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智慧城市的「華為配方」:走理性的科學務實之路

2020-12-18 51CTO

【51CTO.com原創稿件】前不久,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在深圳會展中心隆重拉開序幕。作為連續4年參加高交會智慧城市展覽的熟面孔,華為也深度參與了高交會的諸多活動。在會展期間,華為提出了「5G+AI,開啟智慧城市孿生新時代」新理念,並發布了華為智慧城市頂層規劃諮詢方法論,受到業界不少關注。展會活動間隙,記者採訪了華為EBG中國區的智慧城市諮詢規劃專家袁萬海、智慧城市資深專家兼數字經濟資深規劃師聶俊宇、5G+智慧城市資深顧問李景松三位負責人,請他們分享華為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的思考與判斷。

智慧城市建設的華為「方法論」

華為EBG中國區的智慧城市諮詢規劃專家袁萬海

袁萬海在談到目前國內智慧城市發展現狀時表示,當前國內智慧城市建設已經進入深水區:一方面,從發展趨勢來看,作為城市數位化轉型的重要抓手,智慧城市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機遇,幾乎所有ICT企業均涉足智慧城市市場,近三年,隨著眾多新型行業巨頭的進入,智慧城市市場進入新一輪大繁榮。但與此同時,日益增長的客戶需求與市場供給之間的差距在加大,有些地方政府對智慧城市更大規模的投入信心不足,給表面上看似繁榮的智慧城市市場帶來了不確定性。

如何對待當前的智慧城市發展?袁萬海認為參與智慧城市建設的企業都有自己的配方,華為選擇的是走更加理性的科學務實之路,所以這些年華為一直堅持培養智慧城市頂層規劃能力,一直堅持在投入落地項目前為客戶提供輕型的頂層規劃諮詢服務,通過這種服務形式,對未來3-5年的智慧城市建設任務做充分的論證、推演,制定出科學的實施路徑,然後按照PDCA的科學方法,循環迭代,有序推進。

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出現和諮詢經驗的逐步積累,華為逐漸認識到,可以將之前積累的智慧城市頂層諮詢規劃經驗提煉總結成一套方法,共享給業界,逐步打磨出共識,進而牽引整個國內智慧城市市場更理性科學有序發展。在此背景下,華為遵照國標委《智慧城市頂層設計指南》,進一步細化完善制定了《華為智慧城市頂層規劃方法論》。

智慧城市資深專家兼數字經濟資深規劃師聶俊宇

聶俊宇補充道,數字經濟有兩大重要組成,一部分是產業數位化,一部分是數字產業化。在中國,產業數位化佔比更高,因為大量的實體經濟才是中國發展數字經濟的核心,一旦數位技術與實體產業結合,將迸發出更大的經濟潛力。「產業數位化是未來一個主營方向,華為會將自己在過去三十年中積累的數位化經驗通過華為沃土數字平臺、5G+AI模式,為更多實體產業提供服務,助力產業數位化的進程。」

5G+AI,開啟智慧城市孿生新時代

對於業界非常關注的「5G+AI,開啟智慧城市孿生新時代」新理念,袁萬海做了更詳盡的解讀。他表示,把一座城市的全要素放在數字世界做鏡像,是非常遠大的願景,涉及到的技術體系非常多,工作量極大,至少還需要五到十年。當前華為所能做的,就是突破孿生城市核心依賴的一些技術瓶頸,讓孿生城市建設更進一步。

之所以強調5G+AI,是因為要實現孿生城市有幾個核心技術比較關鍵,一是全域數據的感知和連接能力,需要5G來發揮更多作用,二是如何在數字世界解讀全域數據,需要依託AI由初級的數字孿生向更高級的孿生演進。

5G+智慧城市資深顧問李景松

李景松指出,雖然數字孿生並不是新技術,但是涉及到一個顆粒度的問題。他以數字樓宇舉例,為了實現數位化,可以先將樓宇進行3D建模,大顆粒度而言就是實現樓層的管控,更細的顆粒度就是實現房間的管控,再細化還可以對每個電器管控。「孿生的顆粒度決定了未來孿生實現的深度以及廣度。」所以在現階段,華為認為在急用先行的場景裡可以率先部署數字孿生技術例如應急管理、市政設施管理等,將數字孿生與客戶業務做匹配,不同需求有不同的顆粒度實現。在5G+AI時代下的數字孿生城市,物理城市與數字城市之間不再是簡單的數據流通,同時也將融入人工智慧服務的流通。基於數字孿生,通過對數據進行分析與建模,向上形成AI驅動的城市認知決策。通過認知決策反饋給物理城市,指導物理城市的運行,提升城市的運行效率。物理城市的實際運行數據再回歸到以上的循環模型,形成城市認知決策循環滾動優化與提升。

全生態,前進!

眾所周知,智慧城市建設是一個非常龐大且長久的綜合項目,那麼作為統籌管理的政府客戶在實踐過程中,又有哪些成長呢?袁萬海觀察到,這些年政府在建設智慧城市時更加務實,在市級管理者層面,政府除了關注戰略發展這些宏觀的內容之外,也會重點抓落地,思考如何融合打通整座城市各個委辦局的數據,更關注架構和架構下的管理,力求在業務層面能夠去為關聯業務協同提供支撐。「當然,在具體落地過程中,急用先行是高優先級的。 」

那麼華為究竟是如何為城市管理者提供服務的呢?袁萬海表示,華為首先會提供諮詢規劃服務,完成這一步之後,華為接下來會將其轉化成一系列具體的項目落地。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華為是擔當了統籌性智慧城市的「操盤手」角色,那麼華為會成立一個項目組來整合所有資源,把相關產品、行業解決方案進行整合,同時通過生態合作資源去整合合作夥伴的能力,最終形成合力,依照頂層設計制訂的完整框架把項目落地,為城市提供整體的服務。如果客戶只需要華為的頂層設計能力,那麼華為也會整合自己能力把最擅長的部分提供給客戶。

「因為華為有自己的業務邊界,所以在項目落地執行中,華為更多的是聚焦底層軟硬體基礎設施建設,如網絡、數據機房和平臺,這是華為最擅長的,也是技術和研發積累比較厚的地方。在整個智慧城市建設中,華為一直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提倡平臺+生態戰略,讓合作夥伴在華為平臺上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實現強強聯手。」袁萬海介紹道,關於生態華為有一套嚴格的管理與發展機制:

第一,分類建立。華為將智慧城市領域的合作夥伴分為運營類、集成類、投資類、諮詢規劃類,每種類型中華為會選擇TOP5級別合作夥伴深入合作。

第二,技術驗證。華為作為沃土,對基於沃土成長出的合作夥伴解決方案會做專門技術驗證,保持緊耦合狀態,確保給客戶提供的是一個整體服務。

第三,質量管理。華為有嚴格的質量管理機制,會對合作夥伴的服務能力和交付過程中客戶滿意度進行管理,通過評級和淘汰,保證合作夥伴始終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

第四,可持續發展。華為恪守邊界,只做平臺以下,上面的業務場景更多留給合作夥伴,保證與合作夥伴關係持續穩定發展。

未來智慧城市趨勢搶先知

記者了解到,智慧城市頂層諮詢規劃是華為智慧城市服務鏈條的關鍵環節,是華為重點打造的服務能力之一。目前華為集聚了一支多數眾多智慧城市頂層規劃諮詢隊伍,發展了11家深度合作的國內優秀諮詢規劃合作夥伴,可以面向省級、地市、區縣、園區等不同場景提供智慧城市及數字政府相關頂層諮詢規劃服務,近年來,華為累計為全球客戶提供100+智慧城市頂層諮詢規劃服務,僅2019年,為客戶提供的頂層諮詢規劃服務就超過40+。

對於未來智慧城市的發展趨勢,擁有如此多部署經驗的華為也有自己的判斷。聶俊宇透露,中國大部分城市都屬於表徵性城市,往往通過單一的價值判斷來衡量城市發展的好壞,例如經濟價值,但在未來,智慧城市將從表徵型城市向更深度價值去挖掘。

此外,智慧城市未來的空間和功能一定會實現疊加。聶俊宇解釋道,隨著數字經濟的變化,未來企業對員工通勤的要求會降低,居住區和工作區的邊界將更加模糊,功能與空間的疊加是未來城市的一個方向,對信息的基礎設施和整個城市的數字基礎設施會提出更高的要求。

不僅如此,驅動城市發展還將由過去的要素驅動變成創新驅動。聶俊宇表示,不少城市過去用土地資本的方式推動整個城市的發展,但未來一定會向創新驅動演進,它將實現整個城市的自我糾錯和自我迭代。他舉例道,在城市的公交體系中,公交線路設置是否合理,可以通過數據採集、視頻分析以及公交線路的實時反饋及時調整公交線路。「城市未來一定是從單核城市向多核城市發展,會依託多種核心去發展。與此同時,多核城市也存在於未來城市的頂層,多城市區域協同的城市群。」聶俊宇指出,由於每一個城市在城市群中所發生的地位和作用不同,這就要求頂層設計者要有明確的方向,實現產業和商業精準匹配,這對華為這樣的企業如何提供配套的基礎設施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51CTO原創稿件,合作站點轉載請註明原文作者和出處為51CTO.com】

【責任編輯:

周雪

TEL:(010)68476606】

點讚 0

相關焦點

  • 華為:智慧應急構建安全發展的智慧城市
    來源:時刻頭條【中國,北京】12月22日—24日,第二屆中國智慧城市科學發展大會在京舉行。大會期間,華為公司出席並主持「後疫情時代的城市應急管理」主題圓桌論壇,向外界系統闡述新基建背景下城市應急智慧化發展思路。
  • 權威專家深度解讀智慧校園建設,城市教育大腦巡展廣東站周五見
    7月17日,由三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2020城市教育大腦暨合作夥伴招募會,在廣東廣州隆重舉行。屆時,三盟科技總裁王喜英女士將引領來賓們走進三盟,共同見證「AI賦能城市,數據引領教育變革」!現場更有權威專家深度解讀智慧校園建設新思路&教育信息化2.0下的教育教學融合與創新。期待與您攜手推動城市教育大腦落地,賦能智慧城市建設!
  • 華為「馬斯洛模型」定義城市數位化需求,以數字底座支撐城市轉型
    深圳市領導、華為高管與智慧城市專家、全球智慧城市建設先進城市代表、聯合國人居環境署、專家學者及其他高科技企業分享了智慧城市領域最新發展理念與實踐,借本次論壇的契機與平臺各展所長、各取所需,並推動深圳與相關國家和地區,特別是友好城市智慧化、數位化建設領域的務實交流與合作。
  • 華為協辦中英智慧城市國際標準合作研討會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全球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總經理周小紅作為大會特邀嘉賓,介紹了華為對標準化的貢獻,並介紹了華為如何利用標準化的技術體系為全球客戶提供服務。華為企業BG中國區智慧城市總工姚健奎分享了通過城市實踐落地驗證智慧城市標準的案例,為標準化建設建言獻策。
  • 華為打地基,平安精裝修,騰訊管物業 「HAT」的新一代智慧城市之路
    華為技術實力雄厚,長於ICT基礎設施建設。「黑土地」戰略讓其專注於技術,做好四通一平,蓋好「毛坯房」 ,但在應用層面開發和用戶運營層面略有先天欠缺。流量收割者騰訊,就像物業公司,擅長服務智慧城市中的「人」。但是在G端客戶的技術和運營積累遠不如華為,當「社交流量順風車」紅利過去,如何繼續拓展版圖是待解之題。金融大佬平安是智慧城市領域的一匹黑馬。
  • 解讀一座創新之城的「智慧密碼」華為助力深圳智慧城市建設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AI人臉識別過安檢的旅客[中國,深圳,2020年5月21日]一座城市的「智慧」,不僅體現在科技園區和先進實驗室的數量上,更應該隱藏在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中,瀰漫在誘人的煙火氣裡。通過華為的技術賦能,深圳「智慧交通」方案正從頂層設計入手,全面規劃深圳城市交通體系,並以視頻雲、大數據、人工智慧為技術核心,建立一個統一、開放、智能的交通管控系統。
  • 康銘:智慧的GIS管理智慧的城市
    &nbsp&nbsp&nbsp&nbsp11月3日,以「創新·共享」為主題,為期兩天的「第十一屆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技術研討會暨設備博覽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拉開帷幕。此次大會由住建部信息中心、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中國衛星導航定位應用管理中心和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等聯合主辦。
  • 「生態夥伴」如何解讀華為城市智能體?
    這樣的趨勢對於方案商的考驗也隨之更加聚焦其能否在智慧城市更高維度實現智能式的行業滲透,顯然,這與華為最新提出的城市智能體的理念不謀而合。   生態夥伴視角看城市智能體   而一段關於AI的合作新階段也於近階段開始:新希望將與華為一同聚焦智慧城市智能體,將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融入同一維度進行統籌思考,以數位化平臺為底座,將人工智慧植入各類城市應用場景。
  • 威勝信息與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智慧公共基礎設施管理聯合實驗室...
    開展智慧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符合我國新型城鎮化發展趨勢。秉承「政府推動,企業主導、項目牽引、市場運作、整體規劃、合作共贏」的原則,今年8月,威勝與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智慧城市聯合實驗室籤訂合作協議,並於今日正式揭牌(2020年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智慧城市聯合實驗室僅與海爾成立了聯合實驗室,威勝信息是第二家)。
  • 華為:5G+AI 開啟智慧城市孿生新時代
    北京時間2019年11月15日,由國家信息中心、深圳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指導,華為主辦的「華為智慧城市峰會2019」在深圳隆重召開,70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設者、參與者及行業權威專家參與了本次峰會,共同探討智慧城市產業最新洞察、最新技術、解決方案和建設經驗。
  • 2020年通州區信息產業學會智慧城市論壇開幕
    城市副中心通州召開。此次研討會邀請了通州區科學技術委員會、通州經信局、通州衛健委、通州區科學技術協會、電信通州分公司、華為通州分公司等百餘位通州區內各級醫療機構及龍頭企業的領導,並詳細解讀5G雲網時代背景下的醫療發展
  • 智慧城市走出國門,華為是如何拿下巴塞隆納的?
    來自華為官方的數據顯示,目前華為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已經服務全球 40 多個國家和地區,200 多個城市,5 億人口。可見,對於智慧城市這樣的政府主導型業務來說,華為在全球化方面的優勢讓它能夠比其他致力於智慧城市的中國企業更好地走出國門,走向國際。華為對於智慧城市建設的理解 在第九屆全球智慧城市博覽會(SCEWC)會場,華為還展示了智慧城市領域的最新解決方案。
  • 2020 DIGIX數字實驗室,華為錢包帶你解讀全場景智慧新生活
    2020 DIGIX數字實驗室,華為錢包帶你解讀全場景智慧新生活 原標題:2020 DIGIX數字實驗室,華為錢包帶你解讀全場景智慧新生活
  • 打造地圖大數據, 智慧城市建設或將迎來爆發期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最重要的表現形式,地圖數據所承載的信息量也越來越多,特別是在利用大數據思維和分析方式來解讀地圖數據,將地圖信息背後的數據價值更多的展示和分析出來。如今,地圖大數據在公眾服務、民生工程、航天航空、政府服務等諸多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 中科宇圖與華為企業雲共建地圖雲、環保雲上線。
  • 標委會專家解讀智慧校園建設標準,為城市教育大腦打call
    提出,智慧校園建設需覆蓋全體學校,基礎環境完善是建設基礎保障,要建設智能化校園,統籌建設一體化智能化教學、管理與服務平臺。而《智慧校園總體框架》國標正是規範了智慧校園建設的一把準尺,城市教育大腦也正是基於這一大背景研發的智慧教育整體方案。
  • 德國市長:我選華為做智慧城市 因其技術強大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張之穎】德國杜伊斯堡市長Sören Link本周親臨中國,對華為進行訪問。儘管華為5G業務在海外市場遭遇挑戰,但華為智慧城市業務在歐洲取得大幅進展,並受到國外城市和當地政府的肯定,對華為而言是一大快慰,它向外界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 「2020中國智慧城市年度影響力人物」揭曉
    新京報訊(記者 王春蕊)12月22日,2020第二屆中國智慧城市科學發展大會在北京舉行。本次大會由中國智慧城市百人會、新京報社、中國科學院智慧城市產業聯盟、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智慧城市研究所、北方工業大學新興風險研究院等單位聯合主辦。
  •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解讀:考察務實精神 理性思考 治理智慧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解讀:考察務實精神 理性思考 治理智慧 冬青樹上掛凌霄,歲晏花凋樹不凋。數幾同窗同甘共苦拼搏到此時,無數春秋風雨兼程成敗在今朝。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1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共科目筆試分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
  • 通州召開信息產業學會智慧城市論壇 透露了這些重磅信息……
    為更好地滿足通州區街道及鄉鎮信息化建設需求,同時開拓思路、增強技術水平,提高信息化建設的品質,2019年12月17日下午通州區信息產業學會在通州區太陽花酒店組織舉辦了「2019通州區信息產業學會智慧城市論壇——智慧社區&美麗鄉村」,業內專家學者、行業領銜人士共同探討區內相關信息化的現狀及需求,研討智慧街道、智慧社區、美麗鄉村信息化落地各鄉鎮街道的可行性
  • 專訪華為企業BG全球智慧城市業務部總裁鄭志彬:建設古羅馬式智慧...
    歷次技術的更新迭代都一步步貼近人們對智慧城市的構想,當人工智慧、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擺上臺桌,智慧城市開始二次進化。華為企業BG全球智慧城市業務部總裁 鄭志彬在7月14日舉辦的智慧城市分論壇上,華為企業BG全球智慧城市業務部總裁鄭志彬博士發表了《城市數字平臺,引領智慧城市發展新趨勢》的主題分享,華為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