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盤點「春節紅包」行情規律
近期市場始終在2850點~3000點之間來回震蕩,成交量持續萎縮無逆轉的勢頭,圍繞2850點,2015年兩波大跌救市底的爭奪,真正測試多空雙方實力,這一敏感護盤點位在1月26日以長陰宣告失守,這也就意味著熊市模式的開啟。市場下跌空間也隨之打開,下方最近的密集成交區在2014年11月,對應的點位是2400點一線。從1月14日起一波主力自救行為失敗了,那麼這之後必然會有一波慘烈的破位急跌,然後又是陰跌,最終才能開啟新的嘗試築底。這是漫長而複雜的過程,對投資者而言是最痛苦最難熬的時期。
春節行情數據與2016年特殊要素
從數據來看,2006年至2015年上證指數元旦至春節的漲跌幅對比發現,這10年間有6年上漲4年下跌,平均漲幅1.8%。換句話說,這期間總的統計幾乎是漲跌各半的,那麼調整並沒有什麼可特殊的,歷史上也出現過。
最近十年春節前兩周滬指無一年出現下跌,即便是在2008年、2010年這樣的「大熊」之年,滬指在春節前兩周還是走出了0.88%、0.96%的漲幅。而春節後行情上漲的概率也達到了7成,僅有2007年、2008年、2013年出現了下跌。繼續縮小周期,可以發現1997年至今的19次春節行情中,只有2次下跌,平均一周漲幅在3.75%,漲幅概率高達90%。
目前1月跌幅22.65%,已經創造了歷史,並且是2008年10月之後的最大跌幅,筆者認為,由於強平、股權質押風險和國家隊救市資金被套等因素反覆出現,並不能說後市下跌空間就小了,相反這些要素會隨時產生新的連鎖下跌風險。因此,今年要格外小心。
春節紅包熱點的規律
分析歷年春節行情可以發現一些規律。首先,中小市值股強於大市值個股 。近期權重股護盤,很多人認為風格轉換。實際上由於春節前後市場量能往往較低,按照流通市值比較,中小市值股票近10年在元旦至春節前表現更強。流通市值在100億元以下的中小市值股票平均漲幅10%,而流通市值在100億元以上的高市值股票平均漲幅7%。銀行業在元旦至春節前及節後首周表現都排名靠後;其次,釀酒飲料板塊表現也不理想。但傳媒、軍工及汽車板塊卻有出色的表現(傳媒平均漲幅達11%;軍工及汽車平均漲幅10%).
最後,倉位選擇,保存現金倉位。目前市場舉步維艱是源於2016年前三周來,跳水一波接著一波,很多資金來不及撤離,被高位站崗,而經歷了這些折磨之後,資金想到的都是儘快利用反彈撤離,所以這使得底部的形成非常緩慢,同時很難放出成交量。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春節紅包可以操作,但整體倉位不宜過重,控制在5成左右即可。以提防市場出現非理性的異動走勢,給自己留存足夠的迴旋空間。
三大板塊可關注
根據上述思路,可以進行一些挖掘。首先,年末賀歲檔即將上演,影視傳媒機會多多,光線傳媒 、華誼兄弟可關注。在每年的春節前後,中國的影視娛樂都會迎來扎堆上映的好戲,俗稱賀歲檔。2015年的中國電影票房又創下了一個新的記錄,440億元,這個成績把2014年的電影總票房的記錄提升了接近50%。暑期檔上映的《捉妖記》更是刷新和創造了200餘項票房新紀錄,以24.38億元登頂中國電影史上的票房冠軍。另外,前期上映的《尋龍訣》的成功代表著重度工業化作品的勝利,對電影產業有重要意義。國人對電影為代表的文化需求越來越高,這個效應,春節就會顯現出來。
其次,旅遊消費將迎來小高潮。從節日時點角度出發,春節是中國人選擇消費旅遊的集中時段,相關市場機會將得到大量資金追捧;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國內旅遊投資同比增長約28%,高出第三產業投資增速16個百分點,其中民營資本投資約佔六成,成為旅遊投資主力。國家旅遊局預計,2015年全年旅遊直接投資將達1萬億元。而大部分上市公司在今年也選擇了積極的資本運作以及外延式擴張,其中不乏傳統景區標的。
最後,年末大採購,家電概念修復性機會到來。《中國家用電器工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的討論稿正在加緊制定。「十二五」為中國家電行業實現強國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十三五」則是衝刺時期,爭取到2020年,中國進入全球家電強國行列。2020年,全球智能硬體的產值將達6000億元。智能化已深入行業的各個方面,家電產業將加速與網際網路 、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信息技術的跨界融合,智能化將是未來家電產業發展的首要方向。