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往年一樣,福耀的年報總是出來的相當早,前兩天周末沒時間看,今天抽空看了下,簡單談談看法。
依照慣例,先上數據,收入202億增長8.8%,淨利潤41.2億增長30.8%,歸屬淨利潤34.6億增長14%,經營現金流58億增長17.95%,淨資產收益率20.8%。
這份數據本來是無可爭議的優秀,福耀的財務向來是清晰簡單明了,沒有任何遮遮掩掩,可是當我看到年報開篇的董事長致辭時,我會心地笑了笑。
致辭中有一段話,大意就是剔除各種意外影響,福耀的利潤總額同比增長0.29%。當我看到這一段時,我心裡突然出現一個念頭,比如我在看其他公司的年報時,我總是要先把眼睛擦亮點,因為這些公司的年報就好像一位包裝好的美女,化了很濃的妝,衣著也非常漂亮,你難以把握這個美女到底是怎樣的,妝下面是不是一臉痘痘,內衣裡是不是放了墊子,頭髮是不是假髮,甚至性別是不是女的。偏偏現在的上市公司很會玩這一套,而且有些玩得很過火,你如果不具備豐富的商業和財務知識及經驗,很容易就上當了。
而福耀是什麼情況,福耀也是一位美女,不過是素顏,而且脫光給你看,後背上有一塊小疤痕被頭髮遮住了,她還要特意告訴你,而且之後還要反覆提醒你這個疤痕,就是這麼直接,這麼清晰明了。我很想告訴這位美女,你穿件衣服搞點朦朧感,化點淡妝可能更好看,但我還是欲言又止,且又繼續猛看了一翻。
好了,讓我們繼續猛看。福耀去年遇到了比較大的行業寒冬,就是國內汽車行業出現負增長,而且下半年跌的更厲害,這些數據早不是秘密,我去年看到國內幾個汽車廠商的汽車產銷月度數據就明白了這個趨勢,並且在雪球和微博都說過這個問題,當時我認為憑福耀的競爭優勢,已及美國工廠正處於產能爬坡期,福耀依然可以取得成長。
最後結果也和我預想一樣,去年國內汽車行業出現28年來首次負增長,產量下跌4.16%,而福耀國內收入下跌0.64%,領先3個多點,可能有些人看不起這3個多點,但是你要明白,汽車玻璃這種產品不像消費品,可以通過提價提升收入,你只有靠賣更多產品才能有更多的收入,福耀國內的市場佔有率已經超過70%,幾乎吃了行業90%以上的利潤,可以說中國的汽車玻璃幾乎可以和福耀玻璃劃等號了,在這種情況下,完全靠行業的增長拉動收入的增長,當行業出現負增長,你能領先幾個百分點,是非常難的。
得益於海外收入增長24%,福耀整個盤子保持正增長,全球化的布局讓福耀具備了更強的抗危機能力,國外收入已經佔了收入的4成,福耀真正成為了一個全球化的公司,但是國外的產能特別是美國工廠的產能依然處於爬坡狀態,國外毛利率38.16%,而國內能達到45%,去年國外收入大幅上升,國內收入還微跌,這樣會拉低整體毛利率,好在國內業務繼續優化成本,還逆勢把毛利率提升了一些,所以整體毛利率只有微幅下滑。
費用率也是一樣的道理,今年福耀的銷售費和管理費增長幅度都高於收入的增長,這並非福耀的管理效率鬆懈了,而是有兩個原因,第一國外的產能利用率和效率還沒有完全釋放,費用率也相對高一些,國外收入的大幅增長也會抬高整體費用率。第二個原因可能很多人沒注意,福耀的費用大頭在管理費,最近4年的收入從135億提升到202億,而最近4年的管理費分別為18.7億,23.9億,17.97億,20.63億,管理費並不是隨著收入的增長而增長,而是跳躍式增長的,但總體增長是慢於收入的增長的,去年管理費增長了14.78,高於收入8%的增長,不是管理效率低了,而是前年福耀的費用基數太低,包括銷售費,也有這個原因,只是沒這麼明顯。這個區別看起來就好像是2-3個億的小事,而對福耀淨利潤的影響來看,那是增長10%的大事,福耀是一杯水一張紙的管理,全靠效率和精細化管理出利潤。
分紅依然給力,年中加年末的分紅金額,佔到淨利潤的70%,對於一個製造企業來說,高投入,高應收款和存貨,又沒有預收款,也沒有發新股,還能達到這麼高的現金分紅比例,這是一個奇蹟,在A股找不出第二家。我認為福耀對財務的掌控能力在整個世界堪稱楷模。
我想說的也就這幾點,其他的財務解讀網上有太多文章,我之前也寫過很多福耀的分析文章,說來說去就那幾個事,就不再重複嘮叨了,其實福耀的年報是我最不想看的,因為根本沒啥看的,每年都是那樣簡單透明,一眼就能看穿。就好像看美女,一個美女每年都有不同的裝扮和風格,你就會覺得有新鮮感,而另一個美女每年都是裸體給你看,你基本就不想看了。但前一個美女有風險,看著有80分,其實只有60分,甚至不及格,而後一個美女由於你看煩了,感覺就給個60分,其實人家的實力有80分,甚至更高。
選股如選妻,靠感覺還是靠理性,就看各位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