京城,查慎行一路南下,直奔山東東阿。那年的七月九日,查慎行夜宿舊縣。夜裡,查慎行做了一個夢,夢于慎行「投刺(名片)見訪」。這讓查慎行驚喜不已。按說,查慎行是晚自己100年的小字輩,只有拜謁于慎行的分,于慎行何以拜訪自己?那是因為于慎行禮賢下士的原故吧,所以前來「見訪」。夢裡,查慎行便恭敬地向于慎行談了自己得於文定公《谷城集》,並且因仰慕於公而改名查慎行的事。

夢醒之後,查遐行按奈著怦怦的心緒,寫下《得於文定公〈谷城集〉》一詩記之。詩前附一小序,記下了前因後果:「出都時買得於文定公《谷城集》,心慕其人。七月初九,夜宿舊縣,乃公故裡也。夢公投刺見訪,自敘出處本末,甚悉覺而異之。」詩云:

館閣論前輩,先期一谷城。

如何犯公堂,直欲改餘名。

事往化型在,神交夢寐清。

篋中有佳集,去國仰高情。

于慎行的降尊紆貴,「投刺見訪」,讓查慎行更是感動不已。因為太渴慕于慎行的緣故,第二天一早就趕往東阿。來到少岱山,看到老百姓過著「桃花園」式的生活,就寫了一詩:《東阿道中》:

今日東阿縣,重瞻少岱山。

河流連巨野,地脈隱磝關。

剝棗棘籬外,漚麻溝澮間。

土風佔月令,一破旅人顏。

登上少岱山,查慎行遠眺黃河奔流、沃野千裡,近觀百姓剝棗籬外、漚麻河渠,一派祥和景象,內心十分高興。他想到當年,如果沒有于慎行的親歷親為,張居正的改革的「一條鞭法」,根本推行不下去。張居正有恩于于慎行,于慎行不負張居正之望,開啟了張氏改革的先河。更為可貴的是,于慎行從來不是權貴的附庸,當張居正的行為不合禮法時同,于慎行首當其衝地站到張大官人的對面。這種錚錚然的氣節,更是讓官場失意的查慎行由衷地敬佩。

下了少岱山,查慎行又來到谷城山(黃石山)下,寫下《谷城山下》一詩。詩云:

十日星埃苦晝炎,

晚來洗眼谷城南。

雲頭雲起晴飛雨,

山外山高青出藍。

那是一個炎炎的夏日,為拜謁於公,查慎行披星戴月走了十多天的路,來到谷城山下時,迎來了一場太陽雨。涼風習習,細雨點點,好不愜意!細雨過後,山更青了,天更藍了,天晚時分,掬一捧狼溪河水,洗一把臉,一雙眼睛也頓然明亮起來。看山山好,看水水美。於公故裡真是山青水秀的好地方。「山外山高青出藍」,表達了自己決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雄心壯志;「雲頭雲起晴飛雨」,更有一種于慎行式的「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淡定情懷。

接下來,最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拜謁於文定公墓了。

豈僅詞章冠一朝,綸扉更待鼎鼎調。

蒼生未沐春風暖,明祚終成秋日蜩。

碧水悠悠接洙涘,白雲嫻靜綴山椒。

如今僅有高松茂,不見公歸乘採軺。

查慎行在《拜於文定公墓》一詩中,盛讚于慎行文冠大明的才情,更讚譽他在內閣一言九鼎的魄力。于慎行命運多舛,內閣首輔未上任,老百姓還沒有享受到他春風般的德澤就過世了,這「壯志未酬身先死」局面,讓隔世知己查慎行禁不住扼腕長嘆。

東阿水脈與洙泗相通,文脈與聖人相連。在查慎行眼裡,于慎行就是聖人再世。斯人已去,好夢難圓。眼前,悠悠白雲綴在山巔,高入雲天的白皮松茂盛俯然。此時此刻,如果於公乘彩車歸來,該有多好?

在查慎行心中,于慎行沒有死,他永遠活在人間。也許,不知哪一刻於公就會歸來,慎行見慎行,其樂兩融融。此時此刻,查慎行沉浸在兩個慎行「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促膝而談、無話不說、無事不談的快意裡。

查慎行來平陰,造訪東阿,拜於公墓,為平陰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平添了一段掌故佳話。

圖片

相關焦點

  • 詩詞賞析--查慎行《三閭祠 》
    詩詞賞析--查慎行《三閭祠》【作者簡介】查(zhā)慎行(1650~1727)清代詩人,當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璉,字夏重,號查田;後改名慎行,字悔餘,號他山,賜號煙波釣徒,晚年居於初白庵,所以又稱查初白。海寧袁花(今屬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進士;特授翰林院編修,入直內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歸裡,家居10餘年。
  • 查慎行:堪為清代詩壇上一代宗伯
    而說到清初詩壇,自然繞不開一個人物,那就是查慎行。在清初詩壇唐宋之爭中,查氏不為時風所蔽,不以門戶自錮,為清初宗宋詩派樹立起一種典型。雍正五年(1727),查慎行去世,時年七十有八。40年後,乾隆三十二年(1767),無錫趙執玉選擇了明末至清初施閏章、宋琬、王士禎、朱彝尊、趙執信、查慎行六位最具代表性詩人之作品,刊刻成集,是為《國朝六家詩鈔》一書,其中,查慎行詩歌收有336首。
  • ○王明輝 立冬感懷步查慎行原韻
    ○王明輝 立冬感懷步查慎行原韻 附錄: 生日書感 查慎行(清) 落拓差堪比牧之,江湖曾費十年詩。 早衰須鬢非無故,暗減心情只自知。 酒盞每逃狂客坐,杖藜將赴老僧期。
  • 于慎行的詩有哪些?于慎行的詩詞全集28首
    明代詩人于慎行,(1545—1607)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
  • 「曾向溪邊尋粟芽」查慎行《御賜武夷芽茶恭記》品讀
    「曾向溪邊尋粟芽」查慎行《御賜武夷芽茶恭記》品讀吳斌清初大詩人查慎行在跟隨康熙入值南書房期間,創作了大量與康熙皇帝有關的記事詩,其中就有一首《御賜武夷芽茶恭記特別喜歡查慎行詩中的「曾向溪邊尋粟芽,卻從行地賜頭綱」,這是真真切切內心溢滿喜悅的表現,對比也相當的強烈。查慎行在康熙三十七年(1698)四月,曾經與同為清初大詩人的朱彝尊一道,刻意經江西鉛山,過分水關到達崇安(現武夷山市),遊覽武夷山的同時,深入武夷茶山尋找被找被蘇東坡在《荔枝嘆》中所歌頌的「武夷溪邊粟粒芽」。
  • 慎行造句和解釋_慎行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慎行(shèn xíng)。行為謹慎檢點。慎行參考例句:1、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要謹言慎行,不要觸犯當地人的忌諱。2、熱情的老師,你要保持純樸,謹言慎行。3、堅定信心,堅持原則;謹言慎行,求真務實。5、知恥知畏知止,慎言慎獨慎行。6、他倒是個謹言慎行,決不輕舉妄動的人。7、律己如同走鋼絲,一步一步須慎行。8、律己如同走鋼絲,步步都要須慎行。9、慎言慎行是真理,切莫滔滔不絕自斷前程。
  • 人生旅程唯有慎行,才會始終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以篤學慎行而美好
    、修身慎行,這樣才能有可能把握住上天授予我們成就自己的際遇;機會轉瞬即逝,唯有慎行才有把握的機會。我們日常修身以「慎行」,只因生命不可以重來,不能夠虛度美好的光陰,一旦錯過往往就是永遠的距離;自律修身以慎行歷世,才能每天都充實的活在當下,以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程度才有可能活出真正的自己,唯有懂得篤學慎行才能讓人生有無限正面的可能,擁有一個美好而正面的人生體驗的旅程。凡事「三思而後行」,事後才能少後悔。先聖孔子在《論語·公冶長》有言:「季文子三思而後行。
  • 古詩文學習035:二年級下冊,查慎行《舟夜書所見》
    舟夜書所見[清]查慎行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賞析查慎行(1650—1727年),清朝詩人,其詩意境清新,擅長白描。《舟夜書所見》這首五言絕句,全詩純用白描,語言精練,刻畫細膩,生動形象,以大景襯小景,以暗景襯亮景,中心是漁燈,背景是黑夜,描繪了一幅奇異美妙的河上夜景。
  • 《掌中之物》深度分析,真正的傅慎行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真正的傅慎行是個什麼樣的人物?小說中對傅慎行的著墨不多,零零碎碎,斷斷續拼湊起來的句子。傅慎行絕頂聰明,書裡有多次交代。他接手傅氏集團後,把合法的商業版圖擴大了六七倍,讓傅氏集團成為商界一時翹楚。並且,面對企業高管,各種高智商人才,傅慎行常常審時度勢迅速判斷形勢,做出決定,公司上下,家族內外一致服氣。可見,真正的傅慎行,一定是非常聰明,智慧過人。
  • 掌中之物大結局是什麼意思 傅慎行最後死了嗎
    男主傅慎行最後的結局是他應得的報應,他死不足惜,即便他是小說的男主,後期為女主掏心掏肺,用整個生命去愛女主,可是他畢竟做了許多傷天害理的事。這次電視劇也要和大家見面了,那麼最後的結局是什麼意思呢?讓影視先驅來告訴你們吧。
  • 《掌中之物》中傅慎行窮兇極惡,為何仍不少粉絲自稱「傅夫人」?
    這部劇改編自小說《掌中之物》,封瀟聲在原著中叫傅慎行,改名之前叫沈知節,「知節慎行」這兩個名字對於他來說確實挺諷刺的,女主柯瀅在原著中叫何妍,感覺還是這個名字更加溫柔一點,但是很遺憾,面對傅慎行這樣的人,女主最不需要的就是溫柔,而女主的未婚夫在原著中叫梁遠澤,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但是劇中顯得有點懦弱。今天,我們就原著來談一下傅慎行到底是怎樣的窮兇極惡吧!
  • 東流泉:請圓我一個不折不扣的浪漫之夢/ 展恩華
    東流泉:請圓我一個不折不扣的浪漫之夢展恩華對於中國的文人來說,有三個時代是他們最為得意的。一是大唐。大唐特別是盛唐時期的文人們,一個個躊躇滿志、意氣風發,內心充溢著「不破樓蘭誓不還」的豪情。一個是兩宋。
  • 《掌中之物》渣男傅慎行愛上何妍,本身就是一場獻祭
    在傅慎行面前,洪世賢,顧小五這樣的壓根不算渣。傅慎行簡直是一個陰暗,變態等多種性格的人物。他因為女主何妍4年前害死了他的兄弟,他便處心積慮地出現在她面前,並用各種手段,強迫何妍與許多男人發生關係,並錄下了視頻。不僅如此,他還讓何妍為他陪一些又老又醜的客戶。要知道何妍是一名大學老師,非常優秀,她有自己的愛人,她非常愛自己的丈夫。
  • 《掌中之物》作者發聲,讓網友自己寫傅慎行重生?
    因為彭冠英在電視劇中扮演的傅慎行這個角色還原度太高了,很多粉絲都忍不住開始期待更多傅慎行故事的後續。因此,很多人艾特原作者鮮橙XC,希望她能寫一篇關於傅慎行重生的文章。原作者霸氣回應:他配嗎?隨之這個矛盾被推上了浪頭,有人說是觀眾的過度解讀才會有此異議,雖然劇裡的男主三觀不太正,但希望現實生活中大家還是要分得清現實與虛幻,不要三觀跟著五官走。
  • 傅慎行帶著半部刑法走來了,彭冠英神還原!劇版改的面目全非
    小說中傅慎行sha人越貨、逼良為chang、毀人家庭、走私販毒,說他犯了半部《刑法》絕對實至名歸,而小說中也是有很多大尺度場面。 這部小說中的男主傅慎行,可以堪稱是三觀盡毀的「罪犯」,用渣男來形容他都是一種誇獎,壞事做盡不說,對女主也是變態到可怕!
  • 《掌中之物》作者稱傅慎行不配寫重生文
    彭冠英對於傅慎行的詮釋非常精彩,成功圈粉追劇黨。而一些zqsg嗑男女主CP的劇迷,對於傅慎行的結局多少感到有點心痛。雖然人家真的壞,可也真的帥,還有蘇點,所以很多人不希望他就這麼掛掉。於是,不少粉絲跑到原著作者鮮橙的微博下評論,請求寫一篇傅慎行的重生文,來挽回或者改編他在原著中悲慘的結局。
  • 陽光之下:何妍假裝準備婚禮,讓傅慎行放下戒心,但傅老爺卻不同意...
    傅慎行雖然愛上何妍了,但何妍依舊沒有心動,她是不會愛上一個把自己拉入地獄的男人。何妍從來沒有愛過傅慎行,只有他的單戀。何妍被傅慎行威脅的結婚的時候,她只能假意討好傅慎行,然後和小武裡應外合找到傅慎行犯罪的證據。何妍找證據的同時也安心準備婚禮,因為她知道這場婚禮小武一定能把傅慎行抓獲。
  • 《掌中之物》粉絲心疼傅慎行,何妍三觀太正被吐槽,不愛也是錯?
    都說相遇總是措不及防,何妍與傅慎行的相遇也是,但是這場相遇並沒有給兩人留下好印象,傅慎行更是因為這場相遇向何妍伸出罪惡之手,展開了瘋狂的報復。遇見傅慎行之前,何妍只是一個平凡的人,遇到傅慎行之後,何妍猶如被惡鬼拉入地獄,傅慎行的勢力她根本無法反抗。愛上何妍之前的傅慎行極端、自私,恨一個人也是毫不留情地瘋狂折磨。
  • 《掌中之物》作者發文稱傅慎行不配重生,招致粉絲炮轟
    因為劇中傅慎行(劇中人物更名為:封瀟聲)這個角色,實在是可惡至極,說他是「觸犯了一部刑法的男人」真不為過,燒殺搶掠樣樣在行,對女主所施加的種種暴行令人不寒而慄。但就是這樣一個為法律所不忍的男人,有網友卻為其發聲了,希望原作者可以寫一個關於他重生的故事,因為他在故事裡愛而不得,最後的結局太慘了。聽聞此事,不少人希望這位網友清醒一下。
  • 掌中之物:作者怒懟傅慎行的粉絲!刪劇情後,又趕跑最後一波VIP
    《掌中之物》作者鮮橙深夜發文懟粉絲,喊話催自己寫「傅慎行重生文」的粉絲「放過我吧」。肥鳥尋思無論讀者催作者寫哪個角色的重生文,都是對作者的一種肯定。粉絲又不會堵著作者門口催更新,作者鮮橙這「不耐煩」的態度與其說在懟粉絲,不如說為《陽光之下》最後加一波熱度。由於《陽光之下》傅慎行的劇情被大幅刪減,很多原著粉已經棄劇了,只有少部分真愛粉在硬撐也快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