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原始微博中所附求助圖(來源:網絡)
人民網北京6月27日電 (記者 劉茸)「南京一動物園走失小女孩」事件有了最新進展。救助走失兒童的公益組織「寶貝回家」負責人張寶豔今天上午告訴人民網記者,南京警方已找到求助信息中照片上小女孩的家人,確認走失信息為謊報,小女孩一直安全地待在家人身邊,並未走失,女孩的照片也從未外傳過。
記者了解到,目前警方現在正在調查偽報信息者的身份。據媒體報導,女孩家長表示保留追究「寶貝回家」責任的權利。張寶豔則告訴記者,他們仍未找到一個能核實求助信息而又不影響救助工作的方法,正在兩難之中。
「寶貝回家」:有人謊報孩子走失
6月25日上午,身為救助被拐兒童志願者的「@寶貝回家老鬼」和「@寶貝回家志願者正興」各自發布了一條相同內容的尋人微博,稱一名10歲女孩6月1日在南京紅山動物園走失。微博附圖是兩張孩子的照片,一張連衣裙和一雙鞋的照片,微博中稱其為孩子走失時所穿衣物。微博發出後極短時間轉發上萬,許多微博名人協助轉發。
據媒體報導,當天晚些時候,這條尋人微博就被找出了疑點。南京玄武區警方確認當地沒有被報走失小孩的戶籍信息,走失地點紅山動物園當天也沒有接到相應的報警。
當天晚上,「寶貝回家」官方微博發布了一條訊息:「各位網友:6月24日,有人以孩子媽媽名義在寶貝回家網站尋親登記,尋找失蹤女孩劉艾菲。經與警方聯繫核實,該登記為假信息。為此,我們已刪除劉艾菲的尋親信息,也提醒某些編造虛假信息人員,不要利用社會愛心愚弄公眾,浪費社會資源。希望此事不會影響大家對失蹤兒童和寶貝回家的工作支持,謝謝大家。」
南京《現代快報》記者的調查表明,事情的起源是一位自稱孩子母親的李姓求助者向「寶貝回家」論壇求助,這是一個集中發布走失兒童和尋親家長信息的論壇。之後,「寶貝回家」指派了志願者「@寶貝回家老鬼」通過QQ與其聯絡。求助者始終不願提供電話等其他聯繫方式,志願者一度懷疑其求助的真實性,但考慮到對方提供了照片,以及離孩子走失已過去20多天,時間可能相當緊迫,還是對外發布了信息。
不少網友懷疑,此事是兒童服裝廠家的一次炒作,原因在於求助者不尋常地說明了孩子走失時所穿服裝的品牌,「找小孩還將衣服品牌說那麼清楚幹嘛?」另據媒體報導,當事品牌的客服對此予以否認。
志願者:等待查出幕後謊報者
雖然好幾個志願者都發布了這條信息,但「@寶貝回家志願者正興」的微博是被轉發次數最多的。25日晚上,新浪微博以散布虛假信息為由,將「@寶貝回家志願者正興」 帳號禁言15天。
今天中午,人民網記者聯繫上了被禁言的志願者楊正興。他是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大三學生,在「寶貝回家」當志願者已經兩年多。被禁言時,他把自己微博上的狀態說明改成了:「被禁言15天。7月11日解封。憋屈、氣憤、無奈」。
不過一天過去,他已經不那麼鬱悶了。他說,自己現在能做的就是等待帳號解封,因為新浪是按明顯違規進行的處理,他無法按一般程序去自辯或申訴。不過帳號封凍後,新浪官方「@微博管理員」發布了一條消息,表示是在禁言之後才了解到楊正興是被利用,並對「提供假線索利用大家同情心的惡劣行徑表示譴責」。
楊正興接受了官方微博的說明,說自己現在正等著「警方把那個謊報的人查出來」。
但截至發稿前,南京市公安局宣傳處電話一直處於無人接聽狀態,記者尚未獲知最新調查結果。
救助負責人:我們身處兩難之中
「寶貝回家」的主辦者張寶豔告訴人民網記者,就以後對走失求助信息應當如何求證的問題,他們面臨著第一時間尋找孩子和核實信息真偽的兩難境地。
「我們初步考慮的是,讓舉報人或者求助者必須提供身份信息。」張寶豔說,「但這樣也有一個麻煩:很多求助的家長不會上網,是找懂電腦的人幫忙發帖,人家可能就是萍水相逢幫個忙,未必願意把身份信息提供給你;如果要求提供家長的身份信息,真正要惡作劇的人在網上隨便搜個當地的身份證號,我們還是很難核實。」
開辦「寶貝回家」多年,張寶豔不是第一次遇到利用他人善意的惡作劇者,但過去的案例或在早期就識別出來,或經公安部協助得以排除,從未像這次一樣,因微博廣泛傳播而引起如此大的反響。
「這次主要是因為志願者人在異地,對南京情況不了解,沒有辦法確切核實。我們確實是有錯,這終究是虛假信息,向公眾道歉是應該的。」
但媒體和微博上都已經出現了讓「寶貝回家」倍感壓力的聲音。有人主張,作為微博的認證用戶,「寶貝回家」應對自己發布的信息要承擔審核義務,否則應當被追究法律責任。
張寶豔說,他們處在兩難之中。「我們論壇上的尋人信息現在已經有一萬六千多條,要保證每條都核實確認再對公眾披露,難度很大。尋找孩子有一個黃金時間,找得越早對孩子越有利,有時候我們接到家長電話,這頭提交給公安部,那頭就發到網上了,好爭取時間。等公安部查清如果是家庭糾紛引起的虛報等等情況,我們再去撤銷。如果先假定每個人都是騙子,我們的工作就沒法做了。」
張寶豔希望,人們對於兩難局面能多些寬容。「我們如將門檻設得太高,不僅可能傷害到許多本來就處於弱勢的家長,也會導致很多人得不到幫助,但現在這種工作方式,有些惡作劇就防止不了,這確實是個兩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