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愛情》我已經刷了很多遍,每次看到面色黝黑一臉憨相的江昌義出場,我就想起錢老《圍城》裡的經典語錄「忠厚老實人的惡毒,像飯裡的沙礫或者出骨魚片裡未淨的刺,會給人一種不期待的傷痛。」
江昌義對於安傑的家庭來說,可不就是那粒沙子或者那根魚刺嗎。
江昌義的戲份不多,但他不多的鏡頭裡,卻把人性最醜陋最醜陋的面目都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了。
01.為前程陷江德福於不仁
江昌義是江德福前妻張桂蘭和啞巴二哥生的"不光彩"的孩子,為了自己的前程,他不管不顧的上門認親,第一次找上門的時候,安傑一家正為兒子參軍回來高興,在其樂融融的包餃子,江昌義一進門就眼含熱淚跪下叫了一聲「爹」,把江德福搞懵了,也把安傑好不容易盼來的團圓給破壞了。
莫名其妙的當了後媽,安傑覺得江德福在騙自己,這是一種莫大的羞辱,一氣之下就回娘家了。
江昌義眼看著安傑離家出走,這個家因為他的到來分崩離析,但他無動於衷,因為他的目的沒有達到。住在江家的日子,即使不被認可,他也每天努力地幹活,挑水、掃地、挖地種菜,像個保姆一樣包攬了一切家務活。
如果他以侄子的身份上門,以江德福的為人處事還是會幫他的,但他拿不準,所以直接先把名給定了,這樣就不怕江德福因為張桂蘭出軌之事厭惡他而不管他的前程。
最終,他得償所願,去了比江德福兒子參軍還好的地方當海軍,臨行前,還要求與江德福合影,至於照片的用處,劇裡沒說,我們也不得而知。
江昌義不惜利用親生父親和母親的醜事來作為籌碼去換取好前程,真的是自私又自利。
02.為愛情陷江家於不義
江昌義的母親張桂蘭改嫁,繼父對他不好,為了逃離農村生活,他上島認親。一個人在精神和物質都極度匱乏的情況下,不顧仁義和廉恥為自己尋求一條生存之路,也算情有可原,但江昌義第二次上島攤牌就赤裸裸地展示了人性之惡。
為了能和安傑的侄女安然在一起,他不顧及整個家族的面子,在安傑五十歲生日的時候選擇公開自己的身份,再次把江家拖入漩渦之中。
江昌義把自己是江德福侄子的這層窗戶紙捅破,這樣的醜聞對於有點大男子主義的江德福來說無異於誅心,可他為了自己的利益就是做了。
第一次為了自己的前程叫「爹」,第二次為了愛情叫「叔」,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折手段,這種人真的是太可怕了。
03.沒有孝順感恩之心
江昌義通過江德福的幫助,不但當了兵,還上了大學,真正的翻了身,出來分配的工作也是營級的,前途一片大好,但他是怎麼對母親的。
他曾說繼父對他不好,那他母親的處境可想而知,生活過好了,他也沒有想著將自己的母親接走安享晚年,亞非陪父母回鄉探親,無意碰上了張桂蘭,那瘦骨嶙峋,悽涼瘦弱的背影,看了不免讓人心酸,對生養自己的母親都如此狠心,真是細思極恐。
還有姑父老丁走了,安傑病危,江德福80大壽他一次都沒露面,說明他和江德福這個恩人也沒有聯絡。
江昌義是編劇埋的伏筆,有了這個人物衝突,可以更好地看出江德福的心胸和能力,有責任有擔當的形象更加高大上,這也是這部劇好看的地方。
只是江昌義這個人物還是提醒我們:生活中看起來不是大兇大惡之人,但卻自私自利,為達目的不折手段,沒有底線和原則的人,是最需要我們警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