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實境(VR)被包括 facebook 創始人扎克伯格在內的眾多網際網路大佬尊為 「有能力取代手機並成為下一代移動運算平臺的大 BOSS」,自從扎克伯格以 21 億美元天價收購 VR 領頭羊 Oculus 之後,VR 創業風暴迅速席捲全球。然而,面對國際三大頭顯少則 2600 元價格,以及還需另配更加昂貴的高端電腦的悲劇現實,虛擬實境想迅速普及顯然不可能。
因此,在虛擬實境的體驗還不足以像手機那樣,能夠吸引用戶一無反顧地買買買的前提下,線下 VR 體驗館將成為 VR 普及的必經之路,並成為 VR 創業的最佳途徑。這已經成為行業共識。為此,有錢的人開起了少則上百、多則幾百平米的大型 VR 體驗館,內含蛋椅,動感座椅,體感槍,跑步機以及光學運動追蹤等多種設備,而沒錢的人則在商場、電影院等人流量大的地方租下十幾平米的空地,擺上兩到三個蛋椅便同樣開始了 VR 生意。
而我們今天文章的主角便是這樣的僅僅只有兩三個蛋椅的小型 VR 體驗館,顧客只需要花費 20 到 50 塊錢,便可以在上面體驗一段 10 分鐘左右的 720 度 VR 遊戲或視頻。而且其已經大有要佔據所有商超的趨勢了,相信各位逛街的時候也都見過。據了解,目前做類似小型 VR 體驗蛋椅的主要有第一現場和 EMAX 等,而根據第一現場的數據,其已經在全國擁有 2000 餘家加盟店了。然而,就動點科技在北京走訪的 5 家 VR 蛋椅體驗店的情況來看,其生意非常冷淡,至少在記者周二去的時候沒看見一個人體驗。
那問題就來了,這種幾乎是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體驗館到底還有市場嗎?我們特地找來幾位店主聊了聊。
陳小姐,北京天通苑龍德廣場某體驗館店主
動點科技:你開店多久了?
陳:開了 6 個月,這是我的第一個店,準備再開幾家。
動點科技:你以前是做什麼的?為什麼要做 VR 體驗館?
陳:我以前在環保公司做採購經理。去年發現一大型廣場開了一家體驗館,朋友說不錯,可以試試,所以就開了。
動點科技:這 6 個月以來,感覺客流量有什麼變化嗎?
陳:客流還好,過年兩個月比較好。
動點科技:顧客對商場裡的這些 「奇怪」 玩意兒都是怎麼看的?
陳:開始的時候都以為是商場免費做活動用的呢!總得解釋,但現在需要解釋的少了很多。
動點科技:一般都是什麼樣的人來玩,他們主要都玩些什麼樣的遊戲?
陳:我們的客人主要以年輕人和孩子為主。大家玩動感刺激、恐怖類遊戲會比較多一點。而年紀長一點的人則更喜歡觀賞類的。
動點科技:我發現周一到周五客人都很少,而你們還必須守著,值得嗎?
陳:在商場必須跟著商場的規定走(需要有人值守),另外做了生意就得一直開,難免有客人來了,店卻沒有開,那是不行的。
動點科技:現在其實已經有設備更加多樣的大型體驗館了,對你們有影響了嗎?
陳:目前還沒感受出來有影響,但以後估計會有的。
動點科技:現在的顧客量跟自己最開始的預期有差距嗎?以後有開大型店的計劃嗎?
陳:沒有(差距),另外也沒有計劃開大型店,我想農村包圍城市哈!新的設備很多,(但)新出的遊戲資源很少,而且設備貴,更新迭代快,開大店投入風險大。
動點科技:這到也是。你在開店過程中有遇見什麼有意思的事嗎?
陳:有客人嚇的摘掉眼鏡跳下來,小孩一直看一直了得嘎嘎嘎(笑)。
動點科技:感覺現在遊戲量的多寡對你們的經營有影響嗎?
陳:影響很大,很多辦了會員卡的客人,總是嫌更新太慢。
動點科技:國際三大消費級頭顯的發貨或即將發貨,而國內也有更加便宜的一體機,對你們有衝擊嗎?
陳:沒有,目前沒有,不過再投資就要謹慎了。目前有太混亂的感覺,不知道什麼好,什麼會馬上被取代。
動點科技:感覺現在開這種寄生與商超的體驗館有前途嗎?
陳:沒有。商場租金高,押金高,租期固定(一般都是一年),如果生意不好也沒法撤掉,投入的設備有限,影片也有周期性。
動點科技:沒有前途?那你還想要開第二家?
陳:我想去三四線城市
動點科技:最後一個問題,你們現在回收成本大概需要多久時間?
陳:半年吧。
袁先生,深圳南嶺某 VR 體驗館店主
動點科技:你以前是做什麼的?幹體驗館多久啦?
袁:以前做銷售,後面在朋友的介紹下開了這個店,如今也做了快半年了。
動點科技:那客人一般都什麼時候比較多一點?
袁:一般周末人會比較多,而且基本上都是學生,每次會玩一到兩個遊戲。
動點科技:大型體驗館對你們有影響嗎?
袁:有,已經可以感受到顧客開始減少了。
動點科技:所以,你現在還看好這中小型體驗店嗎?
袁:不看好。競爭壓力大,小打小鬧,不成規模。回頭客少。
動點科技:你自己覺得每次花 25 塊錢,玩 10 分鐘覺得值嗎?
袁:玩一兩次而已,我更看好大型體驗館。
動點科技:那你計劃以後怎麼做?
袁:……(無語)
zhao 某,原深圳某 VR 體驗館店主
動點科技:聽說你把體驗館給關了?
zhao:我們去年是第一波,但我也在去年就關閉了。
動點科技:你不看好這一行?
zhao:看好,但時機未到。另外作為一個經營者,還要考慮盈利的問題。目前主要有 EMAX 和第一現場兩家,他們都是招商加盟模式,賺的是加盟費。個體經營很難實現盈利,主要是租金成本。
一片葉子,廣州星期八小鎮旁某體驗館店主
動點科技:你這個店開多久了?
葉子:說實話嗎 (笑)? 開了七個月,只開了一家。
動點科技:你曾經的工作是?怎麼接觸到這一行的?
葉子:以前是做餐飲的。當時帶小孩出去玩,看到這種蛋殼造型很稀奇,孩子完了之後也說好玩,並且有很多人排隊玩,正好當時他們在招加盟商,就加盟了。
動點科技:感覺人們對這種蛋殼形式的 VR 體驗店的看法都有什麼變化嗎?
葉子:剛開業時,客人沒見過 9DVR 座椅的蛋殼造型,也不知道什麼是 VR,都想試試,玩的人挺多,感覺虛擬實境很神奇。後來 VR 體驗館加盟商迅速增加,到處都是,慢慢玩的人越來越少,現在都是虧損經營了。
動點科技:是競爭太激烈?還是遊戲內容本身就不具有吸引力,內容偏少?
葉子:競爭也很激烈,遊戲內容吸引力也不夠,好多人玩了一次就不玩了。其實,遊戲內容還是算豐富的,就是效果不好,內容粗糙,還有少部分人會眩暈。遊戲內容對小孩還行,大人就沒幾部可看了。而且,就這麼粗糙的東西,各大廠家還真相模仿,不斷變換外形,外形再高級,影片做得不好,別人看一次就不想再看第二次了。
總結
的確,作為一直關注 VR 行業的媒體人,我對 VR 線下體驗館還是挺看好的,但我所看好的並不是這種寄生於商超的小型 VR 蛋殼。遊戲量少、體驗單一是其先天不足,而且突兀地放在商場裡,顯得非常奇怪,缺乏玩遊戲的氣氛,因此,其引流比較困難。而這些問題在大型體驗館內相對好解決一點。因此,我比較看好大型的、可以互動的體驗館。
不過,這種蛋殼或許也並非完全沒有市場,正如幾位受訪對象所說的,租金是最大的成本。上山下鄉,去三四線城市,其或許還有一片生機。值得注意的是,開店比較晚的人對這個行業會比較樂觀,比如動點科技在北京就遇見了一個開店僅僅才 26 天的店主,他就表示,只要做好營銷,其他困難都不是問題。初生牛犢不怕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