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慎行「拜謁」于慎行
展恩華
對于于慎行,每一個平陰人幾乎人人耳熟能詳。而對於查慎行似乎就多了幾分陌生。
查慎行(1650年—1727年),字悔餘,號他山,又號煙波釣徒,清代杭州府海寧花溪(今袁花鎮)人,翰林出身, 著名詩人、藏書家。查慎行自幼穎異,五歲能詩,十歲作《武侯論》,是別人眼裡的曠世奇才。康熙三十二年,四十四歲舉順天鄉試。康熙四十一年,特旨召入南書房。次年,中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編修。查慎行一度是康熙皇帝眼中的大紅人,曾常年陪侍在康熙身邊。康熙五十二年,引病歸。雍正五年,卒於家,年七十有六。
康熙二十八年(1689),戲劇家洪升因在孝懿皇后忌日演出《長生殿》而獲罪下獄,查慎行是洪升的好友,因參與了演出,受到牽連,遭革職,被驅逐回老家。四十一年(1702),康熙帝東巡,因大學士陳廷敬等推薦,詔回京城。十月二十八日,康熙皇帝在南書房召試查慎行等十二人,查慎行名列第二。(第一是揆敘,明珠之子,是查慎行的弟子)成績出來後,查慎行特別高興,那快樂的心境仿佛是在升仙,「平生無夢想,今日到蓬萊」。自此,查慎行才過上了春風得意的日子。
查慎行原來並不以慎行為名,他的原名是查嗣璉。因從內心深處佩服明代閣老大學士、禮部尚書于慎行,於是就改名查慎行。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1689年,39歲的查嗣璉因洪升事件被逐之後,就遍遊齊魯燕趙梁宋等地,然後渡彭蠡,過洞庭,登匡廬五老峰,探武夷、九曲諸勝。一路遊一路詩,人在仕途失意的時候,他竟每個日子都過得詩意而浪漫。
在山東,查慎行最想去的地方也許不是名山大川,而是于慎行故裡。何哉?查嗣璉是個愛書如命的人,見書就買。他在離開京城時,曾買得一套自己心儀已久的于慎行的《谷城集》。展卷一讀就愛不釋手。越讀,對于慎行的才華越佩服,對于慎行有為人越敬慕。於是,就決定把自己的名字改為查慎行。
離開京城,查慎行一路南下,直奔山東東阿。那年的七月九日,查慎行夜宿舊縣。夜裡,查慎行做了一個夢,夢于慎行「投刺(名片)見訪」。這讓查慎行驚喜不已。按說,查慎行是晚自己100年的小字輩,只有拜謁于慎行的分,于慎行何以拜訪自己?那是因為于慎行禮賢下士的原故吧,所以前來「見訪」。夢裡,查慎行便恭敬地向于慎行談了自己得於文定公《谷城集》,並且因仰慕於公而改名查慎行的事。
夢醒之後,查遐行按奈著怦怦的心緒,寫下《得於文定公〈谷城集〉》一詩記之。詩前附一小序,記下了前因後果:「出都時買得於文定公《谷城集》,心慕其人。七月初九,夜宿舊縣,乃公故裡也。夢公投刺見訪,自敘出處本末,甚悉覺而異之。」詩云:
館閣論前輩,先期一谷城。
如何犯公堂,直欲改餘名。
事往化型在,神交夢寐清。
篋中有佳集,去國仰高情。
于慎行的降尊紆貴,「投刺見訪」,讓查慎行更是感動不已。因為太渴慕于慎行的緣故,第二天一早就趕往東阿。來到少岱山,看到老百姓過著「桃花園」式的生活,就寫了一詩:《東阿道中》:
今日東阿縣,重瞻少岱山。
河流連巨野,地脈隱磝關。
剝棗棘籬外,漚麻溝澮間。
土風佔月令,一破旅人顏。
登上少岱山,查慎行遠眺黃河奔流、沃野千裡,近觀百姓剝棗籬外、漚麻河渠,一派祥和景象,內心十分高興。他想到當年,如果沒有于慎行的親歷親為,張居正的改革的「一條鞭法」,根本推行不下去。張居正有恩于于慎行,于慎行不負張居正之望,開啟了張氏改革的先河。更為可貴的是,于慎行從來不是權貴的附庸,當張居正的行為不合禮法時同,于慎行首當其衝地站到張大官人的對面。這種錚錚然的氣節,更是讓官場失意的查慎行由衷地敬佩。
下了少岱山,查慎行又來到谷城山(黃石山)下,寫下《谷城山下》一詩。詩云:
十日星埃苦晝炎,
晚來洗眼谷城南。
雲頭雲起晴飛雨,
山外山高青出藍。
那是一個炎炎的夏日,為拜謁於公,查慎行披星戴月走了十多天的路,來到谷城山下時,迎來了一場太陽雨。涼風習習,細雨點點,好不愜意!細雨過後,山更青了,天更藍了,天晚時分,掬一捧狼溪河水,洗一把臉,一雙眼睛也頓然明亮起來。看山山好,看水水美。於公故裡真是山青水秀的好地方。「山外山高青出藍」,表達了自己決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雄心壯志;「雲頭雲起晴飛雨」,更有一種于慎行式的「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淡定情懷。
接下來,最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拜謁於文定公墓了。
豈僅詞章冠一朝,綸扉更待鼎鼎調。
蒼生未沐春風暖,明祚終成秋日蜩。
碧水悠悠接洙涘,白雲嫻靜綴山椒。
如今僅有高松茂,不見公歸乘採軺。
查慎行在《拜於文定公墓》一詩中,盛讚于慎行文冠大明的才情,更讚譽他在內閣一言九鼎的魄力。于慎行命運多舛,內閣首輔未上任,老百姓還沒有享受到他春風般的德澤就過世了,這「壯志未酬身先死」局面,讓隔世知己查慎行禁不住扼腕長嘆。
東阿水脈與洙泗相通,文脈與聖人相連。在查慎行眼裡,于慎行就是聖人再世。斯人已去,好夢難圓。眼前,悠悠白雲綴在山巔,高入雲天的白皮松茂盛俯然。此時此刻,如果於公乘彩車歸來,該有多好?
在查慎行心中,于慎行沒有死,他永遠活在人間。也許,不知哪一刻於公就會歸來,慎行見慎行,其樂兩融融。此時此刻,查慎行沉浸在兩個慎行「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促膝而談、無話不說、無事不談的快意裡。
查慎行來平陰,造訪東阿,拜於公墓,為平陰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平添了一段掌故佳話。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