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流浪貓,很多人都不陌生,小區裡、校園內,常年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晝伏夜出,偶爾湊到你跟前賣個萌賺口飯吃。不過,由於流浪貓的繁殖能力很強,管理就成了難題。今天(10月20日),有公益組織在南京的大學校園裡發起TNR行動,幫助校園流浪貓絕育,以控制流浪貓數量。
抓捕、絕育、放歸 控制流浪貓數量和危害
TNR,是英文抓捕、絕育、放歸的縮寫。這是目前被國際動物保護組織廣泛認同並接受的,能有效控制流浪貓數量的措施。南京理工大學校園內,志願者們將裝有貓糧的籠子放在流浪貓經常出沒的地方,等待貓咪進籠後,將它們送往指定的寵物醫院接受絕育手術。「我們首先挑選絕育的對象是母貓,它們的生理狀態如果良好,會在醫院住滿7天之後再放歸。」公益組織志願者介紹。
志願者介紹,秋冬季節是流浪貓繁殖的高峰期,此時開展絕育計劃,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控制校園裡的流浪貓數量,另外,還可以減少流浪貓因進入發情期,產生不當的攻擊行為。志願者解釋:「希望控制區域內流浪貓的數量,來保證現有流浪貓的生存環境。」
南京八所高校開展TNR 能否有效尚待驗證
據了解,目前南京地區各大高校內流浪貓群體數量龐大,一些高校流浪貓數量已達上百隻。本次公益行動還將在南京工業大學、南京審計學院等7所高校陸續展開,不少在校大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南京理工大學學生告訴記者:「經常會撿到一些幼貓,我們沒有能力去控制它的數量。自發餵養只能導致貓越來越多,做TNR的話,既可以保證現有貓咪的生存率,也可以保證它們的數量在合理範圍內。」
2014年9月,杭州市政府就曾投資30萬元啟動流浪貓絕育的TNR項目。但實施下來,卻遇到了不少困難。有限的社會資源、無處著落的人力、缺失的流浪動物保護法律,都制約著TNR項目進行。這一輪民間發起的TNR行動,能否有效改善南京校園的流浪貓情況呢?答案尚不得而知。但不少人建議,可以通過劃定區域、倡導領養來改善流浪貓處境。有學生建議:「學校裡應該引導學生如何正確養貓,可以建一個專門的養貓區域,像外面的寵物店一樣,把流浪貓放到專門的養貓室。」
有句話說,"看一個國家是否文明,就看這個國家的人民對待動物的態度。"流浪貓問題因人而起,也只能因人而解。TNR項目只是盡最大努力來克制流浪貓的繁殖,而要讓流浪貓真正少下去,還是要靠大家養成對寵物負責任的態度。不輕易拋棄,才是解決流浪貓問題的根本之道。
更多精彩內容,請收看今晚18:30在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播出的《新聞360》欄目,或者下載我蘇、荔枝新聞APP。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範潔萍 編輯/趙夢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