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工友上講臺!

2020-12-25 紅茶談情感

當!噹噹!上課鐘聲響了。一位二十來歲的青年從容不迫地走上高一班的講臺。「他不是本校工友嗎,他能上好英語課?」六十雙詫異的眼光看著他。唰!唰!唰!不一會,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寫出了一路英文。四十五分鐘,他有條不絮、準確而又流利地講授了第一堂課,消除了同學們心中積聚的團團疑雲。他是誰?他是湖北省天門縣乾驛公社乾驛中學工友,最近被破格提拔的英語教師——何家成。

小何離開灶臺上講臺談何容易呀!

1975年,17歲的何家成沒有讀完初中,就來到乾驛中學當工友。他每天的任務是負責近千名師生員工的開水供應,還餵幾頭豬。這對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確實是個考驗。可是,小何卻把這作為鍛鍊自己的機會,幹得蠻起勁,曾多次受到了學校師生們的好評。學校黨支部負責人也熱情地鼓勵他說:「小何於得不錯啊!你還年輕,業餘時間還要多學點文化。」簡短的幾句話觸到了小何的痛處。他想,我剛進小學,正趕上「文化革命」,哪學到什麼東西?現在美好的春天來了,自己要倍加努力,把貽誤的青春奪回來。於是,他抱恨立志,從頭學起。根據學校缺英語教師的狀況,他選定目標,主攻英語。

從1977年起,何家成訂了自學計劃,堅持邊工作邊學習。他給自己提出了「三個一點」的規定:清晨起早一點,每天清晨四點鐘起床,學習一小時,練發音,讀音標,背單詞;中午抓緊一點,用一小時聽廣播講座;晚上少睡一點,用三個小時,系統學習,重聽一遍英語廣博講座,重背一遍單詞,細心琢磨語法的變化規律。三年多來,春去冬逝。寒來暑往,小何從不浪費一分一秒的光陰。平時這樣,節假日更是他學習的極好機會。這幾年春節,他都是在離校五六裡遠的校辦農村裡度過的。因為在那裡,環境安靜,他可以傾注全力,專心致志,發奮攻讀。幾年來,相繼向他提親的有十來起,他為了猛攻英語,不牽扯精力,決定暫時不談,都一一婉言謝絕了。學習還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他每月只有二十八元的工資,但他勤儉節約,除去必需的生活費用外,其餘都用於學習,光買工具書和其它學習用具就花了二百五十多元。

擠時間刻苦學習,持之以恆,效果就顯露出來了。三年了,他已學習和掌握了北京市編印的英語教材1至6冊、全國統一編印的英語教材1至4冊的全部內容據縣教育局考核喝數學實踐的檢驗,這個原來一點英語基礎都沒有的工友,現在已達到了大專二年的水平。不僅被破格提為高中英語教師,還擔負著培訓全公社英語教師的重任。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他決心在八十年代,更上一層樓,為做一名優秀的中學外語教師而繼續奮鬥。

相關焦點

  • 我們是工友
    關注"海洋工作室"定期更新作者:海洋【979】我們是工友         一說起工友,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從來就沒有出過門,我們這些人,一出門就是南北方的差距,差距差的也太大了,一個北方愛吃鹹,一個南方愛吃甜,在生活上非常的彆扭,南方話還聽不懂,工藝操作還要學,每次不是瞎折騰,也是在折騰,折騰折騰就學會了不在折騰了。          其實,通過反覆的外出學習,折騰的很有道理,學會了獨立自主,出門不再膽怯,敢說敢學敢做的自我風格。
  • 站上講臺 用生命歌唱
    69年的教育生涯,於漪用「站上講臺就是生命在歌唱」的精神走出了自己的語文教學之路。她從語文教學改革起步,推動全國語文課程教學綜合改革,研究教師教育,培養了一大批青年教師,被譽為「精心育人的一代師表、潛心教改的一面旗幟」。20世紀80年代,於漪的公開課《海燕》在電視裡直播時,大上海萬人空巷,全國人民紛紛守在電視機前,爭睹她上課時的風採。
  • 原創|舞臺,講臺,踏臺
    他從不沉湎過去,走下了奮鬥過的講臺,站上了將要為之奮鬥的踏臺,他心中只有使命必達的堅定,母親「永不放棄」的教誨始終激勵著他。卷繞崗位艱苦,一個班8小時不停歇上上下下的掛絲、拔絲筒、裝車,即使卷繞間溫度適宜,但馮昊的藍色工裝永遠被汗水浸的溼噠噠的。而從小學習吉他演奏養成的一絲不苟、追求完美的性格,讓他從不會在任何事上降低對自己的要求。
  • 中建二局這位工友太優秀!
    自2010年他從家鄉四川來到廣州的工地上做建築工人,已很久沒人問起過他,他很激動終於找回了組織,但同時他也有一絲擔憂:「我一個工人,啷個和那些項目上的黨員一起開會?」身邊的工友兄弟紛紛勸他,「去了就坐著聽吧,別說話。」那真是蔡勝最難忘的一次黨課,他坐在會議室最後一排的角落,聽支部書記講中建二局企業文化、項目黨支部工作規劃,還受邀談感受。
  • 在家請工友吃飯,老婆掌廚做的菜,端上桌工友看了扭頭就走
    工友是河南人,平時在工地上對我很照顧,有什麼事都盡力幫忙,人也非常好。這不趁著休息,帶工友來家吃飯,喝兩杯,聊聊天。媳婦聽說工友要來家吃飯,這可是她表現的時候,早早地就到菜市場買了菜和肉,回家準備大顯身手一番。誰知,媳婦準備的一桌菜剛上桌,工友就藉口有事要走,也不知道是為啥?
  • 你是三尺講臺上最美的身影——本真部小學青年教師教學比賽掠影
    三尺講臺上> 花園中也不缺乏小壁虎的身影,張曉菲老師執教的《小壁虎借尾巴》深入淺出,妙趣橫生,在對學生的指導上下足了功夫,展現出了青年教師的專業水平雖然是三年級的低年齡段教學,但是陳芸老師的課堂上體現了充足的語言輸入,每一個活動都設置不同的意義,同時難度在不斷提高。這樣的訓練下,我們相信孩子們的英文才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 一個國家的強盛,是在小學教師的講臺上完成的
    基礎教育是人才成長的起點,一個國家的強盛,是在小學教師的講臺上完成的。
  • 將炸藥扔到工友床上,犯罪嫌疑人23年後被抓。
    中國廈門市公安局24日通報,廈門市海滄新垵村23年前曾發生一起案件,男子為報復將炸藥扔到工友床上,致人終身殘疾,之後逃匿無蹤。該案終於在最近得以破獲,警察已將犯罪嫌疑人抓獲。據紅星新聞報導,在1997年5月27日凌晨3時許,巨大的爆炸聲將海滄新垵村石子場的人們驚醒。在石子場的一所工棚內,一枚點燃導火索的炸藥在工友小王的床上爆炸了。工棚內休息的四個工友均不同程度受傷。
  • 青春在講臺
    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促進青年教師健康、快速成長,以課改理論為指導,以課堂教學為載體,以課堂比武為平臺的大型教學比武活動,4月9日在藍圃學校拉開帷幕。針對每一個課程,教師們在自己的"講臺"上,有的創設優美情境,藉助多媒體,使課堂生動又不失典雅;有的備課充分,講解精闢,由淺入深,時時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有的改變風格,通過趣味教學,活躍課堂氣氛,獲得非常好的教學效果。全體參賽教師做足功課,各展其能,精心設計每堂課,從而構建出了「自主、有效」的課堂。活動成功營造了全體年輕教師「聚焦課堂」的濃鬱氛圍,又一次在藍圃校園掀起了聽課熱潮,他們"累並快樂者」。
  • 「工友夜校」停辦了,還會有下一個範雨素嗎?
    育兒嫂範雨素在文中提到,她在北京皮村的「工友之家」上過寫作輔導,她自己也宣稱受益匪淺,可以說她文章的走紅與工友之家有著緊密關係。但範雨素只有一個,她的成就放置在整個工友的群體中看,更體現了出了這個群體的困境,在沉重的生存面前,沒有多少人可以成為範雨素,對於他們來說,學習、寫作、提升自己等等這些普通人唾手可得的行為,都是他們在城市艱難生活之外的奢侈品。
  • 螢屏上,她是「奇葩說新星」,講臺前,她是學生的「同門師姐」
    長江日報-長江網8月6日訊在電視螢屏上,她是火力全開,舌戰哈佛對手,保持個人「零敗率」,獲得蔡康永、馬東、羅振宇等導師高度評價的「奇葩說新星」;在三尺講臺前,她是每一篇課文都自己製作一套課件,學完《錦瑟》後讓學生大膽仿寫 「情書」的「同門師姐」;在武漢戰疫中
  • 站穩講臺,名師引路
    教師是孩子成長的引路人,青年教師是學校的未來,培養青年教師,就是為了孩子的成長,為了學校的未來。金秋時節,溫州市英才學校新教師培訓開展得如火如荼,迎來了驗收時刻。2020年11月8日在溫州市英才學校舉行了「站穩講臺」教學展示活動,此次培訓旨在加強我校新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提高教育能力,最終提高教學質量。
  • 教師周丹:站上三尺講臺的每一天都是挑戰
    人民網-海南頻道編者按:教師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職業之一,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今年9月10日是我國第36個教師節。在今年的戰「疫」行動中,醫療工作者隊伍中湧現一批又一批「戰疫先鋒」,這些優秀人才的湧現離不開醫學教育工作者的付出和努力。
  • 東營區工友創業園電商培訓開班儀式成功舉辦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賈志遠 東營報導12月16日下午,由東營區總工會組織的「工創在線助力鄉村振興暨東營區工友創業園電商培訓開班儀式」在金豐家庭農場順利舉行。「工創在線——創新創業服務平臺」採用線上、線下雙軌道培養模式,以創業帶培訓,以培訓帶就業,實現產業鏈引導-線上培訓-就業培訓-創業孵化-創業培訓-創業成功-創業扶持-就業指導—成就產業鏈的閉環,為全省工會會員提供「職業培訓、技能培訓、專家在線、創業指導、創業日誌、創業貸款、代辦業務、職工在線」八大板塊,圍繞「精準培訓、精準就業、輔助創新創業」三大模式,為工友提供一條龍無縫隙式精準服務
  • 分享微課視頻的設計和製作,找尋三尺講臺上沒有的快樂
    這幾天的網課,讓老師們從三尺講臺上放下粉筆,到網絡空間中開始自己的講課。這期間,傳統教學模式的變革,打破了老師們原有授課的固定模式。教育信息化走向教育現代化已經開啟在中國大地遍地開花。教師們成為這場變革中最先動起來的實幹家。
  • 英山縣溫泉小學教師劉雲泉讓青春在三尺講臺上閃光
    ,2012年黃岡師範學院畢業,滿懷對教育事業執著追求,帶著對金色年華的承諾,八年來,她用熱愛、探索、奉獻譜寫著一曲青春之歌:三尺講臺,是她一生的最愛. 2019年,劉雲泉參加黃岡市統編教材展示課中獲「優秀示範課」,多次承擔縣級公開課,為青年教師的學習和成長提供了借鑑的平臺。
  • 杏壇新秀齊抖擻,三尺講臺競風流 ——智源中學第二屆青年教師課賽
    杏壇新秀齊抖擻,三尺講臺競風流 ——智源中學第二屆青年教師課賽  為了幫助青年教師提升教學能力,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2018年12月5日,我校進行了第二屆青年教師課堂競賽。青年教師應怎樣對待教育教學工作,答案是——做一名戰士。陶校長說過我們要做一名新兵戰士,不怕困苦,敢闖敢拼。
  • 星巴克 走進中國新生代青年打工人群
    這就是孫恆最早成立工友之家的初衷,他想要在城市為千千萬萬打工的兄弟姐妹們建一個家,建一個社會支持網絡。孫恆組建的工友之家始於 2002 年,最開始的時候因為他是音樂教師, 很喜歡唱歌,於是認識了一些同樣愛好音樂的工友。
  • 九澧實驗中學:工友競技展風採
    湖南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鄭學勁)8月24日,澧縣九澧實驗中學後勤處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工友技能大賽,15位掌勺廚師同臺競技,一展工友別樣風採。灶臺上,廚師們點火起灶,揮勺翻炒,添油加醋,滿室香飄。從選料到裝盤,每組不到10分鐘,一盤盤色香味俱佳的炒蘿蔔絲便製作完成。經評委品嘗定等,結合選手烹飪過程,共評出優勝獎4名、創新獎3名。  「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今後一定要虛心向獲獎選手學習,從基本功做起,儘快掌握烹飪技藝,更好服務全校師生。」一位未拿到獎項的師傅說。
  • 他們的利益不容侵犯——蓮花山分局破獲系列盜竊工友手機案
    近日,長春市公安局蓮花山分局強化研判、合成作戰、集中攻堅、精準打擊,成功破獲轄區系列盜竊建築工友手機案。9月29日上午,蓮花山分局在勸農派出所召開系列盜竊工棚手機案反贓大會,建築工地負責人及各界代表50餘人參會,當場公開返還11部被盜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