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校友會推出的2018年中國大學傑出校友排行榜20強,很多人不太相信這份榜單的真實性、公平公正性。
2018年傑出校友榜單
其實,這份榜單的真實性倒毋庸置疑,需要商榷的是排名所採用的指標,以及各項指標所佔的比重。
2018年傑出校友榜單的大致情況,幾個現象值得關注。
和所有榜單幾乎一模一樣,傑出校友榜單的頭兩名是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讓人有點驚訝的是,僅看數據,北京大學的合計數字(835)遠高於清華大學的數字(533),而清華大學的合計數據與中國人民大學(501)非常接近。
中國人民大學之所以排名靠前,人文社會科學家這一項指標的數字(322)佔據了絕大部分的分數,僅次於北京大學的合計數字(354)。眾所周知,人民大學的人文社會學科在國內排名第一,與北京大學的整體實力不相上下,自建校以來,該校走出了許許多多國內外知名的人文社會科學家,有非常大的國際國內聲譽。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錢學森塑像
相形之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排名顯得有點「委屈」,僅排名第20名。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政要、富豪等等統計數據遠遠低於其他高校。但令人欣慰的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院士項目得分很高(60),排名第6位。
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重視挖掘校友資源,對校友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不斷增強。
近幾年,各高校特別重視校友工作,絕大部分高校都成立了校友會工作處,也開始結合校友工作的實際需要開展傑出校友評選活動。特別是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校友工作研究分會成立10年來,對校友工作工作的開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評選傑出校友活動對我國高校來說尚屬新生事物,值得相關工作者思考、探究。
中國人民大學校園
校友資源是校友自身作為人才資源的價值,以及校友所擁有的財力、物力、信息、文化和社會影響力等資源的總和。校友是一個信息豐富,知識密集,與母校有著特殊感情聯繫的群體,是母校的寶貴資源。充分發揮校友資源的作用,對母校的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高校校友中,不乏治國棟梁、學術大師、企業高管,有成績顯赫者,更有在平凡崗位上默默奉獻、做出卓越成就者,他們的奮鬥歷程,獻身精神,是母校優良傳統繼承發揚的生動體現。而青年學生普遍缺乏社會經歷,在選擇未來人生道路的問題上帶有一定的盲目性。校友在社會上的奮鬥精神、成長之路、成功之道、肺腑之言,對青年學生來說是極為形象生動、容易接受、令人信服的教育內容。
因此舉辦各類型的校友論壇、講座、經驗交流會,通過優秀校友直接傳授經驗和方法,這樣的教育效果更為直接而顯著。
傑出校友的評選較為「嚴苛」,評選的過程基本還是公平公正的。
對於傑出校友的評選程序,各個高校一般都採用「推薦與自薦、資格審核、徵求意見、投票評選、宣傳表彰」的程序。
華東師範大學
推薦一般都採用學院或地方校友會推薦的方式進行,通過個人自薦方式參加傑出校友評審的在各個高校都是少數;資格審查都是由評選委員會來完成;徵求意見基本都是在校內和地方校友會中進行;多數高校的換屆工作只通過評選委員會的投票即可,只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少數高校採用了網絡投票方式;宣傳表彰基本是以舉辦頒獎儀式的方式進行。
雖然說這樣做符合一般評選的程序,但作為校友評選這樣的大事來說似乎有點單一,缺少校友活動必要的濃情。
各個高校當選的傑出校友過於「高大上」。
對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等百年名校而言,傑出校友數以百計不在話下。如清華大學僅僅自2000年以來,湧現出一大批黨和國家領導人,還有一大批省部級領導。而北京大學僅醫學部兩屆評選共選出19位院士、7位省部級領導幹部。
山東大學
也有高校評選出了「平民」傑出校友,比如,南京大學的葉兆言、王同歌、聶華苓,武漢大學的鐘期榮、易中天、童朝暉,南京醫科大學的沈謹、王躍、俞守義等。但從目前高校評出的傑出校友整體來看,各個大學的傑出校友評選還是過於「高大上」。
既然是傑出校友,被選出來的代表當然需要代表性,應該是各行各業的傑出代表。但是,傑出校友的身份和對社會的貢獻也應該呈現出多元的特徵,有的對社會有很好導向作用的「道德模範」是否可以入選,這些問題也值得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