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國際民航組織國家安全方案(SSP)

2020-12-17 中國民航網

  國際民航組織國家安全方案(SSP)是一個國家層面控制和管理國家航空活動安全的管理控制系統。它基於現代安全管理的基本理念和技術而建立,與國家航空活動的規模和複雜性相適應。在實施過程中要求國家負責航空的各職能部門之間統一協作,以達到確保國家建立必需的安全監管框架、各監管機構風險管理工作有效協調、國家航空整體的安全績效得到有效的量測和監測、國家航空安全管理功能持續完善、支持與配合服務提供者安全管理體系(SMS)有效實施的目的。它與SMS的發展平行進行,同時兼顧對SMS的有效監督。國際民航組織在2014年~2016年全球航空安全計劃中明確提出了各締約國在下一個10年中落實有效的安全監督系統並完全落實國際民航組織的國家安全方案框架的達標日期。從某種意義上來講,SSP是未來全球航空安全管理的方向和重要組成部分。

  SSP與國際民航組織以往對各締約國的安全管理要求相比有一些新的變化和不同:

  根據系統工程理論在民航安全管理中的應用,SSP著重強調的是通過立法、問責制和執法體系的建設,建立國家航空安全監管的基本框架。特別是立法框架的建立和持續完善,進而使得航空安全管理活動不再是僅從行業部門的層次展開,而是在國家層面,各個與航空安全相關的監管部門之間協調展開。這樣就大幅度加大了國家對航空活動的監控力度和航空安全管理的有效性。由於通過立法確定了各部門之間的監管職責,保證了風險管理任務之間的相互協調,減少了個人意志和本位主義對安全管理的影響,促進了安全管理法制化水平的提高,使得航空安全管理在科學發展的軌道上邁出了紮實的一步。

  將風險管理和安全績效管理相結合,將航空安全管理的方式由過去的「結果管理」逐步向「過程管理」過渡,增強了安全管理的前瞻性和可控性。在系統開始運行前,就根據系統特性和未來的運行環境,將可能發生的不安全事故的隱患識別出來並加以預先控制的風險管理技術,確保了航空安全管理「關口前移」的實現,從而使得許多在未來運行中可能發生的問題,在事前就得到了有效的識別和控制。同時,使用持續完善的理念,通過對運行過程發現的新問題及其解決方式,對運行系統的管理體系逐步改進和完善,確保了安全管理機制的「與時俱進」。安全績效管理是在事前進行的風險管理的基礎之上建立有效的監控指標(安全績效指標),並通過對各個系統安全績效指標的實時監測,根據指標的變化,判斷安全狀態的變化趨勢,進而調整風險管理的措施,將航空安全管理從根據「發生了什麼」實施管控,提高到依據「正在發生什麼」實施管控的階段,增強了安全管理的實效性和針對性。由於SSP是國家層面上的系統管理,所以對國家航空業整體安全績效的量測和監測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這就意味著國家航空安全管理部門,要根據國家航空運行活動的性質和複雜程度,確定一系列的安全績效指標,通過廣泛的安全數據收集,支持安全績效指標監測,根據績效指標的變化趨勢,確定國家安全管理的重點區域和重點安全關切問題,進而調整國家安全管理政策和方針,保證安全管理目標的實現。

  SSP在實施過程中,還特別強調了支持行業生產經營單位SMS的有效實施和配合的問題。SSP的宗旨是依法治理航空安全,因而就不得不面對執法者和行政執法對象的問題。而依法確定的安全管理的主體責任和監管責任,將安全管理實施的主體界定為行業的生產經營單位,根據2014年11月14日頒布實施的國際民航組織公約附件19,對於包括航空公司、飛行訓練中心、大型噴氣飛機國際通用航空運營人、航空器設計單位、航空器製造廠家和機場6類航空業生產經營人提出了建立適合各自運行性質、規模和複雜程度的SMS要求。同時,將國家監管單位的職責,清楚地界定為對企業SMS實施有效性的監督。這就將監管的概念從過去的「監督、管理」上升到「監督管理」的層次。這不僅大大提高了國家航空安全管理的效率,同時,對於各級航空監管人員也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也就是說,各級航空安全監管人員必須儘快完成從「管理者」到「管理-管理者」的角色轉化,才能有力推進SSP的有效落實。

  SSP通過建立安全信息的交流、傳播和培訓機制,對航空安全文化建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安全信息的交流和有效使用,對於保證航空安全至關重要。而由於不恰當的問責和法律責任的追究等原因,在安全信息的交流和使用方面,始終存在著交流障礙和使用不當等問題。儘管國際民航組織公約附件13中明確規定,事故和事故徵候的調查報告不得用於懲罰性目的,但是在實際執行過程中,仍然不能保證安全信息只被用於查找問題和隱患,很多情況下還是成為了處罰的依據。這就造成了安全信息交流的「保密」氛圍。另外,在沒有有效傳播渠道的情況下,國家安全管理政策無法及時下達,也就不會被安全管理的主體單位有效地落實。同樣,不同部門在安全管理實踐中的經驗和教訓也不能為其他人所借鑑,這樣的安全信息傳播是不利於開展航空安全管理的。因此,SSP中特意將安全信息的內部交流和外部交流作為國家航空安全管理的主要方面加以強調,就是要求各締約國建立縱向和橫向的通暢的安全信息交流平臺,促進安全文化建設,通過教育和宣傳,建立健康的安全文化,進而影響行業中的每一個從業者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

  總之,SSP作為國家航空安全的管理系統,已經成為未來國家航空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隨著國家法制化管理水平的提高,SSP的實施將會獲得更加堅實的推廣基礎,也必將在未來的航空安全管理中發揮巨大的作用。(孫長華)

相關焦點

  • 泰國推出民航改革方案 欲恢復遊客對航空安全信心
    中新網6月23日電 據外媒23日報導,泰國交通部根據聯合國監督機構出具的評估報告,擬出了民航管制改革方案,預料泰國軍政府將加速通過新方案,以恢復人們對泰國航空業安全的信心。  聯合國屬下的國際民航組織(ICAO)今年1月對泰國民航局進行審查,評估泰國確保民航安全的能力,包括人員培訓、民航可信度評估與檢定、意外調查與航空公司營運監督等;結果,泰國被列為「有重大安全隱患」的國家。  國際民航組織沒有公布審查報告的細節,只透露對泰國當局審批航空業者的程序存有疑慮。分析指出,這直接對泰國的旅遊業造成衝擊。
  • 香港民航處處長當選國際民航組織亞太地區區域航空安全小組主席
    中新社香港12月18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民航處處長廖志勇在國際民用航空組織(國際民航組織)亞太地區區域航空安全小組第十次會議中當選主席,任期三年。會議於12月17日及18日以視像形式舉行,超過160名與會者來自32個區內民航當局及國際組織。
  • 解讀《中國民航四型機場建設行動綱要(2020-2035年)》
    到那時,將建成規模適度、保障有力、結構合理、定位明晰的現代化國家機場體系;機場規章標準體系健全完善,有充分的國際話語權;幹支結合、運輸通用融合、有人無人融合、軍民融合、一市多場等發展模式「百花齊放」;安全高效、綠色環保、智慧便捷、和諧美好的四型機場全面建成。明內涵:正確把握四型機場的基本特徵記者:四型機場的內涵是什麼?
  • 中國民航運輸安全飛行59個月 獲國際"傑出貢獻獎"
    新華社北京11月3日電(記者林紅梅)截止到今年10月底,中國民航運輸已連續安全飛行59個月,1740多萬小時。國際「飛行安全基金會」3日授予中國民用航空局2009年「傑出貢獻獎」。    中國民航局副局長李健在此間舉行的第62屆國際航空安全研討會及授獎儀式上表示,近10年來,中國民航運輸百萬飛行小時重大事故率為0.21,低於國際上0.29的平均水平,航空運輸安全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李健介紹,新中國成立60年來,中國民航取得長足發展。
  • 臺媒:國際民航組織大會禁止代表提臺灣 否則麥克風消音
    臺灣當局參加國際民航組織(ICAO)大會的願望已化為泡影,臺灣媒體也跟著拿不到採訪證,這樣就完了?不,你們對力量一無所知……臺媒29日稱,連參加大會的臺灣「友邦」也被禁止提到臺灣,否則會被掐掉麥克風。不過,這個說法也遭到了部分「友邦」的否認。
  • ...局組織召開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空域規劃和飛行程序設計方案研討會
    空域規劃和飛行程序是組織實施飛行、提供空中交通服務、布設導航設施的基本依據,方案設計的合理性將直接關係到機場的運行安全、運行效率和吞吐量。對於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空域規劃和飛行程序設計,程序設計人員面臨諸多從未遇到過的新問題:首先,本期建設和規劃的跑道構型在國內尚無先例,飛行程序設計和運行模式研究的成熟經驗較少;第二,成都地區軍民航機場較多,複雜的空域矛盾使空域規劃和飛行程序設計的難度增大;第三,成都地區未來將一個城市兩個國際機場同時運行,如何協調好兩個大流量機場的運行也是面臨的新問題;第四,本次的空域規劃和飛行程序設計方案需要統籌兼顧到兩個機場塔臺
  • 國際航協運行安全審計在民航安全管理中的應用分析
    這些審計條款的來源和依據主要是ICAO Annex(國際民航組織附件)、FAA(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和 EASA(歐洲航空安全局)的最新法規,以及由世界一流航企的運行專家組成的 Expert Group的專業意見進行修訂審核。IATA每年9月份發布最新版本的ISM(IOSA Standards Manual),也就是我們業內通稱的檢查單。
  • 2016年民航新規解讀移動電源上飛機小心被沒收
    小沃了解到很多網友紛紛反映以前飛過多次的移動電源竟然被機場安檢以安全隱患的原因禁止攜帶並沒收了,連託運都不行!到底是什麼新規呢?為了防止更多的朋友被坑,小沃為您清晰解讀,助你瞬間CP爆棚,跨坑成功!!
  • 國際民航組織:各國取消航班情況增加,希望遵從世衛組織意見
    央視新聞2月5日消息,總部位於加拿大蒙特婁的國際民航組織當地時間4日就新型冠狀病毒的現狀發表指導意見。指導意見表示,出於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增加的恐懼,取消航班或改變航線的情況隨之增加。國際民航組織希望各國政府和航空公司能夠及時了解和遵從世界衛生組織關於旅行和衛生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指出,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導意見以專家和可靠的信息為基礎,在顧及相關健康和旅行風險的情況下,維持可持續的和相互支持的國際環境。
  • 蘭實大學民航國際班來嘍!——蘭實大學民航國際班招生簡章
    騰飛計劃海外養成項目——蘭實大學民航國際班招生簡章
  • 北鬥三號無限接近國際民航組織標準
    在近日的國際民航組織導航系統專家組第六次全體會議上,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189項性能指標技術驗證全部通過。這標誌著,北鬥三號進入國際民航組織標準工作的最核心、最主要的任務已經圓滿完成,為全球民航提供服務的能力得到國際認可,對於在航空應用的推廣意義重大。
  • 臺未獲國際民航組織大會邀請函,蔡英文發牢騷「遺憾不滿」
    臺未獲國際民航組織大會邀請函,蔡英文發牢騷「遺憾不滿」 王思羽/中國臺灣網 2016-09-23 16:26 來源:澎湃新聞
  • 限制攜帶液態物品乘坐民航飛機公告政策解讀
    國際民航組織(ICAO)理事會於2006年12月11日,向189個締約國發布了「臨時保安管制指導原則」(以下簡稱「ICAO指導原則」),要求對在航空器上可能被用作製造簡易爆炸裝置的液體、凝膠、氣溶膠執行新的航空安全措施,並建議各締約國於2007年3月1日開始執行。
  • 李家祥: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 提升民航安全管理人文內涵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核心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2010年,民航局黨組提出建設民航強國,就是民航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表現。實施民航強國戰略的第一大任務是推進持續安全戰略。
  • 民航新疆管理局組織完成于田機場工程行業驗收
    本網訊(王振)為深入貫徹民航局決策部署,鞏固和田地區脫貧攻堅成果,在堅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12月7日至9日,民航新疆管理局局長張軍平帶隊組織開展于田機場工程行業驗收工作。管理局相關業務處室、民航喀什監管局,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和田地區行署、于田縣人民政府、新疆機場集團公司、新疆空管局、中航油新疆公司、工程設計、施工、監理、檢測等單位的領導及負責人參加本次行業驗收。為更好地借鑑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建設投運工作經驗,邀請了民航局機場司及民航華北地區管理局有關同志參與並指導行業驗收工作。
  • 臺灣未被邀請參加國際民航大會 蔡英文:強烈不滿,不應因政治被排除
    臺灣最終未被邀請參加ICAO大會 國際民航組織(ICAO)大會將於9月27日在加拿大蒙特婁舉行,臺灣通過美國方面斡旋,迄今未收到邀請函。 綜合臺灣媒體今天消息,臺「外交部長」李大維23日表示,臺灣沒有收到邀請函,非常遺憾。現場有媒體問到,美方支持不需以國家方式參與?
  • 臺灣未獲國際民航組織大會邀請函 蔡英文帶頭髮牢騷
    臺涉外事務部門負責人李大維在「立法院」證實,臺灣未獲國際民航組織大會邀請函。(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9月23日訊 國際民航組織(ICAO)大會將於9月27日舉行。 針對臺灣未能獲邀參加國際民航組織大會,國民黨「立委」李彥秀分析認為,大陸對於蔡英文「以拖待變」或是所謂「維持現狀」的兩岸政策,似乎越來越不耐煩。蔡當局對兩岸關係的「冷處理」,似乎不能解決現在的兩岸僵局。
  • 2003年度科技工作總結及2004年度科技主要工作安排(民航總局)
    總局成立民航中長期科技規劃制定小組,組織召開了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民航部份)座談會和編制工作會議,參加了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交通科技問題」課題多次會議,邀請領導小組成員和顧問,論證了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民航部份)綜合報告,確定了民航四個重大項目六個重點領域的科技發展戰略。此外,還參與協調國家安全生產科技發展規劃以及大飛機重大專項規劃調研。    4、繼續做好年度科技項目計劃。
  • 所有到北京的國際航班均須從12個指定的第一入境點入境
    權威解釋來了3月19日,民航局、外交部、國家衛健委、海關總署、移民局聯合發布了《關於目的地為北京的國際航班從指定第一入境點入境的公告(第1號)》,調整目的地為北京的部分國際航班從指定第一入境點入境。在當前形勢下發布這一調整方案的目的是什麼?第一入境點是如何選擇的?如何確保調整後航班的安全運行?
  • SSP幣是什麼?Ssp幣為何能夠成為物聯網公鏈中的戰鬥機
    Ssp是SmartShare公司發行的Token命名為ssp,其產品價值在於,ssp Token是基於生態聯盟內的多種智能硬體,依託ssp Chain 的數字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