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古老的預言落到王朝中,就成了可怕的王朝詛咒。比如清代葉赫那拉氏的首領就曾流下了「滅建州者葉赫」的詛咒,鬧得愛新覺羅氏縱使君臨天下,富有四海,依然不得開心顏。
時空流轉下,同樣的王朝詛咒在泰國王室再次上演。那麼,泰國版的葉赫詛咒,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01、我登上王位,是為了拯救國家
泰國版葉赫詛咒的源頭,要從吞武裡王朝的鄭昭王說起。
1767年,緬甸大軍攻克泰國大城國都,將泰國四百多年積攢下的繁榮付之一炬,泰國百姓生活在風雨飄搖中。
一些還沒被緬甸佔領的小城,見泰國王室勢微,紛紛擁兵自重,宣布獨立,眼看著泰國就要陷入萬劫不復之地了。
就在這個時候,鄭信挺身而出。他帶領2000名士兵,在那空育那府附近與緬甸軍隊展開一場肉搏大戰。
靠著熟悉地形的優勢,鄭信以陣亡半數士兵的慘烈代價,終於打敗了緬甸軍隊,而此時清軍也對泰國展開神助攻,趁亂進攻緬甸本土。
緬甸軍隊不得不匆忙回防,鄭信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在泰國境內大舉招兵買馬,打造軍艦,然後率領著五千士兵,百艘戰艦,兵發湄南河河口,一舉收復吞武裡城。
而後,鄭信溯流而上,從緬軍手中奪回大城,又南徵北討,將所有宣布獨立的割據勢力全部收復,就此重振泰國。
泰國的百姓有感於鄭信救萬民於水火的功勞,紛紛擁立鄭信為新任泰國國王。就這樣,鄭信成了吞武裡大帝,而他所創立的王朝,便是吞武裡王朝。
不過,民間百姓更喜歡親切地稱他為鄭昭王(一說鄭王)。只因鄭信總是時刻牽掛人民,就連在加冕儀式上,也不忘宣誓稱:我登上王位,是為了拯救國家。我想要的,只有民眾的尊敬。
02、奪我王位者,十世而斬
鄭信登基前,不過是甘烹碧城城主。又因為他本是祖籍廣東的華僑,在朝中並無勢力。這就使培養親信成為了他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為此,鄭信收下曾與他一起在寺院修行的通鑾為義子,又在部將裡精挑細選,組建了一支近衛軍。
看著威武的屬下與義子,鄭信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在他看來,這樣一支勁旅,足以護佑他的王朝長治久安了。
誰知天有不測風雲,1782年,通鑾在故都阿瑜陀耶城搞事情,以反封建為口號掀起一場大遊行,然後再聯合貴族共同指責鄭信施政不當,致使民怨沸騰。
為了不讓泰國再次陷入戰火,鄭信被迫宣布退位,通鑾隨即自立為王,並將國都遷到曼谷,泰國就此進入曼谷王朝時代。
退位後的鄭信剃度出家一心向佛,可政壇中的一些人物卻不想放過他。於是,一些政治人物在鄭信退位後不久,便將派人將鄭信暗殺。
千百年來,殺害鄭信的真兇究竟是誰一直眾說紛紜。有人說是通鑾用檀香木打死了鄭信,也有人說是鄭信的近衛軍玩了出「陳橋兵變」,多年來佯裝臣服卻突然給鄭信致命一擊。
真相究竟如何如今已不可考,但據泰國民間傳言,鄭信臨死前,曾憤怒地留下詛咒稱:奪我王位者,十世而斬!
充滿怨念的詛咒迴蕩在泰國上空,漸漸成為泰國民間傳說的一部分,讓萬千泰國民眾對未來充滿擔憂。
但通鑾顯然不相信這個詛咒。他一邊以鄭信義子的名義,遣使去清廷朝貢,成功讓清廷承認他為 暹羅國王,一邊在國內大肆清理反對派,穩穩坐上了開國皇帝的寶座,後世稱之為拉瑪一世。
時光悠悠,轉眼過了數百年。曼谷王朝一代代傳承,待到千禧年間,在位的已是拉瑪九世。
拉瑪九世治國有方,愛民如子,在泰國聲望極高,然而他與皇后結婚多年,膝下只有一子,偏偏還是個成天只喜歡在女人堆裡打轉的浪蕩公子。
眼看著王儲不成器,拉瑪九世又急又氣,甚至一度動了改立女兒為女王儲的心思,這讓泰國百姓忍不住想起鄭信留下的古老詛咒,民間傳說頓時甚囂塵上。
恰好當時泰國的總理名叫他信。在泰語中,他信的發音與鄭信相似,而他信又掌握了泰國大權,民望絲毫不亞於泰王拉瑪九世,一時間,民眾紛紛傳說他信其實是鄭信轉世,為的就是讓泰國王室應驗當年的詛咒。
03、搖搖欲墜的王室
所幸他信並沒有幹出反叛皇室的事情,拉瑪九世的皇位最終和平過渡給其子哇集拉隆功,這便是拉瑪十世。
然而,拉瑪十世的行事作風,與其父卻大相逕庭。泰國民眾漸漸發現,新任國王不再像老國王那樣莊嚴有威儀,而是喜歡穿著吊帶背心夜會美人。
被哇集拉隆功看中的美女名叫詩妮娜,原本是一名護士。自從被哇集拉隆功看上後,詩妮娜的生活完全改變,她被破格允許進入軍中,擔任要職,還在重要節日裡站在隊伍前端接受哇集拉隆功的檢閱。
不過,對於哇集拉隆功來說,僅僅將美人留在軍中到底隔層紗,於是哇集拉隆功一反泰國王室傳統,在已有皇后的情況下高調迎娶詩妮娜入宮,封為貴妃,一下子震驚全球。
不僅如此,哇集拉隆功還在組建了一個由數十名名佳麗組成的後宮團,並且帶著這些美人一起飛到德國度蜜月,還順手將他與美人們共同養的一隻寵物狗封為大將軍,一下子把泰國王室的老臉丟了個乾淨。
泰國人民實在無法忍受自家國王如此不成體統,人們紛紛在網絡論壇裡發表著對國王的不滿,以致於關於國王的討論帖點擊率一度達到120萬,高居熱搜榜首。
民眾的討論觸怒了哇集拉隆功,很快泰國網絡世界裡迎來了一次清網行動。與此同時,新聞媒體裡也不斷強調誹謗國王是犯罪行為,總算將網絡世界的反對聲壓了下去。
民眾的呼聲雖然能堵住,但民眾心裡的怨恨卻無法消散。2020年10月,忍無可忍的泰國民眾爆發了一場規模浩大的「聚集」,要求修改法律,對王室的權力進行限制。
浩浩蕩蕩的群眾聲討,逼得哇集拉隆功只得提前回國處理內政。但民眾積怨已久,抗議的浪潮不知何日才能平息。
但無論如何,這場內亂都令泰國王室搖搖欲墜,而造成民眾對王室極度不滿的哇集拉隆功,剛巧是第十世泰王。
一陣冷風吹來,數百年前鄭信的毒咒似乎又在泰國上空迴響。曼谷王朝究竟能不能走出傳說中的詛咒,實在是讓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