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起來看到微博有一個話題上了熱搜,就是「友情只是,戀人未滿」是什麼感覺?我看到評論區清一色的「我只想好好做朋友,一旦做戀人就不能長久了」和一系列的所謂「遺憾」都是自己加的苦情戲罷了,從科學和文化的角度,來探討一下成年男女之間有沒有純友誼。

心理學和進化學研究,當人進入青春期(十七八歲)之後,對異性的任何接觸都包含有性吸引的成分,就比如更喜歡和異性做朋友。只是這種性吸引的程度不同,單純的朋友之間,最初產生去交朋友的衝動也是包含著性吸引的成分的,只是程度不同。
每個人都是有心理距離上的分寸的,一般而言安全距離,也即二人不太熟識的時候安全距離是1.2m,一旦有人進入這個距離身體會本能的感到不適;社交距離,即兩人在確保對方安全的前提下要進行社會交往時,比如交談和握手等,社交距離是50cm;一般意義上的朋友,或者純友誼的距離是20-50cm之間,當兩人之間的距離超越了20cm便會有私人空間受到侵犯的感覺。而當兩人有更強的性吸引產生激情而想靠近時,才會產生小於20cm 的交往距離。所以說男女之間的肢體接觸都是帶有性吸引力在裡面的,比如摸頭,或者男生有時候喜歡摸女生的肩膀和背部。(以上距離分析排除擠地鐵的情況[捂臉哭])
當然以上判定不能做最終結論,比如偶爾的超越20cm不是出於強烈的性吸引,但每一個肢體接觸都表達情感。半年之內有一兩次紳士的拉手(女生跨過積水或上下不太方便的位置時這些)不算。而當兩個人自然的靠近,或是在傳遞東西的時候,摸到手指,而一點都不避諱的時候,就帶有玩弄或者是調情的意味了。純友誼可以擁抱、拉手或者拉肩、摸背嗎?加入把友誼和親情拉鉤,親生的哥哥或者姐姐或這樣嗎?一般意義上的兄妹之間在成年之後也會懂得避嫌。況且友誼,能夠跟親情相提並論的又有多少?所有的一切不過都是曖昧,哪裡有所謂的「好朋友」?

所有的,把好朋友拿出來做擋箭牌的都是渣,想去擁有又不想承擔責任;實際上是懦弱,不敢去面對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還想著去掩飾和包裝;其實都是在尋找下一個更好的,換句話說就是「你現在還配不上我」。以好朋友的名義彼此佔用時間,卻沒有意義,是真正意義上的耽誤。
其實每一個人都有自我的感知,當交往的程度超過一定界限,總會有人感受到這不是正常的距離,不過是一方貪婪,享受這種曖昧不清;一方隱忍卑微,甘願這種曖昧。感情的世界,從來都是非黑即白的,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所謂的沒那麼喜歡其實是他在等,等著更好的出現,又很貪心不捨得放你走,好在寂寞的時光有點寄託和玩味。
所以不要玷汙朋友這個詞,真正的男女之間的好朋友,心裡自知。你捫心自問,不需要用外界的標準去評判,那麼你,敢去面對它嗎?
大多數時候我們都貪婪又懦弱,不過不敢去承認它罷了。朋友,是不會有曖昧的感覺的,坦蕩大方,一旦產生異樣的感覺,就去為自己的心,它知道答案。不過我希望大家,不佔用別人的時間,留別人做自己的備胎;自己也不被別人佔用,做別人的備胎,去做自己,會遇到良人的。在這個愛情快餐時代,希望堅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