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工學院力學與工程科學系在「中國力學大會-2019」中喜獲多...

2020-12-14 北京大學新聞網

8月26日,「中國力學大會-2019」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開幕。會議受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指導,由中國力學學會和浙江大學共同主辦和承辦,全國30餘家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參與協辦,4800餘名代表參加會議。

大會開幕式由中國力學學會副理事長鄭曉靜主持。中國力學學會理事長楊衛、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數理科學部常務副主任董國軒、浙江大學副校長嚴建華分別在開幕式上致辭。出席大會開幕式的嘉賓還有近20名兩院院士和中國力學學會現任副理事長和秘書長等。

大會現場

楊衛指出,中國力學學會的初心是沿著錢學森先生、周培源先生、錢偉長先生、郭永懷先生所倡議的,以力學的發展推動技術科學和數理科學的發展;中國力學學會的使命是在中國力學學會建會80周年之際,把我國建設成為力學強國。他呼籲全國力學科技工作者,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敢為人先的志向,敢啃硬骨頭的闖勁兒,向著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偉大目標奮勇前進。

楊衛發言

大會開幕式上頒發了第二屆錢學森力學獎,第十一屆周培源力學獎,第四屆、第五屆中國力學學會科學技術獎,第十六屆中國力學學會青年科技獎,2017、2018年度中國力學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以及第十二屆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獎等。

本次大會為期3天,進行了8個大會特邀報告、400餘個分會場報告、3000餘個專題研討會報告和牆報,另外還設有力學實驗設備、軟硬體和出版物展覽等活動。大會交流內容廣泛,涉及領域眾多,專家雲集,是一場豐富多彩的力學學術盛宴。各項議程持續至8月28日結束。

中國力學大會自2005年創辦,每兩年召開一次,其宗旨是成為力學工作者了解國際學科前沿的窗口,成為力學與工程實際結合的橋梁,成為不同學科研究人員交流的紐帶,成為青年力學工作者展示風採的舞臺。

在本次大會中北京大學工學院力學與工程系雙聘院士方岱寧教授榮獲「第十一屆周培源力學獎」、武際可教授榮獲「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終身成就獎」 、陳正研究員榮獲「第十六屆中國力學學會青年科技獎」 、北京大學劉羅勤博士(導師:吳介之)榮獲「2017年度中國力學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曲兆亮博士(導師:方岱寧)、趙耀民博士(導師:陳十一,楊越)榮獲「2018年度中國力學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肖廈子博士(導師:段慧玲)榮獲「2018年度中國力學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

方岱寧榮獲「第十一屆周培源力學獎」

武際可榮獲「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終身成就獎」

陳正榮獲「第十六屆中國力學學會青年科技獎」

2018年度中國力學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及提名獎頒獎

此外,在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託,教育部高等學校力學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中國力學學會和周培源基金會共同主辦的第十二屆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上,北京大學工學院最終有42名同學取得優異的成績,郭容夫等11人榮獲一等獎,陳策等4人榮獲二等獎,蘇鵬程等9人榮獲三等獎,孫博天等18人榮獲優秀獎,其中39人來自力學與工程科學系。

本次賽前力學與工程科學系安排王勇和易新兩位老師為工學院參賽的同學們做了賽前輔導。王勇、易新兩位老師在本次競賽中榮獲「第十二屆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優秀指導教師獎」。

力學與工程科學系同學獲獎名單如下:

一等獎(9人):郭容夫、李嶽珩、李博韜、郭書言、胡嘉俊、王榕金子、石智宇、嶽威、王俊寧

二等獎(4人):陳策、李沛洋、朱守寵、袁磊祺

三等獎(9人):蘇鵬程、林麟、韓子朔、王康、周鑫成、安子訸、向天瑞、劉旭、王子陽

優秀獎(17人):孫博天、張鉦林、繆竟成、梁學、周旭、徐逸凡、朱林峰、汪昀鴻、盧裕文、曹禹凡、張慊、葉繼開、佘巖松、吳顯達、趙楓、王國丞、邱旭汶

相關焦點

  • 中國力學大會分會場「第八屆全國力學史與方法論學術研討會暨全國力學學術大會力學史與方法論分會場」 在北京大學成功舉辦
    吳有生院士、鄭曉靜院士、鎖志剛院士、王成教授、何國威教授、馮西橋教授、廖世俊教授在會上做大會特邀報告,同時還有數百位專家學者在17個分會場做邀請報告,數千位專家學者在97個專題研討會做了報告交流。北京大學工學院力學與工程科學係數十位師生受邀參加大會並進行報告交流。
  • 北大力學,全國培養院士最多的力學學科
    榮起國,北京大學工學院力學與工程科學系副教授,副主任。人才培養方面,力學專業培養了大量學術領軍人才和工程建設人才;科學研究方面,力學開展了湍流、風工程、生物力學、斷裂力學、結構理論、薄殼的理論與應用、計算力學、結構分析軟體工程、固體的本構理論、非線性科學、地球構造動力學、最優控制等若干新的研究方向;課程建設方面,提供了力學專業的新教材和教學經驗。
  • 2020年北京大學工學院工程力學考研成功經驗分享
    比如機械、力學。畢竟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當時前期由於工作加班嚴重,壓力大,還有一堆打遊戲的朋友天天喊我打遊戲。一直到十一月份才算真正開始複習。十月份選專業的時候自己考慮的學校有科軟,工學院機械或者力學。只求上岸,不想再戰(2019年考的計算機,英語遲到0分,幾個月的時間都浪費了)。
  • 誠邀海內外英才參加2021年北京大學工程科學優秀青年人才國際論壇
    「工程科學與新興技術高精尖創新中心」依託北京大學工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建立。2017年,力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機械及航空航天和製造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5個學科入選「雙一流」學科。其中,力學為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A+學科,環境科學與工程為A學科。為聚焦國內外學術前沿,開展多學科、跨領域的討論和交流,中心將於2021年2月4-5日召開「2021年北京大學工程科學優秀青年人才國際論壇」,藉此論壇之際,誠邀國內外英才加盟!
  • 【分享】誠邀海內外英才參加2021年北京大學工程科學優秀青年人才...
    論壇簡介北京大學「工程科學與新興技術高精尖創新中心」依託北京大學工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建立。2017年,力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機械及航空航天和製造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5個學科入選「雙一流」學科。
  • 中國力學學會首屆全國力學博士生學術論壇隆重開幕
    2020年11月7日上午,中國力學學會首屆全國力學博士生學術論壇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開幕。
  • 第十屆中國力學學會固體力學專業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擴大會議暨固體力學發展機遇與前沿挑戰研討會在蘭州成功召開
    徐生誠教授指出本次會議直面國家重大需求中的「卡脖子」工程技術問題與學科前沿中的核心科學問題,研討推進固體力學新的研究方法與研究途徑,是對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全會精神的深入貫徹落實,必將有力推動我國固體力學國際影響力與解決「卡脖子」問題能力的提升。
  • 中國力學學會首屆全國力學博士生學術論壇成功舉辦
    此次論壇由中國力學學會主辦,北京大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合承辦。中國力學學會理事長、北京理工大學方岱寧院士擔任論壇主席。論壇主題為「協力同行、馭夢飛翔」,邀請了4個大會特邀報告和15個分會場專題邀請報告。本次論壇創新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會議形式,設有15個並行分會場,其中5個線下分會場安排110個博士生報告, 10個線上分會場安排182個博士生報告。
  • 北京大學工學院舉辦2020年專業宣講會
    2020年5月5日,北京大學工學院工學文化節之專業宣講會在線上舉行。工學院院長段慧玲、副院長陳正、黨委副書記張婧,力學與工程科學系劉謀斌老師、榮起國老師,能源與資源工程系夏定國老師、徐克老師,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張豔鋒老師,航空航天工程系周超老師,生物醫學工程系李長輝老師,先進位造與機器人系王啟寧老師,學院團委書記朱俊煒與2019級本科生各班級班主任和輔導員,以及工學院2019級全體本科生參加。宣講會由朱俊煒主持。
  • 工程力學到底是不是「萬金油」?
    在課堂上,我對力學在工程和基礎科學建設中的應用有了初步地了解,也第一次恍然大悟,原來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錢學森……這些大科學家們同時也是力學家。深感幸運之神再一次眷顧我。工程力學屬於冷門專業並不是說它在川大的師資和教學資源匱乏,相反地,川大力學系早在1957年就已成立,國家一級學科,2017年全國排名21。
  • 工程力學:工程科學和技術的基礎
    「力學位於工程、材料科學、地球物理以及寬廣的應用科學和技術方面教育和研究活動的軸心。」——中國力學學會年度報告 我國的近代力學事業始於20世紀50年代,既是具有傳統優勢的學科之一,也是一門獨立的重要學科。工程力學以工程和自然界的真實介質和系統為研究對象,成為眾多門需要精細化、機理化描述的應用科學和工程技術基礎。
  • 39.寧波大學力學與工程科學系教工黨支部
    寧波大學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力學與工程科學系教工黨支部現有黨員12名,其中從事一線教學科研的有11名,正高職稱者6名。2011年支部被評為「寧波市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寧波大學先進基層黨組織」,支部書記陳江瑛老師被評為「寧波市教育系統優秀黨員」。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力學與工程科學2019年保研夏令營通知
    一.申請資格  1) 國內大學"985工程"或"211工程"建設重點高校相關專業本科三年級學生(2019屆),有志於從事科學研究,學習成績優秀並有較強的研究能力在校本科生。  2) 學習成績優秀,能在母校獲得推薦免試名額優先。對所報專業的學術研究有濃厚的興趣,願意從事學術研究工作。
  • 中國計算力學大會暨國際華人計算力學大會2018
    親愛的朋友和同事:中國計算力學大會是我國力學界每兩年一次的綜合性學術盛會,是廣大力學科技工作者們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
  • 中國力學學會|清華大學莊茁教授當選國際計算力學學會執委
    在剛剛結束的國際計算力學學會(IACM)執委增選中,中國力學學會計算力學專業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莊茁教授當選國際計算力學學會執委(IACM, EC),任期:2020年-2026年。在此,小福團送上誠摯的祝賀!
  •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19年考研調劑信息   一、研究所概況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原名中國科學院土木建築研究所)創建於1954年,是我國最早系統地開展地震工程和安全工程研究的研究所。
  • 王仁力學講座 | 楊衛院士介紹固體力學及其學科交叉
    講座由力學與工程科學系副系主任肖左利研究員主持。北京大學工學院院長張東曉教授、副院長王建祥教授、力學與工程科學系系主任段慧玲教授、力學與工程科學系黃築平、魏悅廣、佘振蘇、熊春陽、王健平、蘇衛東、勵爭、蔡慶東、劉謀斌、陶建軍、曹國鑫、李法新、韋小丁、易新、陳正、陳軍等十幾位老師及百餘名研究生一起參加了講座。
  • 中國科大院系介紹|工程科學學院來啦
    >安全科學與工程系安全工程學院致力於工程科學新知識的發現與應用,依託學校的綜合學科優勢及廣泛的國際影響,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區域需求,聚焦未來尖端新技術的前沿學科和交叉學科,構建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體系,實現學科與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創建世界一流工學院。
  • ...魏悅廣院士受邀做中國力學學會首屆全國力學博士生學術論壇報告...
    月6-8日在北京大學舉行。本次活動由中國力學學會主辦,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合承辦。論壇活動的主題為「協力同行、馭夢飛翔」。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魏悅廣教授受邀做大會報告:新材料的湧現對力學發展提出的挑戰。
  • 青島市力學學會換屆大會暨2019年多功能材料與結構力學及其工程...
    新聞網訊 近日,青島市力學學會換屆大會暨2019年多功能材料與結構力學及其工程應用學術研討會在我校舉行。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孔偉金出席會議並致辭,山東省力學學會王炳雷教授、機電工程學院院長助理沈輝副教授分別代表山東省力學學會和機電工程學院致賀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