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9時,光明日報全媒體團隊將走進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青島農業大學、浙江工業大學,9時30分走進蘭州大學,10時走進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14時走進中南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瀋陽工程學院,16時走進長春師範大學、蘭州城市學院。
【2020高校招生服務光明大直播】
7月20日,「2020高校招生服務光明大直播」全媒體團隊走進北京大學等10所高校,直播累計觀看總量約為1770萬人次,其中北京大學為352.1萬人次,北京大學醫學部為263.3萬人次,浙江大學為134.5萬人次,上海交通大學為134.2萬人次,西安交通大學為113.5萬人次,南華大學為119.7萬人次,瀋陽農業大學為193.8萬人次,山西醫科大學為97.8萬人次,渤海大學為139.4萬人次,大連科技學院為223.2萬人次。
北京大學:A+學科最多的大學
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院長、北京招生組成員姚翔介紹,北京大學是國內目前學科門類最齊全的大學之一,有6個學部、11個學科門類,48個本科專業門類。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有21個學科門類獲評A+學科,居全國高校之首。北京大學堅持把人才培養作為大學的核心使命,努力使學生獲得最好的學習和成長體驗。
北京大學醫學部:基礎醫學強基計劃服務國家健康戰略
今年,北大醫學部首次開展基礎醫學強基計劃招生,採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大師引導、增加交叉學科課程模塊、拓展學生國際視野,實現「基礎厚、專業精、多學科、國際化」的培養目標,使學生成長為服務國家健康戰略需要,推動醫學科技創新的卓越人才。
浙江大學:繼續實行「1+7+N」招生模式
2020年,浙大招生規模與2019年持平,將繼續按照人文、社科、理、工、農、醫、藝術、科技與創意設計等類別實行大類招生。浙大繼續實行「1+7+N」招生模式,「1」對應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7」是以優勢學科為引擎,依託竺可楨學院拔尖人才培養模式建設強基班。「N」是指各專業的國際聯合培養項目和國際交流項目。
上海交通大學:開創「2+6+7+X」特色招生培養新模式
上海交通大學招生辦主任王琳媛介紹,交大整合各學科優勢,推出「2+6+7+X」的特色招生培養新模式:「2」就是兩大計劃,即致遠榮譽計劃和強基計劃;「6」代表六大試驗班;「7」是今年交大首次推出的七個雙學士學位試點項目;「X」是指未來在交大的同學們,不論在學術追求、創新創業或是素質拓展,學校都會以豐富的資源和有力的支撐助力同學們開啟未來無限可能。
西安交通大學:繼續按專業大類招生
2020年,西安交通大學繼續按專業大類招生,實施具有「基礎厚、重實踐、個性化、靈活性、國際化」特徵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方案和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為目標的研究型人才培養新模式。
南華大學:新增三個工科專業
今年,南華大學面向全國31個省市區計劃招生6900人,共有68個本科專業招生,其中含臨床醫學、核工程與核技術、護理學、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軟體工程、給排水工程等6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新增了智能製造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人工智慧3個新工科專業。
瀋陽農業大學:無門檻轉專業
瀋陽農業大學是遼寧省與中央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是遼寧省「雙一流建設高校」,是一所以農業與生命科學為特色,農、理、工、經、管、法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研究應用型大學。2020年,推出了無門檻轉專業政策。
山西醫科大學:31個本科專業招生
2020年,山西醫科大學31個本科專業面向全國招生。其中,國家一流本科專業5個,分別是臨床醫學、預防醫學、法醫學、藥學和護理學。另外還有3個國家本科教學工程的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分別是臨床醫學五年制、臨床醫學的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和護理學專業。
渤海大學:師範類招生計劃增加
2020年,渤海大學48個本科專業面向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4638人,其中師範類專業14個,計劃招生1930人,佔總計劃的41.6%,與上一年相比進一步增加。
大連科技學院:計劃招生3915人
大連科技學院招生就業處處長尹萬昀介紹,學校2020年招生專業30個,面向全國23個省份計劃招生全日制普通本專科生共計3915人,其中本科計劃招生3100人,專科計劃招生815人,今年新增專升本層次計劃招生200人。
(本報記者 晉浩天、陸健、孟歆迪、楊珏、李建斌、劉勇、吳琳 本報見習記者 趙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